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例对照研究

2017-11-01 13:34张铁桓牟小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胫骨钢板切口

张铁桓,牟小勇,罗 峰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重庆 401320)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例对照研究

张铁桓,牟小勇,罗 峰∗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重庆 401320)

目的对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取医院收治的9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25例患者利用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A组),39例利用膝内外侧双切口钢板法(B组),32例采用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法(C组),对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三组术后1年Merchant评分,A组(83.4±4.6)分低于B组(92.1±4.2)分、(91.0±4.6)分,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高于B组、C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手术方法应用效果有一定差异,其中单切口或双切口双钢板法应用效果最为明显,可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复杂胫骨骨折;手术方法;病例对照

复杂胫骨骨折作为关节内骨折一种,其可能带来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情况,且容易造成膝关节韧带损伤、关节面塌陷以及股骨踝部骨折等。尽管当前可用于其治疗的方法有许多,但术中若未能做好软组织损伤处理,也会带来并发症问题。对此,本次研究对三种手术方法进行比较,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医院2013年3月~9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96例,男54例,女42例,年龄23~56岁,平均(34.5±2.4)岁。以Schatzker为标准,Ⅴ型与Ⅵ型患者分别为62例、34例。患者骨折原因,交通事故、重物砸伤、高空坠落、自行车摔伤各为60例、16例、10例、6例、4例。将91例患者划分为A组25例、B组39例、C组32例,分别采用单钢板法、双切口双钢板法与直切口双钢板法。三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单切口单钢板法

治疗过程:①患者取平卧位,全麻后,将气囊止血带置于大腿上段处;②由胫骨外侧髁上缘处开始,直至胫骨结节下部,为切口,保持15 cm长度;③利用C形臂X线机对胫骨内侧平台观察,由克氏针进行复位,将L形锁定钢板、支持钢板置于胫骨外侧髁处。手术中,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异体骨、自体髂骨植入的方式[1]。

1.2.2 B组双切口双钢板法

治疗过程:①患者取平卧位,全麻后,将气囊止血带置于大腿上段处;②取外侧切口后,需取10 cm内后侧切口,两侧切口控制为8 cm以上宽度;③结合MRI、CT与CR结果,对塌陷关节面撬拨复位,并注意做好固定双钢板螺钉工作。术中同样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考虑将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入[2]。

1.2.3 C组直切口双钢板法

治疗过程:①者取平卧位,全麻后,需将气囊止血带置于大腿上段处;②切口约为18 cm长,主要为髌上与胫骨干中上段前嵴之间;③结合MRI、CT与CR结果,将骨折断端显露并进行复位,同时利用螺钉做好钢板固定[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并发症情况,包括关节面恢复欠佳、内固定失效、骨折再塌陷、深浅部感染等。

1.4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主要以Merchant评价标准为依据,对下肢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分,评价指标主要为膝关节稳定程度(10分)、步态(10分)、疼痛程度(35分)、日常生活功能(35分)、活动范围(10分)。评分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优,80分以上为良,60分以上为可,60分以下表示差。

1.5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录入WPS xls数据表,由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由t检验,利用数(n)或率(%)描述统计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由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年Merchant评分情况,B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与A组相比,B组与C组评分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对比三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情况,A组25例患者,出现关节面恢复欠佳、内固定失效、骨折再塌陷、深浅部感染各3例、4例、5例、2例,B组关节面恢复欠佳、内固定失效、骨折再塌陷、深浅部感染各0例、1例、1例、1例,C组关节面恢复欠佳、内固定失效、骨折再塌陷、深浅部感染各1例、1例、1例、2例,A组与B组、C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三组患者Merchant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三组患者Merchant评分比较(±s, 分)

注:与A组比较,∗P<0.05。

组别 膝关节稳定 步态 疼痛程度 日常生活功能 活动范围 总分A 组(n=25) 9.1±0.8 8.1±0.9 30.2±4.8 26.4±2.7 8.6±0.6 83.4±4.6 B 组(n=39) 9.0±0.9 9.3±0.5 32.9±1.8 31.4±2.2 9.3±0.5 92.1±4.2∗C 组(n=32) 9.2±0.8 9.1±0.5 32.1±2.4 31.9±2.6 9.4±0.5 91.0±4.6∗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发现,B组与C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A组,且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明显少于A组,充分说明直切口双钢板法、双切口钢板法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实际进行手术治疗中,医护人员需对患者骨折情况充分了解,对骨折产生的原因进行判断,结合活动障碍、膝关节疼痛等综合表现,给予针对性治疗。同时需注意,若需植入异体骨,要求在只如前对异体骨浸泡,选择地塞米松、盐水混合液,并保证植骨量充足,以此达到植入目标。此外,为提升治疗效果,医护人员也需将术后注意事项阐明,如饮食控制、运动量控制等,以此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1]徐海中,陈文生.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4(45):102-103.

[2]沈家泰,王 峰.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12,6(4):371-373.

[3]张会忠.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例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4,2(7):29-30.

R683.42

B

ISSN.2095-8242.2017.43.8379.01

本文编辑:柯 凤

猜你喜欢
胫骨钢板切口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