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11-02 03:25王伟张梦云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有效率

●王伟 张梦云

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伟 张梦云

目的:对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计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为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本次实验研究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取得了98%的总有效率,对照组经治疗后取得了80%的总有效率,在总有效率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治疗组患者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积分方面的指标差异与护理SDS与SAS两方面的指标差异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提供中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临床疗效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由因颈部椎间盘髓核水分减少、椎间盘变性、肥大、增生或退变,导致椎间盘膨、突出引起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压或刺激所致,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及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的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且这些表现尤以急性期为明显。该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等方面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本次实验研究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计100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治疗,探究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100例患者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包含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8例,年龄最大72岁,年龄最小19岁,平均年龄36.9±1.5岁;观察组患者中包含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年龄最大78岁,年龄最小21岁,平均年龄35.7±1.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两方面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西医治疗,采用静脉滴注浓度为20%的甘露醇250ml药物,连续治疗10日,每日1次。同时为患者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溶于浓度为10%的250ml葡萄糖注射混合液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与改善,适当减地塞米松药物的使用量。

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中医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包含中药内服与针灸治疗两部分。在中药内服方面,临床以滋补肝肾,调气活血为原则。称取甘草6g,威灵仙10g,土鳖虫10g,三七10g,络石藤15g,石楠藤15g,怀牛膝15g,半枫荷15g,延胡索15g,丹参15g,葛根30g,杜仲30g,添水煎服,一日一次。在针灸治疗方面,以患者静阿穴、大椎穴、颈夹脊穴与风池穴为主穴。对于上肢麻木患者,可以添加肩髃穴与曲池穴。对于颈肩疼痛患者,可以添加肩髃穴与天宗穴。对于拇指麻木、疼痛患者,可以添加外关穴与合谷穴。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中统计学分析所采用的分析软件为SPSS14.0版本,在计量资料方面,(±s)代表标准差,±代表平均值,以t检验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以(%)对比例数值进行表示,当P<0.05时,代表各项指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具有充分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

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指标方面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根型颈椎病积分情况

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50例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根型颈椎病客观计分17.42±2.25分,主观积分22.50±5.36,总积分39.90±5.82分;

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50例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根型颈椎病客观计分18.52±2.65分,主观积分26.50±5.42分,总积分42.92±5.78分。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积分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50例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评分58.56±8.87分,SDS评分60.01±7.81分,护理干预后SAS评分43.97±5.06分,SDS评分47.16±2.31分;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50例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评分57.99±8.06分,SDS评分59.26±7.72分,护理干预后SAS评分51.10±4.98分,SDS评分56.39±2.63分。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护理SDS与SAS两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传统祖国中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指的是由于内伤肝肾而造成的气血不畅状态。现代西医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患者颈椎软组织产生退行性病变,对颈椎的生理弯曲造成影响,出现椎间盘轻度脱落、膨出或突出引起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压或刺激,在椎间盘突出与骨质增生的影响下引发无菌性炎症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患者在长期伏案工作的情况下,腰椎与颈椎会受到长时间的压迫,随着人们工作方式的不为变化,该疾病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以往所采用的西药治疗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中医治疗(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是该疾病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临床治疗多以滋补肝肾,调气活血中药内服。因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肾同源,肝肾精血充盈,则筋骨强劲有力,关节运动灵活;气血运行通畅,则诸筋、脉、肉、骨、髓得已濡养,水肿、瘀血等病例产物得以消散,则疾病可痊愈。临床与针灸联合方法,可疏通颈椎经脉,起到改善神经根水肿症状、促进血液循环,抑制炎性反应,解除水肿、压迫及局部炎症等疗效,临床效果显著。

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提供中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莒南县人民医院)

[1]许阳.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11):1347-1349.

[2]董以海.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8):140-141.

[3]沈向东.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1):24.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有效率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蒙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