运动,心脏健康“催化剂”

2017-10-28 00:30钱菊英
家庭用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心肌细胞生理性心血管病

钱菊英

曾有研究发现,运动员的心脏比平常人要大,其心脏的各部分结构均要大于正常的心脏结构,且是生理性的,逐渐衍生出一个新的学科——运动心脏学。不可否认,运动的确可以影响着心脏的健康,保持经常性的适量运动,可以增加心脏功能,还能防止多种疾病的发生。

运动对心脏会产生哪些影响

影响心脏构型 运动训练能够导致心脏重量增加,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增厚;心肌细胞体积、长度及横截面积显著增大。以训练为主的运动如投掷 、举重等可导致心室壁厚度明显增加,但室腔扩大不明显(即心室肥大);而耐力性训练如长跑,可使心室腔、右心房明显扩大(即心脏扩大)。心室厚度超过13毫米,为病理性肥大。动物实验证明,适宜的运动负荷可引起心脏生理性肥大,不适宜的负荷才可能导致心脏病理性肥大。

运动,心脏健康“催化剂”

影响心肌细胞结构 心肌细胞对心脏组织结构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宜的负荷运动可导致心肌细胞生理性肥大,表现为细胞体积密度下降、纤维增粗、肌节变长、线粒体体积增大。

影响非心肌细胞 非心肌细胞主要是受毛细血管细胞的影响。毛细血管受运动负荷影响同样会发生生理性和病理性变化,生理性的毛细血管增多,管内内皮细胞中微小泡增加,管腔表面积增加,墙面微绒毛状细胞增加,为生理性心肌肥大提供保证。

运动给身体带来哪些获益

以上是从运动对心脏本质的影响来谈运动的意义,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适当的运动对心脏的健康及身体健康

古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之说,意为常流动的水不会发臭,常转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常运动的事物不易遭到侵蚀。同理,人的身体亦如此。本期策划——“心脏智商测试”您能得几分疾病的治疗中,运动都是作为其治疗法中的一项,适量的运动都有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

在今年新发布的《2017年英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及预防快速参考指南》中指出,运动可以减少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关节痛及背痛等多种疾病的风险,推荐所有人每周至少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运动时呼吸快于正常呼吸)150分钟,除非患有运动禁忌;或高等强度运动75分钟。推荐个体应减少久坐时间;鼓励所有患者逐渐增加活动水平,无论其健康、身体适能或运动水平如何。运动可促进健康,改善睡眠,维持健康体重,纾解压力,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运动为成年人及高龄人群带来的健康获益

疾 病

风险比例

2型糖尿病

-40%

心血管病

-35%

跌倒、抑郁、痴呆

-30%

关节及背痛

-25%

结肠癌、乳腺癌

-20%

心血管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

运动除了会给健康人群带来一定获益外,对心血管病患者人群的心脏康复也有益处。但不是所有的心血管病患者都适合运动。其运动的类型、时间、频率、强度等都有一定讲究。一般来说,心血管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医院配备的心脏运动康复师会依据患者的情况,通过心肺运动试验来测量患者的体力等方式,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

运动开始时期的选择 在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和排除体力活动的禁忌证后,心血管病患者都可以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首先,处于心血管疾病发作期的患者不适合运动。比如,心绞痛发作时,冠状动脉异位开口(如右冠状动脉异位开口于左冠窦)患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以及一些一运动就会诱发症状的患者等。总体的原则就是,在疾病的缓解期或康复期,如果适量运动不会加重心脏病症状,即可做适量运动。

运动时长的选择 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时长,开始运动时可以从短时开始,如每次5~10分钟,随着耐力的建立,可逐渐增加。以不感受到心脏的不舒服为标准。

运动强度的选择 时长选择还要配合强度的选择,许多心血管病患者都不合适剧烈的运动,因剧烈运动可能会造成原发疾病的加重,诱发缺氧、缺血,可导致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的发生,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即可。同时,强度配合时长,以运动后心率为(170-年齡)为宜,心率不宜过高,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运动类型的原则 适合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有快速走、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这也是临床中比较推荐的几种运动类型。比如,每周快速走至少5天,每次不少于30分钟等。另外有研究指出,有氧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训练是心血管病患者运动方式的良好选择,最好两者相结合。

运动的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进行运动类型、频率选择外,心血管病患者还要掌握合适的运动时间。比如,不宜在冬天的早晨出门运动,气温极低会造成血管的收缩和痉挛,有心血管病发生的可能;游泳应选择室内泳池,其水深以站立时头可冒出水面为宜,因心脏病发病时会影响活动能力,应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总之,心血管病患者在运动时,要时刻感受自己的耐力。以感觉舒适或稍微有气喘,但呼吸节奏不紊乱,可正常地说话,不会断断续续,无持续气短、胸闷和心慌的感觉,且运动后食欲有所增加,睡眠治疗改善,早晨脉搏搏动稳定,血压正常或变化不大为宜。如果锻炼后疲劳在第二天仍不能缓解,体重下降过快,则表示运动量过大,应调整运动量或暂停该运动计划,调整后重新实施。规律的运动可以促进心脏侧枝循环的建立,促进患者的康复。如果能动,就动起来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生理性心血管病
黄瓜15种生理性病害
壳样钙化子宫肌瘤悬吊式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1例并文献复习
刍议临床检验中血液生理性
你知道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吗?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2.9亿
虎杖苷抑制高糖引起新生鼠心肌细胞钙漏流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基于“肠外翻—心肌细胞”联用模型的益气活血方药效学作用评价及机制探讨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发布
心血管病危机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