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淡泊生活规律
——记百岁国画大师王康乐

2017-11-07 09:41文并图片提供张光茫
长寿 2017年9期
关键词:康乐王老黄宾虹

文并图片提供/张光茫

处世淡泊生活规律
——记百岁国画大师王康乐

文并图片提供/张光茫

著名的山水画大师王康乐先生,生于1907年,是继朱屺瞻、刘海粟之后的中国画坛百岁老人之一。在8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王老融会各家,逐渐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山水画风格,被世人誉为“国画中的油画”。在保持身心健康长寿方面,他的养生秘籍,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王老曾师从国画大师黄宾虹、张大千等学习国画,70岁时,他临摹的黄宾虹山水画已可乱真,但他本着“不继承无从创作,不创作无以自存”的精神,把黄宾虹的厚重和张大千的绚丽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浓墨重彩的风格,在画坛中独树一帜。即便如此,王老仍然说:“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去追求新的境界,才能有所作为。如果因为年事已高,整天无所事事,那么还谈得上什么追求,衰老自然也找上门来了。”

“千金难买老来瘦”,王老不胖不瘦,精神矍铄,目明气清,腿脚灵便,白天可站着作画几小时,晚上9时按时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人过着恬淡而有规律的日子。他认为思想活跃、生活充实是他得以长寿的一大原因。他常说:“人生只有三天的时间,即昨天、今天和明天。过去的已成陈迹,未来的多属奢望,只有今天的所作所为,才有现实意义。承继昨天,把握今天,开拓明天,生命对我永远充满活力。”

王老处世淡泊,为人随和宽厚,但有一条不成文的家规:子女要他的画,对不起,给钱。他认为懂得尊重别人劳动的人才会珍惜自己的劳动。可在新世纪初,王老将他130幅精品以及一生积累的碑帖画册、名家书画,全部捐赠给了家乡的“王康乐艺术馆”,传为佳话。

王老常说,长期绘画是他长寿的原因之一。他认为,绘画好比打太极拳,在整个绘画过程中,不仅要运气,还要运力,要把手上、笔上和眼睛的功夫都用在纸上,用心情、用意志来作画,达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样,血脉也会自然畅通。他在90多岁时,还登山涉水外出写生,甚至远赴美国举办画展。老人认为,这不仅是体能上的锻炼,而且还是一种愉快的旅行。

王老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沾酒,遇事不生气,很少出外应酬。他的饮食习惯很简单:早上6点钟起床,一杯牛奶、两片面包加白脱(黄油),就是早餐;中午、晚上仍然吃面包。吃菜不挑剔,除了辣椒,什么菜都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合理搭配,才能充分补充人体气血,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王老的夫人黄茂兰和王老是同年同月出生,王老和他夫人的高寿,也离不开他们的互敬互爱。曾有人戏言:王老的长寿,有一半得益于他的夫人;而他夫人的长寿,也有一半得益于王老,可谓相辅相成。此话传到王老耳里,老人颔首笑道:此言并非虚矣。

猜你喜欢
康乐王老黄宾虹
黄宾虹《致昂青信札》
康乐年华15周年 感恩有您一路同行
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对财务弹性政策选择的影响
粉彩瓷板|祝壽圖 王锡良·陆如合作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我与王锡良的那些故事
康乐桥
灿然一灯——再读黄宾虹笔记一则
河北康乐美辣椒制品有限公司
与民谣诗词相伴的九旬老人
浅析黄宾虹入蜀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