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

2017-11-01 12:45叶贺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患肢肢体脑出血

●叶贺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

●叶贺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73例高血压脑出血且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患者自身因素、护理操作及药物因素等方面;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7.26,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临床护理效果理想。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深静脉血栓,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需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深静脉血栓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一种常见合并症,是由于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高凝状态等因素所造成。文章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73例高血压脑出血且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现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73例高血压脑出血且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资料,男患者40例,女患者33例;年龄53~79岁,平均(61.7±4.2)岁。

1.2 方法

1.2.1 基础治疗

指导患者平卧床上休息,并将患肢抬离床面,约25cm,并使膝关节或者肘关节微曲,可下床活动者需穿弹性较好的长筒袜[1]。

1.2.2 抗凝治疗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2次/d;皮下注射100U肝素钠,2次/d,在3~5d后,加用阿司匹林[2]。

1.2.3 溶栓治疗

尿激酶50万U加到5%葡萄糖40mL,患肢足背静脉微量泵注,2次/d,1ml/min,大腿根部妥善扎好止血带[3]。观察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情况,明确其原因,积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1.3 疗效观察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彩超或血管造影显示深静脉不存在血栓,患肢肿胀消退,皮肤温度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彩超或血管造影显示深静脉腔内存在血栓残留,血管内径与回流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反复出现深静脉血栓[4]。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文档整理本组研究资料,并应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临床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患者自身因素、护理操作及药物因素等方面;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7.26,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临床护理效果理想。详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3 讨论

3.1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

3.1.1 患者方面

(1)卧床时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早期通常需要进行出血治疗,同时为避免病情加重,需卧床休息。但因长期卧床和活动受限,肢体深静脉血流动力明显减弱,血流减缓甚至停滞,进而易出现深静脉血栓。(2)活动受限。通常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会存在一定的肢体偏瘫,肌力有所降低,而下肢静脉血因肌肉泵压力效用的失去,使得血流减缓,血淤出现,进而出现血栓。

3.1.2 护理操作方面

外科手术、创伤等会影响到机体的凝血功能。深静脉的置管穿刺、留置针等如未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及日常管理不善,预留时间过长、静注操作不当等很容易引起深静脉血栓及静脉炎的发散。

3.1.3 治疗药物方面

止血、脱水等药物的应用,会对机体的抗凝及凝血功能带来较大影响,一般正常人的凝血和抗凝系统是处在一个稳定、平衡状态下的,但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有可能形成血栓,甚至出血。长期性的卧床、输液及止血、脱水药物的广泛应用会导致深静脉瘀滞,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因。

3.2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

3.2.1 早期预防护理

积极进行早期肢体活动,协助患者定期翻身,并对瘫肢进行按摩,确保肢体功能。通常在入院治疗72h后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肢体活动,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瘀滞,确保静脉顺利回流,控制血栓形成。鼓励患者多食用粗纤维丰富的食物,以保证排便通畅,还应指导患者能进行床上排便,控制力度,以免增大腹内压导致肢静脉回流中引起血栓脱落。需密切监测患者皮温、肤色、患肢肿胀情况、知觉等情况。

3.2.2 加强管道护理

深静脉置管穿刺时保证穿刺成功率,置管后按时予以换药,并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穿刺肢体的变化,穿刺针眼处有无红肿,肢体有无肿胀、疼痛、皮温有无增高等,如发现以上症状,及时停止深静脉置管。一般情况下,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为1个月,留置针为3天内。如果PICC置管后出现肢体肿胀、皮温升高等情况需及时拔除。

3.2.3 强化临床护理

在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时,要保持绝对的卧床静养,并要适当抬高患肢,确保血液正常回流。密切监测患者体温、患肢肤色、水肿等情况。下肢需穿弹力长筒袜,确保患肢血循环正常,无法下床患者需要协助翻身、叩背,以有效预防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3.2.4 科学合理用药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用药,减少药物注射对血管刺激,降低对机体的抗凝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环,强化细胞供氧,减少外周阻力,预防并发症发生,有效减少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深静脉血栓,会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需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1]温腊云.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2):256-257.

[2]张秀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5,(13):1869-1870.

[3]邓燕婷,刘燕兰,赖秋玲.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26):172-174.

[4]赵二勤,萱改丽,王翠霞.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16):214-215.

叶贺(1987~),女,本科。

猜你喜欢
患肢肢体脑出血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