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色化建设

2017-10-30 00:49王景敏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王景敏

[摘 要] 推进应用型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是该学科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以钦州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广西重点学科为例,着力探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色化建设定位、原则、目标与路径,以期为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色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0-0066-02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包括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在内的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中具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交叉属性的一门学科,特别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指南中也都单列有管理学(学科)选题。事实上,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共同构成了高等院校管理学门类的重点学科体系(群),普设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院校、应用型高校的经济与管理系(部),且有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等层次。钦州学院2015年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广西重点学科(培育学科)以来,经济管理学院按照要求已在学科特色定位和特色化建设原则、目标、路径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当前,应用型高校已占据高等(本科)教育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在“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建设应用型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有利于提高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性、特色化学科(专业)水平,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协同发展,提升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 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概念和特色定位

应用型高校系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简称,一般是2000年以后由地方或行业性专科(高职)学校升格而成[1]。应用型高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交叉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管理科学规律与管理工程和实践、经济和社会现象的高度融合,重点研究现代管理视域下企业、行业、产业实际运营中的管理科学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将问题导向与现代管理相结合,运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如何将人、财、物(包括资源和技术)进行有效合理配置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专长和优势,促进和保障企业、行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应用学科[2-3]。

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色定位一般是依据地方或行业特征和时代需求进行,如部分临海沿江、农林类应用型高校就将该学科进行了重点方向或领域划分,如航运物流系统仿真、农产品质量安全流程管控等[4]。具体到钦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遵循学校“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的办学导向和筹建北部湾大学的愿景规划,应用型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的特色化定位为:立足“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广西北部湾企业、行业、产业发展实际,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拓展实践性学术为目标,将管理科学规律即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北部湾港口管理实践与海洋经济发展,着力港口资源配置、航运物流调度、临港产业优化、渔业转型升级等协调统筹并提供实操方案。

二 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學与工程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1 建设原则

纵观国内外文献,结合钦州学院实际,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原则主要有特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交叉性原则、引领性原则等。所谓特色性原则是指基于地方或行业的特点研究管理科学拓展与应用的规律;科学性原则是指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需符合管理学(一级学科)的一般规律;实践性原则是指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应突出问题导向即“问题探寻和提出——理论匹配与拓展——方案设计及提供”的一般逻辑过程;交叉性原则是指,管理科学各部分内容在不同层次上与工程科学、经济科学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同时应注意与信息技术等其他学科的协调性;引领性原则是指,作为重点学科,应在一定范围内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如钦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广西重点学科,则应在广西同类高等院校序列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达到或保持领先地位。

2 建设目标

有学者指出,学科基础和建设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科特色化建设的目标[5]。通过搜寻区内外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经验,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广西重点学科的初定目标,综合来看: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的特色化建设目标可以分为学术目标、团队目标和人培(人才培养)目标等3个维度。其中:学术目标是指以提高地方或行业、产业、企业管理水平和引领区域或企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方向为核心,探索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实践协同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在若干领域或某一方向形成“接地气”的学术高地;团队目标是指通过整合应用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资源,明确应用性研究重点领域和方向,承担校内外、纵横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应用研究项目,打造一流应用型学科(教学、科研)团队;人培目标是指以培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应用型专业学生为己任,调整物流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向应用型学科(专业)实质转型,实现面向基层或一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新突破。

三 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路径

1 建立、健全学科规划和评估

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鉴于其交叉学科的属性,一般应在调研地方或行业特色和需求,并在平衡和协调经济学、工程学、信息学等学科资源基础上,明晰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近期规划、中长期规划,即明确研究任务、阶段性攻关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配套措施(主要包括SPSS和STATA等统计软件、计算机以及科研激励措施等),建立健全应用型、智库级学科组织体系,充分调动学科团队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进一步规范科研和教学兼顾行为。此外,还应健全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型重点学科的特色化评价体系,建立定期反馈与评估制度,同时注意和一般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型学科的区别及联系。具体到钦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广西重点学科建设,建议在《经济管理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等基础上,结合广西重点学科和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商务硕士(MIB)点建设要求,制定符合经济管理学院实际、北部湾港口管理实践和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专门化、动态化《管理科学与工程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细化、分解研究任务和重点,包括应用型主题系列重要期刊学术论文(含咨询报告、专著)选题、创作、发表或出版、奖励以及应用型科研项目(含校企合作管理案例跟踪研究项目)的选题、招标、审批、验收等,努力形成具有北部湾港口和海洋特色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体系、学术及其评价体系、人培体系。值得说明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重要期刊主要包括SCI、SSCI、CSCD、CSSCI来源期刊和EI收录期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系列期刊以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

2 优化、拓展学科团队和平台

一方面,学科团队优化是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主要是因为应用型高校多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团队成员也多为新进的毕业研究生,其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学缘)结构尚不够合理,最主要的是这些“新”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经验不多,有的甚至是空白,对“应用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学科平台关联(依托)资源少或学科平台与研究机构、实验机构、实践机构的联系较少也是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应用型高校在经费支持、人力配置等方面与教学研究型、研究型大学差距明显,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的平台和资源也不够丰富,基于此,“共建共享”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即应用型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团队)应与校内外经济管理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等平台和资源实行共建共享,切实提高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影响力和拓展度。具体到钦州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广西重点学科建设,建议进一步推进新进教师(团队成员)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常态化、制度化,形成应用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标志性学术成果;以及和北部湾现代港口物流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文化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钦州分院、广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钦州发展研究院等校内外科研机构共建共享平台和资源,实现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阎晓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型大学理论综述与实践原则[J].高等理科教育,2016(2):15-19.

[2]郝豆豆.管理科学与工程发展研究及对我国院校专业体系设置的启示[J].才智,2016(21):96-97.

[3]刘一臣.“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定位及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市场,2016(25):107-108.

[4]吴莎.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6(12):8-9.

[5]王晓军,冯新元. 论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评价标准的创新原则[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33-35.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改革道路探析
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应用型高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
新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