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其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2017-10-31 10:08河南省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471003朱天云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2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医护人员

河南省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471003)朱天云

脑卒中作为老年群体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等特征。脑卒中患者会表现出偏瘫、失语等症状,难以进行正常生活,给自己和家庭均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在脑卒中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通过加强护理,促使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活动能力,保证正常生活[1]。本次研究就对脑卒中患者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其偏瘫肢体功能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选择2013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均选自我院于2013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接收的86例脑卒中患者,均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满足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会议通过相关诊断标准[2]。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传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共43例,年龄在52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8±3.26)岁,发病时间在2h~48h之间,平均时间为(26.92±5.33)h,包含脑梗死患者25例,脑出血患者18例;康复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共43例,年龄在54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94±3.74)岁,发病时间在2h~48h之间,平均时间为(26.84±5.16)h,包含脑梗死患者26例,脑出血患者17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其中年龄、性别、发病时间、脑卒中类型等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对比研究(P >0.05)。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比较(分,±S)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神经运动功能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康复组 43 39.82±10.53 72.45±12.63 31.56±8.23 69.83±10.37传统组 43 38.74±9.58 51.86±10.47 32.49±8.16 48.96±8.22 t - 0.49 8.23 0.53 10.34 P - >0.05 <0.05 >0.05 <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包含生命体征监测、康复护理、鼓励支持等;给予康复组患者在传统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包含:①心理疏导,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和性格特征进行心理疏导,主要由于患者难以接受自己活动能力几乎丧失的现实,很容易出现焦虑、伤感等情绪,不愿意主动配合治疗,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而医护人员加强鼓励支持,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保证治疗效果。②体位护理,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卧床体位的变化,仰卧位时,应当协助患者患肢上抬,将上肢放置在软枕上,并促使骨盆前伸,避免骨盆回缩。同时将患者患侧手足垫高,保证静脉回流通畅。此外医护人员还可以协助患者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避免患者出现足下翻、内翻等畸形情况。③功能锻炼指导,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依据患者恢复情况对患者进行床上被动功能锻炼(翻身、移动、旋转、坐姿矫正)、下床主动功能锻炼(站立、行走锻炼)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进餐、洗漱),在功能训练期间,医护人员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及时鼓励患者,促使患者积极主动训练,加快康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神经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3]进行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rathel指数进行评价,均为分数越高,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详细分析,对于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当P <0.05时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比较。护理前,传统组与康复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差异显著性(P>0.05);护理后,传统组与康复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但与传统组比较,康复组评分更高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由于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其自理能力会严重下降,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即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严重[4]。为了确保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快速恢复,提高偏瘫肢体功能和日常自主生活能力,医护人员应当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即通过促进患者建立自主侧支循环,推动病灶周边组织恢复,检测脑细胞重组,起到强化学习和再学习的作用,实现永久性固定,继而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5]。医护人员除了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干预外,还应当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对患者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加强患者翻身、移动等床上动作训练;对于可以下床活动的患者,则可以指导其进行康复室训练,让患者联合机械或他人进行辅助训练。此外医护人员需要重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确保患者能够自主进行饮食、洗漱、沐浴和入厕等[6]。通过系列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肢体运动恢复和自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本次研究对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护理后,传统组与康复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但与传统组比较,康复组评分更高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可以促使患者实现简单的自主活动,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利于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行超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医护人员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