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析

2017-11-01 12:45周颖鑫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胃肠满意度

●周颖鑫

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析

●周颖鑫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40例胃肠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胃肠术后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胃肠术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胃肠手术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促进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信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护理;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护理满意度

胃肠手术在临床开展频次较高,由于术中脏器的暴露,以及麻醉、创口以及术后炎症的刺激使胃肠功能处于应激状态,胃肠功能受到影响。患者在术后胃肠蠕动缓慢会感觉腹部胀气,恶心呕吐,影响患者的进食。患者营养低于机体的需要量,胃肠保护屏障功能降低,导致胃肠功能的紊乱,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有研究表明护理干预能加快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2016年40例胃肠术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现作如下报告。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取我院2014-2016年的40例胃肠术后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0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范围在45-55岁之间,平均年龄49.32±1.23岁,手术时间83±1.56min,术中出血量30±5.68ml;对照组(20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范围在44-55岁之间,平均年龄49.34±2.25岁,手术时间82±2.11min,术中出血量33±5.34ml。所有患者均符合胃肠疾病标准,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有精神病疾病史;研究依从性差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胃肠术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观察组胃肠术后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

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低患者术后因腹部胀气、恶心呕吐而导致的焦虑的心情。告知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比较差,需要一段时间恢复,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饮食上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应从流质—半流质—普食的过渡。食物应是高热量、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食物,忌烟酒和辛辣的食物。

胃肠功能的干预护理:术后6-7小时,使患者处于平卧位。之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尽量减少对患者伤口处的牵拉引起的疼痛。术后24小时内可进行床上肢体的运动,可做上肢、下肢的外展、内收以及屈曲等锻炼[2]。术后1-2天,护士与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脐周腹部的顺时针按摩,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屈膝,进行腹部按摩,注意避开切口的位置。可以适当的使用腹部热敷的方法,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加快血运,促进胃肠道的蠕动[3]。进行腰背部的叩击,加大患者的活动量,鼓励患者下床走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低肠粘连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天后,患者应再次加大活动量和运动强度,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胃肠术后6小时,患者进食少量的流质食物,饮食食物会引起咽、胃和肠道的机械性运动,进而刺激迷走神经,反射性使得胃肠道受刺激进行肠道的蠕动[4]。术后也可以让患者嚼木糖醇,产生临床上的假饲现象,反应性引起胃酸的分泌,能够加强胃肠道的蠕动。

心理护理:认真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鼓励患者分享情绪。主动与患者交流与沟通,不断开导患者,疏导患者术后的焦虑与抑郁的情绪。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由笔者自制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发放40份,回收40份,反馈率100%。向患者解释研究的目的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的内容,使患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问卷的填写。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临床护理满意度越高。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和第一次排便时间。每2小时听一次患者的肠鸣音,观察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记录患者住院天数。

1.4 数据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x2检验比较两组间数据。其中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胃肠术后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2.2 观察组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2组患者胃肠功能比较

3 讨论

胃肠手术的患者在不同程度上胃肠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在进食量上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机体营养。综合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出发,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胃肠术后患者的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低于常规护理的胃肠术后患者,在住院天数上,观察组胃肠术后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住院经济负担,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使患者更快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胃肠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整体印象,使护士的形象正面能量化,也有利于改善临床上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影响胃肠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的恢复,对其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提高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用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1]彭晓英.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08(18):104-106.

[2]张敏.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34(14):3203-3204.

[3]廖素珍.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4,29(14):181-182

[4]周玲,孔红武.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12(41):2687-2688.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胃肠满意度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