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国际

2017-11-01 14:57
大众考古 2017年4期
关键词:考古学家墓葬考古

资讯•国际

美国:1.4万年前猛犸象牙

考古学家在阿拉斯加Holzman考古遗址发现了1.4万年前的猛犸象牙,研究者认为这里可能是猛犸象最后存活的地方。此次发现的象牙长约140厘米,被猎人捕杀,这可能是猛犸象灭绝的原因之一。

瑞士:牧民7000年前抵达阿尔卑斯高原

伯尔尼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在海拔约2743米的阿尔卑斯高原上发现了公元前5000年前的工具,工具应该是到达这里的牧羊人用来敲砸冰块,以供动物活动的。

保加利亚:4~6世纪墓葬

近日,考古学家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发现了一处墓葬群,包括6处家族墓地和20座墓坑。墓葬群的年代大约在公元4~6世纪之间,这处墓葬群在建设工程中虽然已被破坏,但考古学家还是在其中找到了保存较为完好的人类遗骸。

埃及:古希腊罗马时期手工艺品

近期,埃及考古学家在亚历山大里亚发掘了一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拜占庭时代的手工艺品,包括盆、硬币、烤箱、骨制品和灯,还发现了有黑色花岗岩地板的建筑物,应该是当时的住宅。

埃及:18王朝墓葬

考古学家近日在卢克索打开了一座3500年前第18王朝的丁字形墓葬,这座墓葬于20世纪早期就已发现,但近期才找到墓葬的入口。这座墓葬从第18王朝一直重复被使用至第21王朝,墓主人应为地方法官。墓葬内出土了许多保存完好的木质棺材、木质丧葬面具和近1000座陶质、木质雕像。

斯洛伐克:青铜时代房址

斯洛伐克中部日前发现了3000年前的住宅遗迹,以及装有食物的容器。这片遗迹约8.5米长、4.8米宽,是这一地区发现的青铜时代最早的遗存。

越南:3000年前墓地

越南考古学者在宣光省的一处溶洞中发现了一处有3000年历史的墓地。表土下30厘米出土大批陶罐,陶罐里装着人的牙齿和骨骼。陶罐表面有很多小圆圈装饰,这种装饰是越南古代“孤扪文化”(Go Mun Culture)的代表图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前700年间。当时越南人死后尸骨都放于陶罐中,罐前放一方墓碑作为记号。

印度尼西亚:冰河时期工艺品

近日,在印尼苏拉威西岛上的一个洞穴内发现了2.6万~2.2万年前的珠宝制品,此前,在这个洞穴内发现了弗洛里斯人的遗骸以及至少有4万年历史的岩石艺术。此次发现的工艺品包括野猪獠牙制成的空心珠以及用树袋熊的手指骨制作而成的吊坠。这一发现打破了学界之前认为当时亚洲南部比同时期欧洲地区落后很多的观点。

塞浦路斯:2400年前建筑

波兰考古学家在塞浦路斯帕福斯发现了建筑遗迹,可追溯至2400年前,残留的遗迹有地板和墙壁,此时的地板还是粘土制作,到了后期才渐渐大量引入石板和马赛克图案。

新西兰:19世纪欧洲工艺品

近日,考古学家在新西兰南部克赖斯特彻奇市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现了19世纪早期的手工艺品,其中包括一只写着“俄罗斯熊脂”(可能是鹅脂肪制成的护发用品)的陶罐、刻着“给我的好孩子”的小刀和一只属于一个伦敦药剂师的玻璃瓶。

新疆若羌:咸水泉古城

近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若羌罗布泊境内的孔雀河流域北岸,发现1座汉晋时期古城址——咸水泉古城。古城呈圆形,直径达300米,墙体宽2.2~2.7米,残存最高处达2.5米。推断应为楼兰国都城楼兰城,而斯文·赫定在1900年发现的楼兰古城应是楼兰国更名为鄯善国后迁都所建的扜泥城。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岩画群

巴彦浩特岩画群位于贺兰山西麓布古图嘎查境内,是一处古代游牧民族岩画群。日前阿左旗文物局又发现10余幅岩画,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清代。岩画内容丰富,涵盖神面像、生殖崇拜、符号、诸多动物等。造型技法有凿刻和磨刻。

陕西靖边:渠树壕汉代墓群

日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靖边县渠树壕汉代墓群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其中一座墓葬发现了二十八星宿图,这是考古发现的最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都齐备。

西藏波密:阿岗绒墓地

近期,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在波密县倾多镇阿岗绒墓地清理发掘了13座墓葬。墓葬距今2700~1800年,其中11座墓中都发现有人骨,保留有“二次捡骨葬”的古老葬俗;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金属器等。此次发掘为揭秘西藏无文字记录的先民发展状况提供了资料。

甘肃镇原:北魏石窟寺遗址

日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镇原方山乡蒲河村的北魏石窟寺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4个洞窟,包括僧人禅修或居住的洞窟及佛窟,尤为重要的是在3号洞窟中清理出土铜佛造像、石造像碑、石造像塔、佛像画像石和孝文帝五铢钱。该石窟应该是在一次大的山体滑坡后被埋没。此次发掘填补了蒲河流域佛教石窟考古工作的空白。

山西太谷:金元六角形墓葬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太焦高铁工程沿线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古遗址3处,清理墓葬一百余座。其中在太谷县胡村镇桑梓村发掘出一座金元时期的六角形墓,在墙体上有5个“小窑洞”,洞内放有尸骨,这或许与元朝瘗葬习俗(死后集体葬在一起)有关。

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辛店遗址位于安阳中华路北段辛店集西南,2016年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出土大量陶范、磨石、窑壁、炉壁等与铸铜有关的遗物。遗迹分布密集有序,聚落、铸铜遗址与墓葬相互叠压,是商代殷墟之外青铜礼器铸造作坊的生产基地。

陕西西安:西汉京城卫戍部队建筑基址

近期,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等在莲湖区三民村附近发现一处大型建筑遗址,南北长101米,东西残长144米,使用年代贯穿整个西汉,或与西汉京城卫戍部队——南军和北军有关。他们平时驻屯于都城长安及周围地区,是西汉军队中最为精锐的核心部分。

福建闽侯:大坪顶山史前遗址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在对闽侯洋里乡大坪顶山史前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发现少量碳化的稻谷颗粒,经检测距今约7500年,这是福建省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稻颗粒。说明当时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农耕文明聚落已出现,这就把福建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提前了约1000年。

陕西西安:汉代昆明池遗址

昆明池是汉武帝于上林苑中开挖的大型湖泊,现位于丰镐村。由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5年多的考古勘探。确定了汉唐时期昆明池池岸的准确走向、庞大的进水系统、池岸走向的早晚变化及出水口、出水渠变化,并首次发现了过去聚讼不已、关系汉唐首都粮食安全的漕渠遗址。

猜你喜欢
考古学家墓葬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三星堆考古解谜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考古”测一测
古董鉴定
考古学家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