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核心课分层教学探索

2017-11-01 07:18马金福王建伟李颖霞邹忠利
山东化工 2017年18期
关键词:公平分层民族

马金福,王建伟,李颖霞,邹忠利

(1.北方民族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2.北方民族大学 教务处宁夏 银川 750021;3.北方民族大学 发展规划处 宁夏 银川 750021)

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核心课分层教学探索

马金福1,王建伟2,李颖霞3,邹忠利1

(1.北方民族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2.北方民族大学 教务处宁夏 银川 750021;3.北方民族大学 发展规划处 宁夏 银川 750021)

针对民族高等学校生源非智力性差异的复杂性,在工科专业核心课中实施提出并实施分层教学。通过对分层教学各环节的设计与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学习能力,延伸了教育公平新的含义-使每个受教育者在自我基础上获得提升和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

分层教学;工科;教育公平

随着高等教育由所谓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迅速转变,高校生源的差异化愈加明显,对于民族院校尤为突出。民族院校生源最主要的差异化表现在各民族地区文化背景、语言背景、思维模式的差异,这对民族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就拿工科来说,大学所学的科学、技术长期以来主要是以主流语言进行传播的,而对于民族地区学生来说,其原有语言系统在科学技术体系中与主流语言对接相对困难,再加上长期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差异,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理解科学技术知识过程中存在滞后甚至存在理解偏差,从而导致其学习困难。民族院校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和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任,如何对高质量完成这一使命是摆在民族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2014年9月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办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方针,这对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各民族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所谓教育公平,在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协助其成员国制定教育政策等目的而准备的文件中,教育公平的定义为:"教育公平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公正(fairness),就是要保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第二个含义是覆盖( inclusion ),就是要保证所有的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笔者认为,这两个含义更加侧重于对教育对象差异化的认同、条件保障及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性。然而,在大众化教育的新常态下,教育资源的公平性正加速实现,教育公平新的体现应当是教育的目标性,即让每个人能在公平的教育资源中都能得到相对于自己原有基础的提升,如同朱熹所谓"各施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一是要尊重差异,做到 "因材施教";二是要保证所有的人都能取得进步并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如果不充分考虑生源的差异性并施以差异化的教育,就与教育公平的原则背道而驰,而分层教学无疑是"因材施教"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当前,分层教学虽然已经从被认为存在歧视的障碍中走出。但长期以来,分层教学主要停留在中小学教育或职业教育[1-2],部分高校主要是在大学英语[3-5]、高等数学[6-8]、大学物理[9]等公共基础课中实施分层教学,却鲜见在工科的专业核心课中实施。北方民族大学在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原则中明确提出实施分层教学,旨在引导充分尊重差异,实施"因材施教"。鉴于此,我们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充分体现分层教学原则,对《电化学原理及应用》、《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三门专业核心课设计为分层教学模式并加以实施。这几门课程被设为两个层次,层次Ⅰ的教学对象是对专业学习具有研究倾向并能够顺利完成课程学习的学生,注重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层次Ⅱ的教学对象是具有技术应用倾向、包含绝大多数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基础性。这一做法符合上述教育公平所赋予的含义。

实施分层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对分层方案、实施过程、考核方式的科学合理设计是其取得成效的关键。

1 分层教学的实施

1.1 分层方案要做到深入引导和对学生的充分信任

在现有的分层教学案例中,诸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分层教学中,通常以学生入学成绩为依据划分层次。其做法相当于把成绩等同于智力,而忽略了其入学成绩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教育背景、文化背景、语言背景等。试想,在一个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环境下能够达到最好成绩的学生,其入学成绩可能会低于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下的中等或低等生,但是当其处于同一环境时,学习成绩还会保持原有差异吗?然而,这种简单而"粗暴"的做法往往被视同为“公平”,其操作方便。

我们在《电化学原理及应用》课程分层教学的分层中,首先做到充分引导和信任,即对分层的目的,所要达到的效果做了充分的说明,并引导学生对其自我学习状况、能力和职业需求做充分的考量而进行自我选择层次,而不是依据其某些课程的成绩。结果表明,学生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偏好现象。令人吃惊的是,在82位学生的选择结果是层次Ⅰ和层次Ⅱ的人数分别为42和40,且新疆籍、西藏籍等少数民族地区生源均选择层次Ⅱ,这与我们的预判和期望完全吻合。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分层方案、实施过程、考核方式做了详细论证。

