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家校合作中的幸福圈

2017-10-30 19:38端木萍萍
成才之路 2017年29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家校合作构建

端木萍萍

摘 要:家校合作能有效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对我国整体教育发展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文章主要探讨如何构建家校合作的幸福圈:以孩子为中心,打造家长幸福圈;以课程为中心,打造学生幸福圈;以家庭活动为中心,打造亲子幸福圈。

关键词:家校合作;幸福圈;构建;初中;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9-0099-01

“圈子”是某一小部分人群因共同的兴趣爱好、人生志向或某些特定环境条件制约而聚集起来的群体。“圈子”是指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时代生活状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当前社会所指的“圈子”已发展成一个大范围、大环境空间的场所。世间万物的生长,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人的成长也不例外。美国教育专家埃斯萨把儿童生活环境解释为一个由家庭、学校、社区这三个“同心圆”组成的成长环境:最核心的是家庭及其成员,中间是学校及其朋友,最外围的是社区及其社区帮手。家校合作自从在我国实行以来,有效促进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对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家校合作不应将学生“圈养”起来,而是应该采取“散养”的方式为学生建立一个幸福圈。教育模式中的“圈子”主要指在发展规律和理性规则的前提下,通过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多方合作而形成一种科学、严谨、高效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那么,该如何构建家校合作中的幸福圈呢?

一、以孩子为中心,打造家长幸福圈

“家长圈”是一个因为孩子而联系在一起的“圈子”,孩子是家庭中的重点培养、保护对象。有研究表明,家庭的幸福很大程度上与孩子有关,健康家庭的“正能量”可以激励家庭成员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心理上讲,父母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更多生活趣味,可以感悟到更多人生意义。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为家长们建立交流平台,组建“家长圈”。如因为孩子的安全而组成的“家长安全圈”,家长们可以自发参与学校的安全防护活动;如因为孩子的饮食卫生而组成的“家长膳食圈”,家长们可以在学校的安排下有目的地参与食堂卫生监督,为学生讲解饮食文化和饮食注意事项等;如因为孩子的体质而组成的“家长体育圈”,家长们可以发挥体育专长,开展篮球、排球、跑步等体育项目;如因为孩子的阅读而组成的“家长读书圈”,家长可以走进校园图书馆当义工,与孩子分享阅读心得,与孩子一起接受文化艺术熏陶……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关于学习、交友等方面的问题,家长可以起到解惑、导航作用。学校应为家长制造机会,创建一些以孩子为中心的“家长圈子”,让“家长圈”散发正能量,发挥教育合力。

二、以课程为中心,打造学生幸福圈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应以学业为主,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则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当学生将学习视为一种享受的过程时,其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升。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满意度及对生活事物的判断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学生年龄越小对外部因素(学校、课程、环境等)的依赖性越高,对外界事物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差,而年龄越大学生则越关注自我的爱好、自由,更注重自己对外界的感受。为此,学生通常会自发组成非正式群体,即形成自我“圈子”。这时,学校应引导学生组成利于身心发展的“圈子”,比如以特长为基础组成“篮球圈”“舞蹈圈”“动漫圈”“武术圈”“体操圈”“象棋圈”“书画圈”,以兴趣为基础组成“文学圈”“器乐圈”“摄影圈”“烹饪圈”“游戏圈”,或组成不同的学生社团等。学校为学生主动创建“圈子”,让学生采取“活动学习”“合作学习”“结伴学习”等方式学习课程,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也将大大提高。同时,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也会增强,综合素质会得到提高。

三、以家庭活动为中心,打造亲子幸福圈

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还需要整个社区的共同努力。若要改变一个学生,应先从环境开始。学校應该为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出一个个“圈子”,进而引导学生发展。学生在学校的“圈子”中可以体验校内学习的乐趣,但教育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学校之内,还应该扩展到课外活动中。学生家长的职业多种多样,家长的职业就是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探究的好课题。学生家长的职业场所,可能涉及电视台、杂志社、部队、工厂、医院、银行、饭店等,这些职业场所可以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进行锻炼的活动场所,可以作为师资力量的补充。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等选择自己感兴的活动场所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以家庭活动作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实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圈及家长圈,增强家长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进而营造出亲子幸福圈。

四、结束语

总之,“圈子”是客观存在的,并存在着正、负能量。当今,网络时代的全球化将学生的圈子变得更加复杂,而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其人生观、世界观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学校及社会必须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圈。

参考文献:

[1]邹强.国外家校合作问题研究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10).

[2]黄河清,吴怡然,彭芸.家校合作中的家长教育方式[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

[3]薛国凤,刘卫萍.中英美家校合作状况的比较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4]张丽竞.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1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家校合作构建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