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示范:党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核心价值

2017-11-08 12:05孙凯
中文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示范激励党建

孙凯

摘 要: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的困境。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领导和统筹创新创业教育的依靠力量。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和理论创新蕴涵党建的激励价值,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党建的示范价值。

关键词:党建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激励 示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9-0-02

全面落实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是新形势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务实举措,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做好大学生“双创”教育工作,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现状考察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大学生“双创”教育工作方兴未艾。“双创”教育资金、场地等硬件设施丰沛、充裕,众创空间、创客咖啡、JOB训练营等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KAB、SYB、IYB等一系列“双创”课程拓展了大学生的理论视野,诸如“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賽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一切都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而客观地看到,“双创”教育与党和国家的期望、大学生的发展诉求相比,仍存在相当的差距,面临若干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层面的困境和瓶颈亟需破解。首先,就业观念相对滞后。中国封建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官本位”、“铁饭碗”等陈旧思想在一部分大学生心中根深蒂固,他们在就业择业时表现出求稳怕变、保守依赖等特征。不可否认的是,创业成功率较低,创业进程中思想压力大,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望而却步。近年来,大学生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趋之若鹜,竞争达致白热化,这种现象便是上述陈旧的就业观念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反映和折射。其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陈旧,师资力量匮乏。就目前的“双创”教育开展情况而言,兼具创业实践经历和专业理论基础的师资储备差强人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动态需求。因此,担当创业课程的教师基本上只能基于对教学大纲的直观理解进行讲授,囿于自身实践经验的局限,不敢越雷池半步,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有实战背景的创业经验和学术前沿资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这就导致“双创”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因袭了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本应在社会实践中反复试错、深刻体会的创业价值成为一道道被赋予具体程式和标准答案的考试题目。“双创”教育不免落入“知识化”传授的传统窠臼。

要克服上述困境,“双创”教育亟需积极向上的价值激励、组织平台的内涵建设以及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实践也证明,“双创”教育是一项由多元要素共同参与、相互支撑的系统工程,每一个指标的弱化都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客观上需要一个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强有力的组织来领导和统筹大学生“双创”教育。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引领者,是教育、监督、管理和服务学生党员的基本单位,在各项教育教学事务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长期的党建工作中,高校基层党组织继承了党的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优良传统,积淀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组织文化,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氛围。上述诸多传统和优势决定了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够并且应当承担领导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历史重任。高校党委、院系二级党总支以及各学生党支部要勇立潮头,主动作为,绝不能置身事外,漠然处之,要旗帜鲜明、当仁不让地做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积极参与者、精神激励者和价值引领者。

二、党建在大学生“双创”教育中的激励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中指出:“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1]诚然,“人”在大学生“双创”教育中居于基本要素的地位。新时代的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获取资讯的渠道多元化,表现出一定的批判精神和质疑意识,但涉世未深,社会阅历和管理经验较为匮乏,对创业成功的期望值高,而对失败挫折的心理耐受力低,容易受到“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偏见的不良影响。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双创”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处于创业预备阶段的大学生必须直面的一堂“人生必修课”。

所谓“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逐渐历练、积淀而成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财富伦理、精神风貌的统一体,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失败挫折永不言弃的昂扬斗志、“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于民”的财富伦理、宽容失败、同舟共济的团队意识等都是创业精神的科学内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是“双创”教育“形而上”的核心价值。从“双创”教育的初衷和动机来看,创造物质财富不应成为主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价值追求。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培养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是“双创”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以及在实践基础上伟大的理论创新蕴涵着丰富而深邃的创业精神教育资源。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驱除敌寇,推翻暴政,赢得了民族独立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部党史本身就是一部气势磅礴、摧人奋进的创业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不怕牺牲、忘我奉献的意志品质的真实写照,是中华民族艰苦创业精神的生动诠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历史借鉴和价值典范。endprint

三、党建在大学生“双创”教育中的示范价值

通过走访若干高校的众创空间,我们发现,落户众创空间的创业团队、创业项目之间横向的交流沟通甚少,许多关键的行业资讯不能做到实时共享,组织文化呈现“一盤散沙”、自在疏离的状态。相当一部分创业项目在其骨干成员大学毕业之际或中途搁浅,或难以为继,甚至无疾而终,由此所引发的创新创业资源闲置和浪费不容忽视。缺乏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艰苦奋斗、凝心聚力的组织文化是导致“双创”项目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共教育部党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教党[2017]8号)旗帜鲜明地强调:“探索学生党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资讯获取渠道相对单一狭窄、专业理论指导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现实困难,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将党建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双创”人才培养的制度优势,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健全完善“双创”教育培养体系,邀请企业家、投资人、优秀创业校友、“双创”理论名师走进大学校园,为大学生带来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讲座,并聘请上述社会精英担任“双创”教育导师,为切实提高“双创”教育质量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毛主席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2]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当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他们在同学中拥有较高的威信,理论基础扎实,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突出。充分依靠学生党员开展“双创”教育,易于形成见贤思齐、超学赶帮的学习氛围,是提升“双创”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有鉴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认为,在有条件的众创空间或创业项目设置“活动党支部”,是一项以党建带动“双创”教育、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彰显党组织宗旨意识的有益尝试和创新举措。所谓“活动党支部”,是指高校党委、院系二级党总支委派党性原则强、有创业经历的、具有扎实相关专业基础的学生党员进驻并无党组织常规建制的众创空间或创业项目,成立工作机制灵活的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尊重创造、团结协作、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创业团队进行引导和管理,促进创业项目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

“双创”教育和党建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一方面,党建为“双创”教育提供精神激励和榜样示范,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党建的德育内涵在大学生“双创”教育中的价值延伸;另一方面,党建工作始终贯穿于大学生“双创”教育全过程,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必然要求。“双创”教育对提升党建质量而言具有深刻的“反哺”意义。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获得来自党组织的激励、支持与关怀,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收获宝贵的人生阅历,实现心灵的健康成长,势必增进大学生对党组织的认同与敬畏,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基于党建与“双创”教育之间关系的理性认识,我们认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双创”教育教师要不断深化学生党建领导“双创”教育、培育创业精神的支部建制、动员机制和实践路径研究,并以此为参照和借鉴,凝炼并揭示党建与素质教育良性互动、深度结合的科学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J].中发[2015]8号.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3]马克斯,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endprint

猜你喜欢
示范激励党建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