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2017-10-30 18:15艾晓伟
成才之路 2017年29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有效性

艾晓伟

摘 要:品德与社会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课程目标。文章从采用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采用合作学习法提高教学有效性、采用角色扮演法提高教学有效性三个方面研究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9-0010-01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无疑极为重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将研究目光集中于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上,希望采用有效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呢?

一、采用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当中,成为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策略。例如,教学“我爱我的家”一课时,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出多个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面。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问道:“同学们,看到刚才的场景,相信大家都会有所感悟。接下来,同学们都来说说属于自己的家庭。”问题提出后,很快便有同学自告奋勇地说道:“我的家是一个五口之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他们也非常爱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我感到无比幸福,我爱我的家。”还有的同学说道:“虽然我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却生活得非常幸福。爸爸妈妈每天都在上班,但下班之后我们便会幸福地团聚在一起……”听到同学们各式各样的回答,教师顺势说道:“是啊,我相信每一名同学都非常爱自己的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即是:我爱我的家,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打开课本……”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在新课导入阶段营造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很容易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中。这样的教学策略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是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因此,教师可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精心设计和采用情境教学法。

二、采用合作学习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合作学习法即将学生有机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围绕教师布置的合作学习任务展开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法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可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因此,教师应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科学运用合作学习法展开课堂教学。例如,教学“规则在哪里”一课时,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们合作完成: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在社会中究竟存在哪些规则?任务布置下去后,同学们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确立组长,确定组内成员角色,进而便有的放矢地展开合作探究。通过各个合作学习小组的共同努力,最终同学们发现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规则:第一,在足球场上存在竞赛规则。第二,在考试中存在考试规则。第三,在公共场所存在规则。第四,在日常交际与生活过程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规则……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让各个合作学习小组派出一名代表,阐述具体的规则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规则的理解与认识。应当注意的是,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应用合作学习法不能滥用,一般而言,应在突破教学重难点问题时运用合作学习法。此外,在运用合作学习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克服合作学习难题,让合作学习呈现出更高成效。

三、采用角色扮演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方法之外,在品德与社会课中还可适时运用角色扮演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角色扮演法的运用可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例如,教学“诚信是金”一课时,教师在课前找到两名表演天赋较好的同学,依据教师编写的表现“诚信是金”的剧本进行角色扮演。经过反复的角色扮演演练,两名同学已演得较为熟练。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这两名学生在教室中进行角色扮演。小明:“你明天能借我你的篮球玩玩吗?”小刚:“当然可以,明天我就给你带来。”第二天,小明问小刚:“我要的篮球带来了吗?”小刚回答:“哎呀,我忘记了。明天一定给你带来。”第三天时,小明又问小刚:“今天把篮球带来了吗?”小刚回答:“哎呀,我今天又忘记了!”再次听到小刚这样的回答,小明气愤地说:“不用带了,你真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看到这样生动的角色扮演,同学们也切实明白了诚信是金的真实意义,心中也暗下决心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具体教学实践表明,角色扮演法的有效运用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适时、科学地运用角色扮演法,让角色扮演法引领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角色扮演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应积极有效地择机运用上述教学策略。除此之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等也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质量。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教学策略,都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丽丽.巧设追问启迪智慧——品德课堂教学中追问的有效策略初探[J].中小学德育,2012(10).

[2]任婕.学生课堂发言的心理障碍及調适——以小学品德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3(31).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小学有效性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