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7-11-01 12:45朱云进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阑尾炎出血量切口

●朱云进

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朱云进

目的:评价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在此段时间内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阑尾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后单号作为参照组(n=30)采用传统的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将双号作为研究组(n=30)采用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小切口切除术;阑尾炎;疗效;并发症

阑尾炎是外科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的疼痛和恶心呕吐,同时伴有体温升高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体征,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则会引发腹膜炎的发生,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小切口切除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手术方式,已经广泛运用于阑尾炎的治疗当中,本次针对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在此段时间内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阑尾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后单号作为参照组(n=30)采用传统的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将双号作为研究组(n=30)采用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参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14~57岁,平均年龄为(35.4±4.6)岁,其中穿孔性阑尾炎8例、溃疡性阑尾炎7例、坏疽性阑尾炎5例;研究组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15~54岁,平均年龄为(34.6±5.4)岁,其中穿孔性阑尾炎6例、溃疡性阑尾炎10例、坏疽性阑尾炎4例。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以下数据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阑尾炎的诊断标准,且为自愿参与研究。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的30例患者给予小切口切除术,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以压痛明显的位置做一2~3.5cm的切口,逐层切开各层组织,并将腹横肌与腹斜肌分离开,确定阑尾位置后行切割程序。阑尾切除后将手术部位清理干净,腹腔清理干净后即可逐层缝合切口,每层只需2针即可[2]。参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的切除术,麻醉方式同研究组,以麦氏点为准做一5~8cm的切口,阑尾切割完成后清理干净腹腔,消毒手术部位,处理后可将阑尾的残余部分留在盲肠内,最后逐层缝合皮肤。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止痛和抗感染治疗,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

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恢复时间。

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粪瘘,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计量资料为各项手术指标,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为并发症发生率,统计采用卡方检验,将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参照。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展开分析

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所示。

表1 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展开分析(±s )

表1 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展开分析(±s )

?

2.2 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研究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粪瘘1例,共发生3例,发生率为10%;参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肠梗阻3例、粪瘘4例,共发生10例,发生率为33.33%.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阑尾炎是临床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两种,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的疼痛、恶心、体温升高等,有部分患者可能引发急性的腹膜炎或者腹腔脓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上治疗阑尾炎多采用手术治疗,而传统的手术切口比较大,一般为5~8cm,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比较大,而且术中出血量较多,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机体恢复,治疗效果并不明显[4]。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术治疗,小切口切除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它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手术所带来的弊端,手术切口只有3cm左右,而且手术时间比较短,术中出血量也不多,能够促进患者尽快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性比较高,也是现在临床上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5]。

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以下优点(1)手术切口小:该手术方法切口仅有1.5~3cm,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美观心理,此外,小切口手术也能够避免对腹腔脏器所造成的损伤,从而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害,有效的预防了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2)小切口对患者机体的损害比较小,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可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一定程度上了节约了住院的费用。(3)该治疗方法手术成本较低,几乎不需要大型的医疗器械,在基层医疗单位也能够实施。(4)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发较少,利于患者尽快康复[6]。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普外科)

[1]李智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50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588.

[2]刘有东.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健康前沿,2016,(8):104-104.

[3]杨小东.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9):44-44.

[4]姚清海.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5(15):39-39,40.

[5]陈中成.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9):156-157.

[6]王建军.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24):40-40,42.

猜你喜欢
阑尾炎出血量切口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急性阑尾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