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7-10-31 10:08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450000李青林蕊李彤黄璐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2期
关键词:放化疗组间癌症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450000)李青 林蕊 李彤 黄璐

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针对收治的部分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收效良好,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放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42例患者,研究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介于20~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4±9.5)岁,参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介于21~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6±10.6)岁,研究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计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要每隔3天对患者展开一次系统化心理疏导,及时纾解和消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负性情绪,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良好心态。主管医师和护士,要注重与患者建构和维持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及时全面倾听和吸纳患者的各类主观诉求,及时解答和纾解患者的各类疑惑,紧密围绕患者实际具备的生活经历,文化知识储备基础、职业发展特点、观念认知能力建构水平、家庭生活情况,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基础要素,为患者制定和实施系统化且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在患者接受放化疗治疗过程中的空闲时间,护士应当注重为患者创造和提供轻松和谐的休息环境,督导患者实现放松身体和纾解紧张焦虑情绪状态的临床目标,并借由开展适当形式和适当程度的心理暗示,提升患者接受放化疗治疗过程中的主观积极性,优化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

运用Zung组织编写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患者入院初和出院前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表现状态展开系统评估。

1.3 临床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中,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初和出院前的SAS指标评分和SDS指标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数据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进行处理,对计量资料选择(±s)来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选择(n,%)来进行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证明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入院初和出院前的SAS指标评分和SDS指标评分比较 入院初,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前,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参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患者在入院初和出院前的SAS指标评分和SDS指标评分比较(±s)

附表1 两组患者在入院初和出院前的SAS指标评分和SDS指标评分比较(±s)

组别 患者例数 SAS SDS入院初 出院前 入院初 出院前研究组 42 51.22±4.25 41.20±2.44 61.21±4.64 45.60±4.54参照组 42 52.46±4.58 53.44±5.11 60.11±4.41 63.50±4.10 t值 1.286 14.008 1.114 18.963 P值 >0.05 <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参见附表2。

3 讨论

癌症是能够给人体健康和生命存续状态造成严重威胁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阶段临床中开展癌症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而放化疗治疗手段作为临床中开展癌症患者治疗处置的主要辅助手段,对于确保手术治疗癌症患者顺利获取最佳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2][3]。临床研究资料显示,由于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治疗过程中本身会出现表现鲜明的机体不良反应,因而势必会诱导患者出现一定程度负性情绪,所以针对接受放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有效保障患者的放化疗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5][6]。

2015年1与~2016年3月,我院针对收治的部分接受放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本次研究过程中,入院初,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接受放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综上所述,对接受放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相较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化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促进我国癌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水平的不断优化提升,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放化疗组间癌症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