1.2 摸清学生的基本状况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条件

如前所述,民族院校生源的复杂性和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迫使我们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学生的心理状况、文化背景、交流能力、学习目标等主动因素,做到知彼而有的放矢。因此,对层次Ⅱ的教学过程中,开课之前,做好心理疏导使部分学生客观地认识到现存的差异性是一些非智力因素导致的,从而重塑其信心并打开交流之门是至关重要的。再通过对学生历史、现状到期望的调查充分了解学生,为后续的施教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对较低层次的教学要加强过程评价

对层次Ⅱ的施教过程来说,在采用不同与层次Ⅰ的终结性评价(考试)的基础上,加强过程评价的成绩比例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过程评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习困难学生建立信心、激发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目标。对此,我们对层次Ⅱ的成绩比例较层次Ⅰ平时成绩的比例为30%改为过程性评价成绩占40%,并对课程内容和课堂环节进行全方位设计以期达到良好效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掌握自己过程性评价的得分情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自行记录过程性评价记录表(表1),任课教师在每次设计相应评价环节时现场给出分数,学生自行记录,学期末教师对记录表进行审核并给出成绩,然后向全班同学公布。

表1 学生学习状况过程性评价自我记录表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自我记录表评价:70分 出勤:10分 作业:20分

次数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自己回答得分自己提出的问题老师或同学的解答得分讲课内容(点评他人讲课)得分

说明:被动回答问题每次按回答质量为3~6分,主动回答问题每次按回答质量为7~10分;自己提出问题每次按质量为10~20分;讲课每次按质量为15~25分。记录表中的分数高于70分的按70分计

学业成绩=过程性评价总分×40%+卷面成绩×60%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状态,提前准备、争抢回答问题、主动提问题、主动点评、主动讲课等成了常态,教师只负责课程问题的引导、设问等环节。其结果显示,以往课程中表现不佳的学生,特别是新疆籍、西藏籍的学生过程性评价成绩甚至达到满分的2倍,在对过程性评价的效果调查(匿名)中发现(图1和图2),结果令人非常满意,且在学业综合考核中一次通过率达90%以上。

图1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统计柱状图

图2 过程性评价课堂记录统计图

2 分层教学实施的注意点

2.1 采用动态方式

在所制定的分层教学实施方案中,对分层学生采取动态机制,即从开课到教学中期允许学生依据自身学习状况在层次Ⅰ和层次Ⅱ间调整。在此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5名同学进行了调整,各层次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学生数量。

2.2 做到关注学生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此,关注学生的发展应当是教育的核心,而漠视是教育失败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育者,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状况和期望并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受老师的关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升自己的存在感、自我价值的体现欲,从而激励自我进步。

3 小结

总之,在分层引导、充分了解和信任学生、加强过程评价、合理施教等诸多措施的应用下,分层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当然,通过对分层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期得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规律、深化教育公平是我们今后努力的重要目标。

[1] 杨心灵.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方式的几点研究[J].学周刊, 2016 (18) :90-91.

[2] 郑田甜.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文学教育(下), 2016 (5) :88.

[3] 孙雪峰.大学英语教学分层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5 (1) :92-94.

[4] 黄超英. 大学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电子版 , 2016 (6X).

[5] 罗 谚. 应用型英语专业分级教学现实问题与解决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 , 2016 (19) :218-220.

[6] 叶 林,邓筱红.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尝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 , 29 (1) :52-53.

[7] 焦莉萍. 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 (6X) :166-167.

[8] 张鹏飞. 高校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学周刊, 2016 , 14 (14) :100-101.

[9] 陶 薇,谢柏林. 大学物理课程分类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24) :144-145.

2017-07-10

宁夏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No.NXJG2017050)资助

马金福,宁夏人,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

G642

A

1008-021X(2017)18-0164-02

(本文文献格式马金福,王建伟,李颖霞.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核心课分层教学探索[J].山东化工,2017,46(18):164-165.)

猜你喜欢
公平分层民族
公平对抗
我们的民族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多元民族
有趣的分层
公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