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社区中风患者中的应用

2017-11-01 12:45甘祎婷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风康复训练依从性

●甘祎婷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社区中风患者中的应用

●甘祎婷

目的:探讨对社区居家的中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健康教育,对中风患者的知识知晓程度、康复训练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两个社区中Barthel指数评分≥60分的中风患者共40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社区患者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及电话咨询服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示范性教育的教育方式进行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结果:干预12周后,干预组患者中风知识知晓程度、康复训练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居家中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为形成科学有效的、适用于中风患者的家庭康复模式提供参考和奠定研究基础。

中风;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社区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根据自愿原则在北京市某两个相距较远的社区选取居家康复的中风患者40名。纳入标准:①初次诊断为中风的患者;②诊断类型涉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CT)、脑栓塞(CI);③巴氏指数评分≥60分;④愿意参加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研究期间死亡的病例;②伴有其他危重疾病,如恶性肿瘤、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严重外伤、大脑皮层损害者;③既往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患病史者(参考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DSM IV-R);④未完成全部干预和数据收集的病例;⑤自愿退出研究的病例。将两个社区作为整体,采取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干预组社区和对照组社区,干预组20人,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8.73±3.60岁,病程2.58±1.24年;对照组20人,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0.18±1.67岁,病程2.14±0.6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外两个社区的距离较远,可以进一步减少偏倚的发生,使研究真实可靠。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及提供电话咨询服务。

1.2.2 干预组

(1)社区护士统一培训

要求社区护士必须熟练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具体的中医护理操作方法。从中风的一般防治知识着手进行宣教,逐渐扩展到康复教育,心理卫生保健、安全教育等。

(2)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内容参考《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并经专家审核,包括中风一般知识教育(病因、危险因素、先兆症状、就诊时机、预防、复查、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等)、饮食起居教育(饮食的注意事项、合并症的饮食原则、中医食疗的方法等)、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语言、运动的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教育(包括衣食住行、排泄、四季养生方法等)、用药(观察疗效、识别不良反应、相关药物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安全教育(居家环境的安全、预防意外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等)和心理疏导方式、方法等,还提供患者在需要时可以自由发起的电话咨询。社区护士与脑病科医生、专科护士、康复治疗师密切联系以备提供治疗和转诊建议。干预周期为12周。

1.2.3 效果评估

在干预前、干预12周末分别评估患者中风知识知晓程度、康复训练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风复发率及生活质量。其中中风一般知识问卷为自编问卷、康复训练依从性采用自制的监测表格进行测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测量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生活质量测量使用SF-36量表。

1.2.4 患者脱落情况

干预组有4名患者脱落,其中2名男性主动退出研究,1名女性失去联系,1名男性身体不适退出研究,剩余16人;对照组有2名男性患者脱落均为数据收集时失去联络,剩余18人。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双人核对录入,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组间比较

干预12周后,患者的中风知识知晓程度、康复训练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仅在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健康变化(HT)三个方面与干预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中风一般知识知晓程度组间比较

表2 康复训练依从性组间比较

2.2 中风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在研究时间内均未复发。

3 讨论

由表1可见,对干预组患者进行12周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程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缺乏,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知需求,愿意了解疾病相关信息以促进自身的不断康复。钱春荣等人通过对小群体中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中风知识得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7%以上,受到患者的好评。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率,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相一致。

由表2可见,干预12周后,干预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本研究过程中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教育,而相关研究[6]证明,中风患者由于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高致残率对患者的打击巨大,加上脑部本身损害的影响,使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甚至发生抑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单位:北大医院第二住院部普外一病房护士站)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

[2]吴兆苏,姚崇华,赵冬.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

[3]刘泉开.脑卒中的现状与急救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7,18(3):129.

猜你喜欢
中风康复训练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