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县养生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11-10 10:16杨晶姚恒喆
对外经贸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产业经济延寿

杨晶++姚恒喆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养生旅游已经成为潮流趋势。哈尔滨延寿县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养生旅游独天独厚的优势,包括环境优势、独具特色的“寿”文化和政策扶持优势。但延寿县发展养生旅游过程中还存在受交通局限;养生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知名度低,网络信息不完善;缺少具有养生旅游知识的专业人才;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强旅游专线建设,突破交通局限性,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培养及引进一批具有养生知识的专业旅游人才,完善养生旅游配套硬件设施等。

[关键词]产业经济;延寿;养生旅游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10-0089-02

[作者简介]杨晶(1978-),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旅游烹饪学院团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姚恒喆,女,汉族,本科生。

[基金项目]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指导(项目编号:201610240127);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6JYB02)。

现代意义的“养生”是指根据人的生命过程中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养生旅游是集养生资源与旅游活动交叉渗透,能满足人们对身心健康全方位需求的一种新型业态,正开始受到广泛关注。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亚健康现象的日渐普遍以及全球整体健康理念的变革,健康养生需求已成为继温饱需求之后的又一市场主流趋势和时代发展热点。

一、延寿县发展养生旅游的优势

延寿县隶属于哈尔滨市,拥有长寿山与穿城而过的蚂蜒河,其名延寿二字取自“延年益寿”。2010年,延寿县以“绿色家园、养生延寿”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中国延寿首届养生文化旅游节”。对于风景优美的延寿县来说,发挥先天的自然环境优势发展养生旅游,无疑是绝佳的选择。

(一)环境优势

延寿县是我国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的延续性,经过多年的努力,延寿县森林覆盖率达46.7%。同时,当地政府对高污染企业进驻零准入,经过持续多年的河套治理,延寿县的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二)拥有独具特色的“寿”文化

延寿县有着独具特色的“寿”文化。民间流传着乌吉赫水养育金兀术、长寿山福佑帝王、金帝长寿山觅寿材等传说。延寿人长期形成了以“德、习、健、食、笑”为主要内容的养生理念。在国家AAA级景区——长寿湖风景区还可以看到一块巨石,上面原版翻刻了乾隆皇帝御笔的“寿”字,使得延壽县“寿”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延寿县不仅拥有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长寿湖风景区、蚂蜒河国家湿地公园等高质量景区,还有延寿的米、麻、药、果、酱、豆粉、煎饼等天然绿色产品。

(三)政策扶持优势

2016年延寿县委提出,未来五年,全县将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定实施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城乡建设和民生福祉的“五大升级”发展战略,打造中国长寿之乡,把发展养生旅游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延寿县发展养生旅游存在的问题

延寿县养生旅游起步比较晚,且发展速度较慢,经济效益不显著。大多数游客表示并不知道延寿县“寿”文化的存在,没有成为旅游热点地区,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产品。

(一)交通局限

延寿县距离哈尔滨市区177公里,交通途径主要为三种:一是从哈尔滨市区乘火车到尚志市,然后乘客车到延寿县;二是从哈尔滨市区坐直达的长途汽车到延寿县,需要2.5—3小时;三是采取自驾的形式。由于两地没有直通的铁路,只能靠一些省级公路,路况不佳且耗时较长。

(二)养生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延寿县养生旅游起步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仅仅局限于长寿山养生旅游的森林资源和蚂蜒河生态公园的湿地资源,无法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人们对养生旅游的需求。在延寿县养生旅游发展项目中,大多以徒步、参观、游玩等低档次体验式旅游为主,还未将延寿县的养生旅游资源有效整合起来,缺少以养生旅游为主题的专项旅游线路,没有达到边旅游边养生的最终目的。

(三)知名度低,网络信息不完善

据调研显示,大多数人不知道延寿县,了解养生旅游的更是少之又少。各大旅行社和旅游网站也没有把延寿县养生旅游作为热门旅游线路的一部分。同时互联网上关于延寿县养生旅游的信息极少,只有关于长寿湖与蚂蜒河湿地公园的简单介绍,非著名景点以及人文介绍寥寥无几。各个景点的门票在主流的网站上难以找到预定方式,也找不到当地的旅游攻略,人们难以了解到当地养生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无法制定出行计划,大大降低了延寿县对游客的吸引力。

