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3油墨预置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7-11-01 06:54王东东
出版与印刷 2017年3期
关键词:样张预置印刷机

王东东

CIP3油墨预置技术的应用研究

王东东

CIP3技术的数字化工作流程能帮助印刷企业提高生产效益,尤其是CIP3油墨预置技术能有效提高印刷机台的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CIP3技术虽然已经在印刷企业推广了很多年,但是国内印刷厂因为条件限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文章通过实际操作,首先进行水墨平衡测试,使印刷机器基本达到理想状态;再确定所使用油墨的标准密度;然后通过改变机器特性曲线与CIP3油墨预置数据进行机器匹配,以获得准确的CIP3油墨预置数据;最终获得理想的印刷品。

CIP3技术;CIP3油墨预置数据;机器特性曲线;Color Assistant

一、CIP3技术和CIP3油墨预置技术

CIP3技术联接印刷工作每个环节,贯穿印前、印刷与印后。可将印前设备(如电脑、扫描仪、激光照排机、CTP直接制版机、数字打样机等)与印刷设备及印后设备(如切纸机、折页机、装订机等)通过网络、软盘、Smart卡或手工输入数据等方式连接起来,以数据代替原有的经验,以数据管理印刷过程,使机器在正常使用标准下,实现数据化、规范化管理,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1]。利用CIP3技术可以生成一种印刷生产格式文档,即PPF文档,该文档包含印刷活件所要求的各种数据,在印刷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提取PPF文档中的数据,生成后续工序所需的加工信息,对印刷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使印刷活件达到理想品质,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

油墨预置是对印刷机各墨键的墨量数值进行预先设置的技术。传统的油墨预置,是由印刷操作人员凭借多年的经验对印版上的图文分布状况进行目测分析,初步预设墨量,然后利用校版纸一边印刷一边调节墨色,目测印刷品与标准样张颜色接近时,再换上印刷用纸,根据印刷效果对照标准样张进行反复细致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不合格的印刷品,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印刷操作人员,前500张印刷品的颜色也可能不稳定,这就使得印刷开机成本高、耗时长,印刷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较大。

CIP3油墨预置技术就是利用CIP3技术,在印前拼大版时根据版面图文信息生成一组印刷机预放墨数据,并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导入印刷机,生成该印刷活件在印刷过程中所需要的墨斗转幅与墨键开合量,开机后可以迅速获得颜色准确的印刷品,减少开机时间,降低开机成本,提高印刷品质量。

二、CIP3油墨预置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直接将CIP3油墨预置数据导入印刷机就能得到准确的机器放墨数据,在印刷过程中影响机器放墨数据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油墨、纸张、润版液、机器状态等,每一个条件的变化都需要重新校正机器特性曲线,以使CIP3油墨预置数据与当前印刷条件下的印刷机相匹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只用一种油墨、一种纸张,根据客户的要求会选用不同的印刷材料,针对不同的印刷材料,就会有不同的机器特性曲线与CIP3油墨预置数据进行匹配。以下过程是在特定的印刷条件下进行的。开机后,首先要建立水墨平衡,使印刷机器基本达到理想状态。开机过程中,要根据所使用油墨在印刷时的最佳密度,进行油墨预置测试,然后通过改变机器特性曲线与CIP3油墨预置数据做匹配,以获得准确的CIP3油墨预置数据,提高印刷品质。

1. 水墨平衡测试

平版胶印的基本印刷原理是油水不相容原理,印刷版面上油墨和水必须同时存在、保持平衡,其目的是既保持图文印刷区最大的载墨量,使墨色鲜艳、饱和,网点清晰光洁,又保持非印刷区干净、整洁,这种供水量和供墨量的平衡关系称为水墨平衡[2]。

在印刷前,首先要进行水墨平衡测试,其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检测机器性能,如果机器本身状态不佳,如辊子老化严重,轴承损坏,壁架松动、不灵活,等等,即使CIP3油墨预置数据再准确,也无法获得理想的印刷品质。二是通过测试印版找到该油墨的最佳密度,根据ISO2846-1油墨标准定密度标准。三是找到最佳水墨平衡状态下的最小供水量、最小供墨量,平版胶印过程中要求以“最小的水”“最小的墨”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3]。

测试过程中,保证测试印版的黑、青、品红、黄墨区放墨量一致,在墨键放平的情况下,得到稳定的印刷样张后,在样张上选取4个位置(这4个位置均匀分布在样张上,测量结果基本可以表示整个样张幅面的密度),用光谱密度仪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显示黑色色带和黄色色带两侧密度相近,差值在0.03以内,品红色色带和青色色带两侧密度差距较大,差值超出误差范围(见表1)。

表1 测试样张密度

观察样张可以看到青色和品红色右侧颜色明显浅,在供墨正常的情况下表明供水不正常。这时,可以在不动墨键的情况下通过多次调节水斗辊和计量辊之间的压力,只控制上水量来调节密度平伏,再次按照上述方法,用光谱密度仪对样张进行测量,最终得到颜色密度符合标准的样张(见表2)。印刷机器基本达到理想测试状态。

表2 调整上水量后样张密度

2. 定密度标准

本次测试采用的是科斯伍德油墨和紫兴128克涂布铜版纸,所以要根据所用纸张和油墨来确定油墨密度标准,即检测科斯伍德油墨是否符合ISO2846-1国际标准。ISO2846-1国际标准是由ISO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油墨标准,根据ISO2846-1国际标准,油墨颜色的L*a*b*值分别为:黑(16, 0, 0)、青(55,-36,-51)、品红(48,75,-4)、黄(89,-4,93),使用各种油墨进行印刷时,其L*a*b*值与该标准越接近越好,通常色差在3以内则表示该油墨颜色符合ISO标准[4]。因此,需要通过多次印刷调节,用光谱密度仪找到最佳印刷密度,将色差△Eab*控制在3以内。最终确定科斯伍德油墨的密度标准分别为:黑(1.65)、青(1.45)、品红(1.40)、黄(1.3)(见表3)。后面的测试操作均按此密度标准控制墨色。

