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探究

2017-10-31 10:08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455000赵秀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甲胎蛋白卡培奥沙利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455000)赵秀芹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早期诊断率比较低,多数患者在医院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丧失手术治疗时机,且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晚期无肝动脉栓塞化疗指征,需进行全身姑息性化疗治疗[1]。原发性肝癌具有生长快以及高度侵袭特点,本研究分析了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5月~2016年10月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所有患者符合晚期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B组患者男32例,女13例;41~70岁,年龄(54.34±4.56)岁。其中,III期患者有28例,IV期患者有17例。A组患者男34例,女11例;42~70岁,年龄(54.19±4.45)岁。其中,III期患者有29例,IV期患者有16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血常规、肾功能、血压、尿常规等的检查。A组采用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等进行治疗,其中,亚叶酸钙剂量2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1~5d;5-氟尿嘧啶剂量2400mg/m2,静脉滴注24小时,共治疗46小时;顺铂剂量20mg/m2,静脉滴注,1~5d。B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其中,奥沙利铂剂量130mg/m2,静脉滴注2~4小时,每天1次,共治疗3周。卡培他滨剂量20mg/m2.d,吞服,每天2次,在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治疗2周为1个疗程,在停药1周之后进行下个疗程的治疗[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谷丙转氨酶、肝癌病灶最大直径、甲胎蛋白的差异。根据实体瘤疗效的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进展四个级别,其中,病灶完全消失为完全缓解;病灶体积减少大于等于30%为部分缓解;病灶减少小于30%且增加低于20%为稳定;未满足上述标准为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所占总比例[3]。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20.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则进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 B组患者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 <0.05。如附表1所示。

2.2 治疗前和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肝癌病灶最大直径、甲胎蛋白相比较 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肝癌病灶最大直径、甲胎蛋白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B组谷丙转氨酶、肝癌病灶最大直径、甲胎蛋白改善幅度更大,P <0.05。如附表2所示。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见附表3。

3 讨论

奥沙利铂是顺铂和卡铂后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其跟其他铂类具有相似药理作用,其可对DNA进行作用,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4]。奥沙利铂的抗癌作用主要在于产生烷化结合物,并对DNA进行作用,将DNA复制、转录等过程阻断,并将信号传导通路激活,促进细胞凋亡,损坏DNA,其作用和顺铂比较更强,且水溶性也更好,跟DNA的结合速度更快[5][6]。

附表1 两组患者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n(%)]

附表2 治疗前和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肝癌病灶最大直径、甲胎蛋白相比较(±s)

附表2 治疗前和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肝癌病灶最大直径、甲胎蛋白相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A组治疗后相比较,*表示P<0.05。

大直径(cm) 甲胎蛋白(ng/L) 谷丙转氨酶(μg/L)B组 治疗前 10.35±2.72 341.31±120.22 52.16±10.62治疗后 5.21±0.21#* 72.24±10.59#* 44.14±6.68#*A组 治疗前 10.36±2.76 341.35±120.21 52.34±10.61治疗后 7.21±0.59# 161.31±40.34# 49.15±8.69#组别 时期 肝癌病灶最

附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n(%)]

卡培他滨为选择性口服抗癌药物,服用后吸收快,可完整进入到肝脏中,发挥抗肿瘤作用。卡培他滨属于靶向治疗药物,其可选择性激活,促进局部药物浓度的提高,提高抗肿瘤作用,降低毒性;另外,卡培他滨还可减轻对患者的全身毒性,减轻器官损害,安全性高[7][8]。

本研究中,A组采用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等进行治疗,B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果显示,B组患者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 <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肝癌病灶最大直径、甲胎蛋白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B组谷丙转氨酶、肝癌病灶最大直径、甲胎蛋白改善幅度更大,P<0.05。

综上所述,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缩小病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甲胎蛋白卡培奥沙利
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得肝癌了吗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甲胎蛋白:您了解多少?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你真的了解甲胎蛋白吗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38例晚期胃癌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