(四)缺少具有养生旅游知识的专业人才

养生旅游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旅游形式,对服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很高。从业者在原本的旅游服务技能基础上,还要掌握保健知识和技能。缺乏养生保健知识技能的服务人员会直接降低养生旅游的层次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制约了延寿县养生旅游的发展。

(五)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

通过对延寿县实地调研发现,养生旅游的配套设施还处于初期发展建设阶段,缺少与养生旅游相配套的餐饮和住宿等设施。在餐饮方面,没有突出延寿县当地的特色天然绿色食品;住宿方面,缺少高档酒店,缺少养生保健的休息场所;购物方面,延寿县没有特色商品、纪念品的直营场所和相关企业,无法将当地延寿药、延寿果等特色产品推销给游客。在延寿县养生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配套硬件设施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开发与建设。

三、促进延寿县养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旅游专线建设,突破交通局限性

哈尔滨市是全国旅游的热点地区,延寿县作为哈尔滨市的县级贫困单位,有着“寿”文化的养生旅游特色名牌,拥有与哈尔滨市“冰城夏都”差别化旅游特色,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凝聚起来,构建更具竞争力的旅游网络,可以加快延寿县旅游发展速度,加快脱贫致富的脚步。如开通哈尔滨市—延寿的旅游专线,开通延寿县—尚志市的旅游专线。延寿县的旅游企业应该与哈尔滨市区的热门旅行社加强合作,推出延寿县一日游、两日游等旅游产品。endprint

(二)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品结构

游客们选择养生旅游无疑是为了在旅游的过程中达到养生效果。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延寿县的养生旅游企业应针对细分市场开发养生旅游产品。如针对青年人,可以推出森林养生产品,以徒步运动的养生形式为主;针对中年人推出日光养生类、生理美容养生类、美食养生类产品;针对老年人推出季节养生类和居住养生类的产品。将各类产品细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养生产品结构。

(三)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延寿县养生旅游的知名度低,网络信息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延寿县养生旅游的发展,因此提升延寿养生旅游的知名度迫在眉睫。应利用媒体、网络宣传推介“延寿养生文化节”、延寿旅游产品,拍摄延寿旅游宣传片,印制延寿县养生旅游宣传手册等。

(四)培养及引进一批具有养生知识的专业旅游人才

养生旅游的服务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知识才能使游客拥有更好的旅游体验。这就需要当地旅游等相关企业培养和招收一批拥有丰富养生保健知识以及旅游知识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养生度假、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等部门配备具有专业养生保健知识专家,此外延寿县还应让具有创新思维并热爱旅游的高素质人才来开发延寿县养生旅游产品市场。

(五)完善养生旅游配套硬件设施

应大力完善养生旅游硬件设施建设。大型餐厅、高档次酒店和购物场所是满足来旅游市场的必备条件,如在餐饮方面突出延寿县绿色生态的特色,加强“农家乐”、“生态园”的建设。住宿方面,提高酒店住宿档次,可以在游客休息和居住的地方投入养生保健设施,设立养生保健部门,使游客体验按摩和SPA等服务。在购物方面,各旅行企业可在延寿县设立以“寿”文化为主的养生绿色产品直营店,出售当地的绿色生态食品、用品和养生旅游纪念商品。

延寿县应以“寿文化”为特色主题,从“吃、住、行、游、购、玩”多方面发展,有重点、多渠道地运用多种营销手段推广“寿”文化养生品牌。逐步使延寿县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养生、健身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金霞,罗安宁.生态养生旅游核心竞争力初探——以靈龙峡(湖北远安)生态养生旅游景区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65-66.

[2]吴利,陈路,易丹.论养生旅游的概念内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7-8.

[3]杨光,林峰.生态养生旅游开发[N].中国旅游报,2006-06-23.

[4]吴登梅.旅游也可养生[J].粮食问题研究,2006(1):54.

[5]张跃西.养生旅游的概念及幵发[J].中国旅游报,2010(10).

(责任编辑:张彤彤蓝亮)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经济延寿
装备延寿整修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研究
破局大型游乐设施延寿困境的探讨
美修订核电机组二次延寿审批程序四台机组受影响
身残承载情无限——记延寿镇永安村会计、村医景玉珠同志
广西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浅谈我国电信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产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新进程
土地资源与产业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
产业经济发展分散化和均衡化研究
山东蔬菜产业经济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