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运用研究

2017-11-01 12:45郭伟刚杨林张文刚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肠系膜结肠癌结肠

●郭伟刚 杨林 张文刚

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运用研究

●郭伟刚 杨林 张文刚

目的:探讨分析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开腹手术,观察组:90例,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以及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几个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阳性淋巴结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ME技术下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清扫出更多淋巴结,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全结肠系膜切除;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结肠癌作为胃肠道中具有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而容易延误诊断与治疗,长久保持高死亡率,仅次于消化系统中的胃癌、肝癌和食道癌。晚期结肠癌患者会表现出贫血、减重等临床症状。目前,临床治疗结肠癌根治性治疗方案首选外科,并结合放化疗治疗,在现有临床医疗条件下可收到一定的疗效。然而,不同外科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疗效及预后也大相径庭,选择科学的外科手术方案是目前外科治疗结肠癌领域值得深究的重要课题。2009年,Hohenberger等首次提出将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应用于结肠癌,并提出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这一概念[1]。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CME可以作为一种规范的操作应用于结肠癌的治疗。本次研究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结肠癌患者为例,探讨分析CME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80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81例,年龄63-86岁,平均年龄(65.7±2.5)岁。随机将1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男性42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67.2±1.9)岁,患者结肠癌病程在0.6~1.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0.9±0.1年;观察组:90例,男性5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64.5±2.3)岁,患者结肠癌病程在0.5~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0.7±0.1年。本次研究均取得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发现,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开腹手术。进腹后,结肠旁沟入路到达Toldt筋膜间隙,对脏壁层筋膜进行锐性分离,做大程度保证结肠系膜完整;高位结扎中央血管;血管根部结扎结肠动静脉、回结肠动静脉、结肠中血管右支。观察组:腹腔镜手术。腹腔中间入路,切开肠系膜上静脉血管鞘、表面系膜,沿肠系膜上静脉向头侧解剖,越过十二指肠水平段前方,到达胰颈部,定位Henle干、回结肠血管、中结肠血管,离断右结肠血管、中结肠血管右支、回结肠血管,对沿肠系膜上静脉分布的淋巴组织。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s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几个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其中手术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淋巴瘘2例、切口裂开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其中肺部感染1例、淋巴瘘3例、泌尿感染1例。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

(min)术中失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d)对照组 90 124.3±6.3 77.3±13.4 2.8±0.8 6(6.7) 15.4±1.2观察组 90 128.6±5.2 78.3±13.2 2.9±0.7 5(5.6) 9.4±1.0 P值 0.098 0.576 0.512 0.875 0.000 t值 1.023 1.431 0.927 1.926 0.231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2.2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阳性淋巴结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比较(±s ,个)

表2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比较(±s ,个)

组别 例数 清扫淋巴结数目 阳性淋巴结数目对照组 90 12.3±4.3 3.2±2.1观察组 90 19.2±5.2 5.6±2.3 P值 0.000 0.000 t值 5.467 5.234

3 讨论

近年来,CME技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被广泛应用,主要由于[2]:(1)全结肠系膜切除沿着胚胎学层面进行,可保证结肠系膜包被的肿瘤切除的完整性,避免因结肠系膜内淋巴引流及血管暴露增加肿瘤扩散。有实验表明[3],患者预后效果与结肠癌切除手术肠系膜的完整性密切相关。(2)根部结扎供养血管。根部结扎可充分清除沿供养血管走形分布的系膜淋巴结、肠旁淋巴结、肠系膜上下动脉周围的血管根部淋巴结,提高淋巴结检出数量。有研究证实[4],肿瘤预后效果与淋巴结检出数存在一定关系。淋巴结清除数量不足,会导致病理分期不明确,对术后相关治疗带来不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可能是与医生腹腔镜下手术操作熟练度有关。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两个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说明腹腔镜下CME手术具有恢复快的特点,本次研究结果与其他报道一致;CME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国内报道显示为7.6%左右,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与文献中报道基本相符。研究中观察组淋巴瘘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可能是由于术中切除范围较大,淋巴结彻底清除导致部分淋巴管遭到破坏,也可能与超声刀的使用导致部分淋巴管暂时性闭合有关。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说明CME手术切除更大面积的结肠系膜,能够清扫出更多区域淋巴结,这有利于防止术后复发,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CME技术下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清扫出更多淋巴结,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相比于开腹结肠癌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单位: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

[1]曹奇峰,陆爱国,马君俊,宗雅萍,王明亮,胡伟国,董峰,张卓,郑民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77例临床分析[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04(6):361-365.

[2]池畔,陈致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解剖学基础与规范化手术[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5,01(8):7-13.

[3]石刚,董明,宋纯,周建平,任宇鹏.手助腹腔镜与全腹腔镜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5,02(5):113-116.

[4]郭久冰,李国新,庄建民,纪程宏,陶国全,刘峰,王东明,颜松龄,张道建.中间入路法在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08(9):36-38.

[5]常学忠.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18(3):113-115.

猜你喜欢
肠系膜结肠癌结肠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