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结合”在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17-11-04 23:11韩延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体教结合

韩延柏

摘 要 我国“举国体制”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有缺陷,阻碍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体教结合” 是体育与教育的结合,竞技体育与中小学教育及高等教育的结合,国家竞技体育的改革要走竞教结合之路。“体教结合”在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表现在:(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并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2)培养高文化素质、高竞技水平运动员,高文化素质与高竞技水平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3)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的体质水平;(4)有利于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拓宽选材的范围。

关键词 体教结合 举国体制 体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从1984年重返奥运会并在洛杉矶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之后,由于举国体制的巨大优势,竞技体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取得32块金牌、金牌和奖牌排名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竞技体育的强国。竞技体育的突飞猛进,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摆脱了“东亚病夫”形象,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然而,国民在欣喜之后,深感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代价的沉重负担。竞技体育运动学校为国家队输送高水平运动员的同时,一大批人不能参加国际和国内的竞技体育比赛,由于常年训练而荒废了学业,文化素质、学历和道德水平都比较低,他们退役后的生存和就业现实极其严峻。即使是奥运会冠军,一些人退役后的生活也是非常窘迫,如前国际马拉松冠军艾冬梅,退役后摆地摊谋生;女世界冠军在桑拿城当搓背工等。2011年曾经的体操冠军张尚武在因盗窃被刑满释放后在王府井附近的地下通道内卖艺乞讨震惊了体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成绩与现实的矛盾说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有缺陷,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以牺牲大多数人全面发展为代价,这样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阻碍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体教结合”,培育高水平后备人才体系,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 “体教结合”是指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包括竞技体育与中小学教育及高等教育的结合。通常“体教结合”是指从事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的专业运动员如何与学习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我国从1987年起,“体教结合” 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开始階段,至200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外联和组团任务由国家体育总局移交给教育部,使得推行近20年的体教结合有了一个支撑点,此后高校成为中国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一支有生力量。

国家竞技体育的改革要走竞教结合之路,即青少年业余训练要归于教育,优秀运动队要逐步向院校化过度。“体教结合”在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体教结合”才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使高水平运动员同时具备应有的文化知识和学历,在短暂的运动生涯结束后,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能够继续为会做贡献。“体教结合”能够建立一套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改变传统培养模式所衍生的淘汰率过高、文化教育缺失、再就业困难等弊端。

第二,“体教结合”是培养高文化素质、高竞技水平运动员的有效措施,高文化素质与高竞技水平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体教结合”要求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要接受文化教育,运动训练与文化课的教育同等重要。随着体育科学的不断发展,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所从事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训练的规律,深刻理解并对运动训练中生理、心理变化进行自我监控,使运动水平发挥到最大程度达到最佳状态,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此外,竞技比赛成绩的提高更加依赖运动科学技术。国外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类竞技水平已经逼近生理极限,到2027年一般运动项目的世界纪录将达到人体极限,2060年后再创造世界纪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英国《焦点》2012年8月号发表文章,以100米短跑、自由泳、马拉松、标枪和跳远为例,分析了各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的要求、人类在该项目的极限成绩,指出马拉松可能通过现代科技通过提高精神力量使运动成绩突破2小时的大关。

第三,“体教结合”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促进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完全人格,首为体育。”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重视体育工作,从事体育工作也必须重视教育工作。实践证明,离开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将走向歧途,实施体教结合,整合两方面的优势,才能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和高素质的后备人才,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第四,“体教结合” 有利于运动员的选材,实现在全国青少年中早期发现具有专项运动天赋的人才。中、小学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摇篮,大学是培养优秀竞技人才的基地。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展露出运动天赋,并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兴趣培养和早期训练,能够拓宽竞技体育人才的科学选材范围。

总之,竞技体育必须归入大教育之中,成为教育大系统之中的人体健康及运动技能的子教育系统,“体教结合”是保证运动员在思想品德、学术水平和竞技水平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竞技体育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教结合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体教结合”发展模式分析
“体教结合”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必要性
体教结合视野下鞍山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体教结合“一条龙式服务”模式探索
我国“体教结合”培养高层次竞技体育人才管窥
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