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

2017-11-01 12:45房婵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

●房婵

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

●房婵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计1000名接种流感疫苗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接种反应发生率和群体性心因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接种反应发生率和群体性心因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接种反应发生率和群体性心因反应发生率,提高接种效率和质量。

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护理干预

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目的是为了有效预防某种特定传染病展开的区域性预防接种活动,具有工作量大、接种人数多、时间紧且接种对象多的特点,需要各方面人员的配合与协作[1]。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分析,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护理干预在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计1000名接种流感疫苗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0例。观察组500例儿童中有男孩250例,女性250例;年龄为5~12岁,平均为(6.8±1.3)岁。对照组500例患者中有男性272例,女性228例;年龄为6~13岁,平均为(6.3±1.5)岁。本次接种疫苗为大流行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生产单位: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90010)。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即健康宣教、基础护理以及接种后观察。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接种前的护理工作:为了确保流感疫苗群体性接种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根据我国卫生部门关于流感疫苗接种的工作要求,并结合卫生中心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工作方案[2]。同时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疫苗接种工作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明确疫苗接种的作用、对象、途径、注射部位、剂量、适用证、禁忌症以及疫苗接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疫苗接种前的咨询工作,并在接种点张贴相关宣传海报。对接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儿童接种的目的与方法[3]。护理人员应提前检验接种房间的清洁情况,验收合格后才可签收检验单。严格管理疫苗的存取、运输和安放,保障疫苗的安全与质量。确定接种人数。(2)接种中的护理工作:按照卫生部门发布的接种流程进行有序接种,接种前严格核对接种对象,询问其身体状况

以及是否符合适用证、有无签署接种同意书。接种人员需要熟练接种操作,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剂量和方法,避免接种反应的发生。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保障接种的安全性。在使用疫苗前要放置于室温环境中30min并摇匀[4]。鼓励儿童,提高其对接种的信心,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可以用唱儿歌、讲故事的方式分散儿童的注意力。(3)接种后的护理工作:接种儿童在接种后需要在指定地点观察30min,并告知其接种后应当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反应。为了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可以通过播放卡通节目或动画片,缓解儿童的紧张情绪。为了预防群体心因性反应的出现,注意儿童的面色、表情观察其有无不适感,一旦出现异常症状,需要立即将异常者与其他接种者分开,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急救准备,仔细区分晕针反应与过敏反应[5]。接种工作完成后需要做好统计工作,并处理好剩余疫苗,外出接种需要将医疗废物带回卫生中心进行集中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接种反应发生率和群体性心因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 )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接种反应发生率和群体性心因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接种反应与群体性心因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为了避免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通常需要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但是群体接种通常会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接种效率。护士作为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实施者,需要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接种工作的效率。优质护理干预通过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对护理全过程的有效干预,旨在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帮助预防接种工作又好又快的完成。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护理人员在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疫苗的适用证和禁忌症,熟练疫苗接种操作,积极开展接种培训,同时还需要善于观察,避免接种反应造成的群体性心因反应。

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在接种反应发生率和群体性心因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优质护理干预在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接种反应发生率和群体性心因反应发生率,提高接种效率和质量。

(作者单位:烟台市福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王凌,朱振芳.对接种疫苗的儿童进行接种反应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25-126.

[2]李建好,卢丽明,梁惠霞等.预见性护理对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率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5,47(4):295-297.

[3]李琳,沙金玲.预防接种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J].贵州医药,2015,39(1):93-94.

[4]徐光焰.探讨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安全性方面的影响[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21(12):108-109.

[5]马桂珍.心理护理对小儿疫苗注射过程应激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2(10):2823-2825.

猜你喜欢
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流感疫苗“创可贴”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高剂量型流感疫苗IIV3-HD对老年人防护作用优于标准剂量型
关于目前处置非法集资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以A市政府化解非法集资群体性事件的行为策略为例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