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一则

2017-11-07 09:41
长寿 2017年9期
关键词:悖论过度牛奶

通信一则

怎样看待养生保健中的悖论

上海市读者王兆辉: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养生保健的热潮,许多报刊、电视、广播都开辟有养生栏目,养生保健的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国人中流传。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遗憾地看到,在这些养生保健的知识中,有许多说法是不统一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这让人们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我今天就举几个例子:例如,有人说牛奶是营养最全面的食物,并且还以日本为例,说一杯奶强壮了一个民族;而又有人说牛奶是给牛喝的,人常喝会得白内障,而且喝多了会致癌。又如,有人说老年人理想体重应该在标准体重系数的下限,“有钱难买老来瘦”嘛;又有人说老年人理想体重应该在标准体重系数上限,略胖一点儿抗病能力强。最典型的莫过于有人提倡加强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嘛;而又有人说运动会加快关节磨损,因此应该少运动、练静功……很多。这里也不知道谁说得对,到底听谁的好。贵刊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编者: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悖论呢?我们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这是由事物的复杂性引发的。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性质都不是单一的,就拿咖啡来说,它就是一把“双刃剑”,有益也有害。有时饭后喝一杯,真是胃肠舒畅、头脑清醒;它还有治疗头痛的作用。然而,它还会引发心律失常,造成心脏期前收缩(早搏),这在临床上已被证实。也有专家研究发现,它还会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其次,人们知识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养生出现悖论。受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我们对于知识的掌握还远远达不到对所有疑惑都能破解的程度,有许多事物我们还不完全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例如,老年人理想体重应该在标准体重指数的上限还是下限,目前也没有一个权威说法,这说明人们对此还没研究很透,对人体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一个小小的体重指数尚且如此,那其他许多的事物就更不能说是洞若观火了。再次,我们也不排除个体差异这一点。就拿体育运动对健康是好是坏这一点来说,之所以出现悖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体差异。有的人通过运动获得了健康,身体轻盈、代谢正常、思维敏捷,他自然就会提倡和拥护运动;而有的人运动后却损害了健康(例如膝关节炎患者爬山、冠心病患者跑马拉松等),他自然就不赞成运动。最后,养生出现悖论跟“度”有关。中医的精髓就是这个“度”字,强调什么都不要过度,过度就会走向反面。例如对于愤怒,适当宣泄一下是可以的,像大哭一场或找人倾诉等,都是可以的;但如果宣泄过度,砸东西、使用家庭暴力等,就会走向反面,产生恶果。所以,养生的悖论来源之一,就是对“度”掌握得不好,什么事一过度,当然就会出现与原意完全相反的结果。

猜你喜欢
悖论过度牛奶
视神经炎的悖论
送牛奶
海岛悖论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炫彩牛奶画
树上也能挤出“牛奶”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帽子悖论”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神奇的牛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