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7-11-10 19:25张宋辉邱丹红苏明
对外经贸 2017年10期
关键词:融资租赁船舶

张宋辉++邱丹红++苏明

[摘要]近年来,广州港口物流业、造船业、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具有发展船舶融资租赁的区位、贸易、港口等优势。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背景下,广州船舶融资租赁业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针对广州船舶融资租赁业模式单一、专业和政策支持程度低以及法律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在融资模式、引进专业人才、行业一体化、法律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航运中心;船舶;融资租赁

[中图分类号]F5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10-0128-03

[作者简介]张宋辉(1994-),女,汉族,广东梅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邱丹红(1994-),女,汉族,广东梅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苏明(1983-),男,汉族,湖南永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基金项目]2016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广州船舶融资租赁风险与防范研究——基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背景“(项目编号:201612620030);2016年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青年创新人才项目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广东港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6WQNCX201);201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科研课题项目 “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临港产业融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003C);201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科研课题项目(项目编号:17-011B)阶段性成果。

一、广州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优势

(一)经济贸易优势

珠三角是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最早的地区之一。在航运物流、创新金融、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总部经济等新领域拥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集聚区。广州南沙自贸区充分利用自贸区、经济新区优势,经济增速连续三年排名广州市第一,有力地推动了广州建设三大国际战略枢纽主要承载区、打造“三中心一体系”核心功能的建设步伐。随着广州市经贸的迅速发展,进出口业务不断增加,船舶需求随之增多,广州船舶融资租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港口优势

港口是航运业发展的基础,为船舶停靠提供条件,有助于船舶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港口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中山港、惠州港、佛山港以及肇庆港十个港口。同时,南沙自贸区为船舶融资租赁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全球20强集装箱班轮公司在广州开展业务,融资租赁公司也纷纷落户南沙。同时,珠三角的华南、番禺等船舶交易市场为船舶交易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支撑。

(三)造船基地优势

广州现有中船防务、中船黄埔、中船龙穴、新船重工、粤新海工等多家大型造船企业,其中龙穴造船基地是我国三大修造船基地之一,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现代修造船基地,主要生产超大型油轮、超大型矿砂船、大型散货船等民用船舶。造船基地为广州船舶制造、船舶交易、船舶融资租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造船规模的扩大,创造了船舶融资租赁需求。

二、广州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瓶颈分析

(一)融资租赁模式单一,内资企业力量薄弱

广州融资租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如德国KG模式、新加坡信托模式等完善模式,未充分利用广州针对航运业推出的政策,设计具有广州特色的结构性融资租赁模式。加之融资租赁模式较为单一,行业内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如有的融资租赁公司仅开展售后回租和直接租等业务。中国租赁联盟的数据显示,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中96%为外资企业,广东省融资租赁企业十强中,广州市有8家,但这8家均为外资企业或台港澳与境外合资企业。广州市船舶融资租赁业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二)行业一体化程度低,拉动行业力度不足

广州船舶融资租赁业一体化程度较低,多为中小型企业。加之船舶租赁本身的特殊性,多数租赁业务为“一次性合作”。承租方与融资租赁企业很难建立良好的信用度,承租人、出租人及造船方彼此缺乏信息共享,既加大了三方的运营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合作的机会。2016年广州船舶融资需求总量达6107.62亿元,其中船舶贷款需求额3299.89亿元,融资缺口较大。广州在推动船舶融资租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发展上力度仍需加强。

(三)租赁市场经验不足,专业人才供应不足

2006年,港澳台和中国内地合资的量通租赁有限公司在广州市天河区注册成立,这是广州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融资租赁企业。广州融资租赁企业前十强中,有九家在2011—2016年期间注册成立,从事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经验不足,很多企业还处在摸索阶段,且大多没有走“互联网+”的发展思路,建立公司網站来宣传、经营的公司寥寥无几。海运市场瞬息万变,船舶融资租赁行业急需精通保险、外语、贸易、航运、海商海市、国际法律公约与惯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此类人才显然不能满足需求。

(四)国内市场联动力弱,境内外市场互动少

截至2016年底,广州市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接近100家,其中广州越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属国内该行业前10强企业。由于广州船舶融资租赁企业没有在国外设立办事机构,寻求国内外合作频频受挫,外地企业进入广州的门槛又比较高,中外合资、外资企业屈指可数,导致国内外市场信息交流不畅通,资源共享程度低。广州市航商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因与国中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争夺一笔20亿的大单,而放弃了与上海崇和实业有限公司的合作,最后国中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获得该业务,广州市航商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五)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法律制度建设滞后

广州市政府在新成立注册公司、本地商户进驻、外商落户、购买新设备等方面的政策补贴力度不够。如对购买新设备的船舶租赁企业,承租方仅能按照补贴总额20%的比例进行补贴;对于外资船舶融资租赁企业,仅享有注册资本的10%补贴。对新进入企业的征税比例高达15%,其税率一直居高不下且采取从高适用税率的办法,导致企业税负过重。到2016年船舶融资租赁业登记制度建设仍滞后,据已落户企业反映,完成注册登记至少需要三天,非工作日不能办理,平均登记费用超上海自贸区。目前我国未有专门的船舶融资租赁交易相关法律,《海商法》与《合同法》中涉及船舶融资租赁的仅有两条,很多企业发展受阻。endprint

