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17-11-01 12:45赵丽君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效果

●赵丽君

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赵丽君

目的:观察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平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传统急诊护理)与观察组(急诊护理路径),每组分别为31例。比较两组临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抢救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全面提升抢救的效果,全面改善患者预后。

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又可以称为心肌缺血性坏死,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引发,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清心肌酶、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不齐以及胸闷等相关症状。现代医学护理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1]。急诊护理路径正是基于上述要求下所提出的一种护理方案,通过让护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应的护理计划开展,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合理性以及及时性,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鉴于此,我院从2015年开始,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方案、护理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甘肃省平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传统急诊护理)与观察组(急诊护理路径),每组分别为31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35~65岁,中位年龄(46.5±8.3)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36~67岁,中位年龄(47.1±7.9)岁。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针对观察组,给予以下几点急诊护理路径:①评估患者情况。在患者进入到医院以后,护理人员应当马上出诊,针对患者病情实施初步评估,并进行生命体征检测,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尽可能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②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小组。分别安排主任、主管医师、康复科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共同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综合参考患者实际情况,在征询临床医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急诊护理路径表。③急诊护理路径实施。应当先给予急救、再挂号,提前通知医师开展准备工作,护士长马上通知急诊护理小组开展有关抢救的准备工作,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应的“危急值”,进行内容、人员、岗位以及时间方面的合理分配,2s内给予患者吸氧、3s内完成血压血样侧量、5s内完成静脉通道建立、10 s内完成心率检测以及血液样本采集。接着,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协助医生开展注射、口服以及抢救等众多治疗工作的开展,随时准备好手术抢救工作的开展。当抢救完成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在每天早晨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记录。

1.3 临床观察指标

抢救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含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救治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实施统计学处理,抢救效果各项指标采用(±s )表示,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抢救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对比(±s )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对比(±s )

?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往往较为危急,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能够顺利抢救的重点在于是否能够尽快开通有关血管,使得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得以逐渐恢复,抢救濒临死亡的心肌。所以,及时、科学的治疗措施是保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的先决条件,而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则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为临床抢救奠定扎实的基础[2]。

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案,主要指的是医护人员建立急诊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疾病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使得护理工作本身具有良好的条理性、针对性以及实践性,从而有效防止护理流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全面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3]。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急诊护理路径能够让相关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密切相扣,使得相关工作时间能够精准化、具体化,尽可能减少抢救进程中的停滞情况,使得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均得以全面提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保证患者在可救治的“时间窗内”得以抢救,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本研究中,给予急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其各项抢救效果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的对照组。提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全面提升临床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1]董琴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13(18):108-110.

[2]刘颖,赵婷.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5(01):13-15.

[3]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13(05):9-11.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急性效果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