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读书指导法提高技校教学效果探讨

2017-10-30 16:54朱彤
成才之路 2017年29期
关键词:阅读指导技工学校学习能力

朱彤

摘 要: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内容、参考书等,获得知识、培养读书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读书指导法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读书指导法如果运用得简单化或者不够恰当,有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则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读书指导法既强调学生的读,又强调教师的指导。教师在运用读书指导法时,要明确运用读书指导法的目的,要注意指导方法、因材施教,要把读书指导法和教学整体联系起来。

关键词:技工学校;阅读指导;教学方法;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9-0049-02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在教学实践中,方法运用得恰当与否,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育学家指出:“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读书指导法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会选择应用。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内容、参考书等,获得知识、培养读书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读书指导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的有效方法之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自己阅读后的记忆率比听教师讲后的记忆率高出1.66倍。但是,读书指导法如果运用得简单化或是不够恰当,有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会产生一些弊端,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读书指导法既强调学生的读,又强调教师的指导。为什么要用读书指导法,如何用读书指导法,什么条件下适合选用读书指导法,是技校教师在应用读书指导法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读书指导法,教师应该注意下列问题,以保证教与学的有效性。

一、明确运用读书指导法的目标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目的在于教导学生接受正确的阅读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读书指导法具体体现在教师应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特点等问题。运用读书指导法,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所讲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研读,主要以教科书为主,引导学生弄清重点概念的基本含义、基本原理,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己澄清一些错误看法和模糊认识,并通过反复研读,发现并抓住所学知识的重点。运用读书指导法,教师应围绕着知识重点,指导学生积极思考,做好读书笔记,记下不明所以的问题。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坎”,必要时亲自启发、讲解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防止学生思维“跑题”,解决知识点掌握上的难点。运用读书指导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问题原由的分析和对问题解决的办法会出现多种答案,也会产生一些疑惑。教师在做点评概括时,应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解决问题的实质,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最佳途径上,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点。对知识点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分析和概括出所学知识点的特点。运用读书指导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的比较分析,加以详细辨别,还要对所学知识加以归纳,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异同点,保证学生能够透彻地把握事物的根本属性与基本特征。

二、运用读书指导法时易出现的问题

1. 忽视学习对象和教材特点,只注重形式

目前技工学校的学生阅读能力大多还是比较低的,有些阅读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理解,有些内容则较难理解,尤其是专业课,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千篇一律地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阅读时又不注意恰当地运用指导方法,有些学生就会觉得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这样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思维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厌烦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设问简单,提问方法不够科学

由于部分技校学生读书习惯不够好,平时不重视阅读,有的教师就比较喜欢采取简单的设问、提问方法来加以督促。而提出的问题又大多是课本上的某一句话,某一个结论,使得有的学生认为找到答案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只求知其然而不求知其所以然。这样,看似帮助学生掌握了概念,但方法过于简单化,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甚至致使学生不注重思维,影响了其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3. 指导时只强调公式和结论,忽视过程

教师意识到了指导的重要性,但没有真正理解指导学生读书的目的,因此,把指导的着重点放在了公式和结论上,似乎学生掌握了这些精练且又准确的公式或结论,目的也就达到了。其实则不然,学生从教师那里只感知到这些公式或结论是重点,而未抓住其难点、疑点、特点,他们的思维习惯并没有养成,就很有可能形成机械式的死读书习惯。在教学实践中也会发现,有的学生做不到举一反三,缺乏独立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在教学中出现上述现象,那么一定是教师没有做好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工作。读书不等于看书,作为教师就是要指导学生,不能把书仅仅大致浏览地看,而是要有章法地读,读出其中的含义,指导学生会看书、会读书、会品书。

三、运用读书指导法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 明确运用读书指导法的目的

读书指导法的运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思维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总结和归纳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效果。“会学”即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就能与书本这个最好的老师不断交流,并终身受益。在读书指导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读书”的活动主体,教师是“指导”的活动主体。教师的有效指导,能让学生发挥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创造性与态度的积极性,而教师的无效指导会造成学生很难有高效的学习。

2. 因材施教,注意指导方法

所有的指导活动必须围绕目的来进行,教材内容的不同,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学生年龄的高低,都必须在指导方法上予以考虑。也就是说,要做好备教材、备学生这项工作。例如,有些内容必须要做好预习工作,那么教师就要提出预习要求,或采集有关资料,而有些内容预习就不需要那么复杂,所以不可一概而论。阅读的内容中“哪些要精读,哪些只需略读”要给学生指出,尤其是入学不久的学生,对于专业课与文化课学习形式上的差异还不是很适应,就需要提得更明确些。对难点部分,要预先进行分析,既要启发学生认真思索领会,又要做好辅导的准备。对于阅读能力不强的学生,要进行较详细的指导,引导他们从课本中找出重点和关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学习一些其他参考资料,拓展他们的思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对能力不足的学生,更多的是要在帮助他们找出正确的阅读方法上下功夫。总之,教师要十分注意指导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不能一成不变地对待所有学生和所有教学内容。

3. 要把读书指导法和教学整体联系起来

运用读书指导法教学,应当与讲授、辅导、作业、实验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紧密的配合,形成有机的教学整体,而不能随意地割裂开来。各个环节配合得好,学生掌握的知识就能更加巩固,也更加便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有效地减轻了学习的负担。

四、结束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培养技校学生的综合能力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读书指导法也越来越普遍。读书指导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加强理解、牢固掌握知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而言,不但要有广泛扎实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基础,还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注意指导方法的运用,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赵伍,李玉峰,鲁定元.新编教育学教程[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2]秦书茂.浅谈运用读书指导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J].职业技术,2006(02).

[3]陈容.高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四法[J].职业教育研究,2013(05).

[4]金波.专业课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J].职业技术,2008(06).

[5]胡宏国.应重视对教学方法的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3(11).

[6]龚孟伟.高效新颖的读书指导法——PQ4R学习策略及其应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04).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指导技工学校学习能力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浅析高中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措施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刍议写景散文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