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健康教育对婴儿辅食添加的影响

2017-11-01 12:45保丽丽张羡王佩薇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辅食母乳母乳喂养

●保丽丽 张羡 王佩薇

强化健康教育对婴儿辅食添加的影响

●保丽丽 张羡 王佩薇

目的: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对婴儿辅食添加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7月,进行基线调查,对门诊接待的200例幼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常规辅食教育,纳入对照组。2016年8月~12月,在儿科试点强化健康教育,筛选200例幼儿及其母亲,强化辅食添加教育,随访12个月。结果:对照组获得随访191例,观察组获得随访195例。观察组添加辅食年龄、母乳辅食混合喂养时间、添加普食时间、6个月后体重增加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2个月新生儿疾病发生率5.6%(11/195)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8.8%(36/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婴儿辅食添加管理质量水平,婴儿可从中获益。

婴儿;辅食添加;健康教育

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时间段,呼吸、消化、免疫等系统功能正迅速发育,但仍未成熟,对营养素的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幼儿出生后最初6个月宜采用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持续到2岁或更长时间[1]。合理添加辅食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婴儿的辅食添加水平,医院尝试对儿科接待婴儿的家长,进行辅食添加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 月~7月,进行基线调查,对儿科接待的200例幼儿进行调查,其中男106例、女94例,月龄1~6个月,平均(3.5±1.4)个月。母年龄19~33岁,平均(26.3±3.2)岁。经产43例。纳入对照组。2016年8月~12月,在儿科试点强化健康教育,筛选200例幼儿,其中男109例、女91例,月龄1~6个月,平均(3.3±1.2)个月。母年龄19~32岁,平均(26.2±3.5)岁。经产42例。纳入观察组,纳入标准:(1)婴儿年龄1~6个月;(2)母亲年龄35岁以下,如母乳喂养禁忌症,如艾滋病;(3)认知精神;(4)正常单胎。对照组、观察组婴儿月龄、母年龄、孕产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辅食喂养的健康教育,主要在儿科开展,若女性正处于母乳期,问询有关母乳、辅食喂养情况,需要认真的解答。

1.2.2 观察组

强化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行为宣教,强调辅食管理的重要性,辅食添加与婴儿生长发育的关系,辅食添加、母乳喂养的管理,不仅可使婴儿获益,还有助于降低产后抑郁症、乳腺癌、乳腺炎、恶露、产褥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1],有助于增强婴儿的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合理的辅食添加,可弥补母乳喂养不足,合理控制添加辅食时间,让婴幼儿学会婴幼儿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心理发育,采用丰富的视频、文字资料宣教,增强女性的认识;(2)辅食添加的方法策略,6个月内应尽量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需要开始添加辅食,早期选择奶粉喂养,选择质量好、适合中国婴儿发育的配方奶粉,避免过早的添加普事食,在添加辅食时,重视培养婴儿独立进食的能力,重视食物过敏预防,进行食物过敏的筛查,对于不耐受食物,需要禁食,或进行轮替,牛奶需要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者氨基酸奶粉,在3-6个月后进行复查,对于有慢性咳嗽、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相关疾病的婴儿,寻找病因,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祛除病因。

1.3 观察指标

添加辅食年龄、母乳辅食混合喂养时间、添加普食时间、6个月后体重增加量、12个月后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Children’s developmental center of china,CDCC)评分。12个月内出现反复性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腹泻出现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时间指标采用(Mena±SD)符号(±s)表示,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疾病出现例或率采用符号n、%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获得随访191例,观察组获得随访195例。观察组添加辅食年龄、母乳辅食混合喂养时间、添加普食时间、6个月后体重增加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12个月新生儿疾病发生率5.6%(11/195)(呼吸道感染7例、腹泻3例、手足口病1例),对照组发生率18.8%(36/191)(呼吸道感染26例、腹泻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喂养、生长发育情况(±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喂养、生长发育情况(±s)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年龄(月)母乳辅食混合喂养时间(月)添加普食时间(月)6个月后体重增加量(kg)12个月后CDCC观察组(n=195) 6.8±2.6 8.6±1.5 9.6±3.4 2.4±0.4 94.5±4.2对照组(n=191) 4.3±2.8* 6.2±1.6* 6.2±2.5* 2.2±0.3* 93.5±3.6*组别 添加辅食

3 讨论

合理的辅食添加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幼儿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约为60%~94%,仍有待提高。辅食的管理意义在于:(1)满足婴幼儿的能量需求,弥补母乳不足[2];(2)提供特殊的营养物质需求,包括维生素、钙等微量元素;(3)有助于感觉运动功能、智力、体格发育,促进相关神经 功能发育,培养眼、手协调动作能力,帮助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奶粉都添加了可促进智力发育的营养元素,如DHA[3]。当然,目前相关循证证据仍较少,本次研究为得出观察组与对照组12个月后CDCC存在差异的结论,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但观察组添加辅食的时间上安排明显更为合理。健康教育中增加了食物不耐受管理内容,对于降低不耐受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有报道显示食物不耐受与幼儿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关[4],本次研究也证实观察组12个月新生儿疾病发生率5.6%(11/195)低于对照组18.8%(36/191)(P<0.05),合理的添加辅食患儿确实可从中获益。

当前,我国婴幼儿辅食的管理不容乐观,添加过早、辅食成分不合理问题较明显,过早的添加牛奶、蛋类等容易引起不耐受食物较普遍,能量摄入过量问题也十分突出,这些都是今后健康教育的重点关注内容。

(作者单位:武警河北总队医院儿科)

[1]李红,李朋,陈震.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9):1097-1099.

[2]罗艳,李绝超,胡传来,等.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13-4716.

[3]蔡传兰,赫加虎,陶芳标,等.母乳喂养与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关联的队列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6):634-638.

[4]刘凯,吕晴,陈凡,等.儿童咳嗽变异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与食物不耐受相关性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17):54-56.

猜你喜欢
辅食母乳母乳喂养
母乳库捐赠母乳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宝宝教你判断辅食何时添加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