表3 科斯伍德油墨的实际L*a*b*值与ISO标准的色差值

3. 油墨预置测试印刷

油墨预置测试印刷有两个目的:一是将CIP3油墨预置数据直接导入印刷机,检测未经与机器匹配状态下CIP3油墨预置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做完CIP3油墨预置数据与机器匹配之后,再检测CIP3油墨预置数据导入印刷机的准确性。

将印前制版时自动生成的CIP3油墨预置数据,在印刷生产时直接导入到印刷机,预打墨开始印刷,得到稳定的印刷样张后,用色彩管理扫描仪扫描样张,可以直观地看到CIP3油墨预置数据预置墨斗下的样张密度(见表4)。

可以发现,印刷时如果直接导入CIP3油墨预置数据放置墨斗,印刷结果的颜色密度和定义标准下的密度还是有差别。也就是说,如果CIP3油墨预置数据与印刷机的机器特性曲线不做匹配,同样无法获得符合标准的印刷品,CIP3油墨预置技术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4. CIP3油墨预置数据与机器做匹配

我们用光谱密度仪开始检测样张上图文覆盖率1%、5%、10%、20%、40%区域的密度,密度值按照此前测出的密度标准。然后进入机器特性曲线编辑界面,调节油墨预置数据与机器进行匹配。首先我们在原有的曲线基础上复制一条曲线,在此曲线上,通过更改5个测试位置的DIO数据(墨键出墨量大小)更改机器曲线(见图1)。这个过程不改变墨键。

图1 机器特性曲线编辑

等4个色组均校正了机器特性曲线之后,清洗印刷机然后重新导入调整后的CIP3油墨预置数据开始印刷,得到稳定的印刷样张后,再次测量样张上相应区域的密度,这时,得到的检测结果跟密度标准还会有细微的差别,可以再次调节油墨预置数据与机器进行匹配。如此,多次优化之后,直到CIP3油墨预置数据跟机器完全匹配。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色彩管理扫描仪扫描样张,发现所有色块密度基本符合标准,除了红色有两个色块密度略有偏差(见表5)。

表4 CIP3油墨预置数据直接导入机器的印刷结果

我们使用的海德堡SM52印刷机配置了色彩助手软件(Color Assistant),可实现对机器特征曲线的自动调整。这就大大简化了调整机器曲线的过程。当然,即使是借助Color Assistant调整CIP3油墨预置数据,在印制前还是需要对样张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同上。

表5 机器匹配后的CIP3预置数据扫描结果

三、验证CIP3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前面两套测试版完成了CIP3油墨预置数据与机器的匹配测试,现在通过一套两边图文覆盖率相差很大的印版,来验证CIP3油墨预置数据的准确性。在相同的印刷条件下,如相同的油墨、相同的纸张、相同的润版液、相同的设备状态,导入与机器进行匹配后的CIP3油墨预置数据,预打墨后印刷,得到稳定的印刷样张后,使用色彩管理扫描仪扫描样张,数据显示只有一个黑色色块超出标准(见表6)。

CIP3油墨预置数据只有在与机器进行匹配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印刷效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多种印刷材料,我们可以将常用的印刷材料都做一次CIP3油墨预置数据与机器特性曲线的匹配,然后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印刷材料选用不同的机器曲线,这样使用CIP3油墨预置数据在印刷过程中就可以快速得到符合密度标准的印刷品。

四、CIP油墨预置技术的应用优势

传统经验式的预放墨对于印刷操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而使用CIP3油墨预置技术,提高了放墨的精准度,减少印刷操作人员对经验的依靠,在预打墨准确的情况下,一台正常运行的四色印刷机完成套色及校色一般只需10分钟左右、100张纸左右,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一个经验欠缺的印刷初学者来说,只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就能够掌握利用CIP3油墨预置数据的放墨技巧,快速完成套色、校色等开机准备时间。CIP3油墨预置数据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缩短开机准备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相比于印刷操作人员凭经验预置墨量,CIP3油墨预置数据的精确度高,一台正常运行的四色印刷机能够在10分钟左右、100张纸以内快速完成印刷活件的套色及校色,更加适应短版活件印刷。

第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由于不需进行多次试印刷就可以达到印刷标准样的颜色效果,缩短了印刷操作人员在印刷过程中的的开机准备时间,印刷操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正常的印刷生产工作。这就通过提高有效工作时间,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表6 机器匹配后的扫描结果

第三,节能减排,绿色生产。使用CIP3油墨预置数据可以减少试印刷次数,相应的,也就减少了油墨、纸张和校版纸的使用,甚至可以不用校版纸,就连抹布、洗车水的用量也减少了,企业也做到了节能减排,积极响应了国家绿色生产的号召。

随着印刷业的转型发展,印刷厂对于流程化、数据化、标准化会越来越重视,CIP3油墨预置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

[1] 田东文.基于CIP3/CIP4标准的预放墨及控墨技术[J].广东印刷,2010(1):15-17.

[2] 赵伟立.印刷品质量检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 赵伟立.平版胶印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 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常用印刷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10.19619/j.issn.1007-1938.2017.03.008

猜你喜欢
样张预置印刷机
基于排队论的水下预置反舰导弹部署优化
超级印刷机
简析印刷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色彩管理在纸张数码打样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多级网络物资预置—前送模型及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研究
东江纵队《前进报》印刷机
混料设计在6061铝合金激光焊预置Al-Si-Ni粉末中的应用
印刷线条质量的主观评价和分析
小森机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