三、促进广州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拓宽融资租赁渠道,促进内资企业发展

首先,基于广州现有的产业基础及与港澳合作框架,可以积极开展离岸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建设融资租赁创新示范区,以得到境外资本支持。其次,广东省融资租赁协会和广州市政府可借鉴德国KG模式,探讨并制定南沙保港税区税收优惠政策,扩宽融资租赁渠道,打造广州特色模式。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可合资成立SPV项目公司,有效实现风险隔离。新船重工、广州港集團、广州越秀租赁公司和广发银行可以联合规模企业设立航运基金,联结造船厂、航运业以及金融业,打造“三赢”局面。广州越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和中交融资广州有限公司等大型融资租赁公司,可通过发行股票并在深交所上市,使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充分利用民间资本。

(二)创设融资租赁园区,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广州可在南沙区、黄埔区、越秀区三地利用已有的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建设船舶融资租赁园区。黄埔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历史悠久且汇集了大量的船舶企业;越秀区通过产业发展升级,不断壮大租赁业和工业,吸引了众多船舶融资租赁企业和船舶制造企业落户;南沙区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造船基地—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对建设船舶融资租赁园区有着先天区位优势。可由政府牵头、融资租赁企业自愿组成联盟,在船舶融资租赁园区内建立统一规范、适合行业发展的体系制度,通过统一的外汇管制、责任界限、法律约束和融资租赁资产推出机制,建立融资租赁资产公示和登记流转平台等查询系统,实现承租人、出租人及造船方在园区内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吸引金融保险等相关领域的优质公司进入园区,同时,将从事帆船、游艇融资租赁的企业一并纳入考量范围内。

(三)定期举办高峰论坛,培养引进专业人才

由广州市政府和广州融资租赁产业联盟牵头,举办船舶融资租赁专题高峰论坛,搭建业界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广州融资租赁公司、航运企业及造船厂商等代表,共同探讨解决广州的船舶融资租赁的实际问题。推进广州航海学院与中山大学等财经院校合作,开设航运金融类专业,并在南沙自贸区建立航运金融服务职业培训中心,培养航运金融高端人才。重视船舶融资租赁业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不断夯实专业知识基础。

(四)整合国内区域市场,充分利用离岸资源

加强与佛山、江门、惠州等国内船舶融资租赁需求地的合作,充分利用珠三角经济新区与港澳台的市场资源,加强广州自贸区与国内区域市场的联系,促进船舶融资租赁业共同发展。完善公共基础设施,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利用“3+1模式”和珠三角、港澳台的经济资源推动更多高端资源向广州市集中,吸引更多外资船舶融资企业入驻。以中外合作的形式走出国门,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汇聚国内外资源,运用船舶融资租赁方式带动广州船舶设备走向世界。

(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出台支持广州船舶融资租赁发展的财税优惠和相关补贴政策,建议广州船舶融资租赁企业采购本地配套产品给予购买价格的20%补助;广州本地企业税收退回40%给企业;外资企业税收优惠45%。给予进驻南沙自贸区的船舶融资租赁企业15%—20%的税收抵免减;更新2014年第56号《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规定出口退税比例提升为20%—40%,售后回租业务减半征收等税收优惠。优化登记制度,在2017年3月海事局正式将“广东南沙”设立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之后,应深度简化登记手续,在原先的登记费用基础上降低10%。在外汇登记方面,允许自由意愿结算汇率并给予8%的补贴等。广州海事局、广州港航局深化对海运政策的制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办法》相关规定完善船舶融资登记规定,在自贸区进行国际船舶登记不受投资人出资额的限制。同时广州船舶融资租赁协会与港口局加大对广州市南沙区中船远航船舶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的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杨素梅.关于广州南沙开展离岸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思考[J]. 港口经济,2014(4):25-28.

[2]焦宁泊,钟铭.英国税务租赁模式与德国KG模式的比较及发展我国船舶融资业务的建议[J]. 水运管理,2006(10):22-25.

[3]马蔚华.推进中国飞机船舶融资租赁发展提案[EB/OL].新浪财经, http://finance.sina.com.cn/g/20100303/21477494823.shtml.

[4]彭鹏.我国船舶融资租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外资,2013(16):268.

[5]任先博.南沙GDP争取同比增长13.6%[N].南方都市日报,2017-03-15.

[6]朱伟良.广州市出台融资租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J].南方日报,2016-01-04.

[7]杨颖.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对策建议[J]. 交通与港航,2015(5):53-56,68.

[8]曲连尉,付晓升.浅析航运业中的融资租赁[J].世界海运, 2005(1):43-44.

(责任编辑:郭丽春蓝亮)endprint

猜你喜欢
融资租赁船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船舶 扬帆奋起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税收政策研究
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与完善方式研究
浅谈船舶融资租赁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型船舶艉轴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