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11-01 12:45汤彩云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后遗症肢体脑出血

●汤彩云

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汤彩云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42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每组21例患者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脑出血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与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与临床护理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患者,并且两组患者之间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肢体功能的最佳康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康复护理干预;脑出血后遗症;效果

脑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临床病情的轻重以出血量和出血部位为判断依据,轻者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单一,症状较轻,出血量严重时,患者会陷入昏迷甚至死亡[1]。脑出血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主要有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关节麻痹以及感觉功能减弱等。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减轻后遗症给患者生活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鉴于此,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21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现作如下报告。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在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收集我院2014-2016年入科的42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在56-76岁之间,平均年龄65.36±5.42,脑出血19例,基底出血13例,壳核出血10例。根据随机原则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对照组脑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脑出血患者则相应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脑出血患者由于脑部出血量的不同,在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影响生活质量。使患者处于仰卧状态,在患者的肩部下方垫上软枕,将脚掌与小腿处于垂直的功能体位,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做好健侧向患侧的翻身。翻身注意将肘部弯曲,指导患者用健侧手臂托起患侧前臂,同时健侧腿部托起患侧腿部,利用人体惯性的原理和身体旋转力度自行翻身。指导患者家属按摩患侧肢体,促进血液循环,不断活动肌肉,增强肌肉的记忆力。患者在护理康复的干预不断掌握患侧向健侧翻身、桥式运动、双手握手,伸手以及屈膝等动作[3]。

语言障碍康复护理:针对有语言障碍或失语患者,增强患者的语言能力指导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在患者无回应的情况保持与患者的对话。可以采用音乐、录音机等工具给予患者一个语言环境。指导患者进行口唇运动的锻炼,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音词到多音词,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

关节麻痹康复护理:关节麻痹是由于脑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的损伤。及时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恢复关节功能。若患者在长期不活动的状态下,神经功能也在逐渐萎缩,可能造成脑出血后的肢体偏瘫。康复护理干预上,应从患者家属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与按摩,避免长时间的卧床造成关节麻痹。关节活动可以有外展、内收、旋前、旋后,逐渐加强关节活动的频率。护理中从关节的被动运动逐渐转化为关节的主动运动,康复中的训练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重要指导原则[4]。

感觉障碍护理:患者由于肢体功能的下降,肢体的感觉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下降。在康复护理上注意防止皮肤的烫伤,尽量不要选择患肢的穿刺。保持患肢皮肤的清洁干燥,做好保暖措施,配合中医治疗疗法促进患肢肢体的血液循环,观察患肢的肢端皮肤温度。

便秘康复护理: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缺乏运动,使得肠胃的蠕动功能减弱,容易出现便秘。因此护理上注意进食纤维素高,易消化的食物。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可在食物中添加适量的蜂蜜或者进行灌肠,减轻便秘带来的痛苦。

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不容忽视,脑出血后遗症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往往容易使患者产生消极的情绪,不配合治疗,不愿与人交往,封闭自己。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时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双方共同制定出患者的心理治疗的方案,努力改善消极情绪,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

(3)观察指标。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判断患者的日常生活基本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其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日常基本活动能力越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神经损伤越轻,恢复越好。制定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越高。

(4)数据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2.2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明显小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脑出血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生活与社会交往,对患者的身心均造成严重的打击。该疾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临床治疗上以手术为主,并且目前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患者脑出血使神经受损,术后恢复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出发,给予患者专业性的康复指导,同时在短时间内促使患者进行肢体的康复训练,将肢体的被动运动转为主动运动,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帮助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康复护理效果,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郑丽燕,袁衬香,昌婧等.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57(9):96-97.

[2]王宏.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有效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9(3):150-151.

[3]余美玲.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25):97-98.

[4]李莉.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2):126-127.

猜你喜欢
后遗症肢体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春天的“后遗症”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肢体语言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