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在民办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1-10 12:59齐春微
对外经贸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移动终端微信公众平台民办高校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简单、易搭建的特征,对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上的功能进行设置:包括信息推送、自动回复、素材管理、用户管理、二维码订阅、统计分析等功能,并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对传统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发挥辅助作用。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民办高校;移动终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10-0155-02

[作者简介]齐春微(1979-),女,满族,吉林洮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基金项目]2016年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大数据背景下民办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JX2016D218);2017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信+微课学习平台构建研究——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课程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70939)。

一、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移动终端、各种软件的发展大大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有时间、精力和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微信等公众平台在大学生中得到充分推广。

民办高校的学生由于录取分数线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普遍低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上课看手机的现象,学校采取各种办法,包括上交手机等方式,效果均不佳。既然无法让学生离开手机,那么不妨换个角度,主动让学生拿起手机,让手机这种移动终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热情,加大学生课堂参与度,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使其成为学习的有效工具。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上的功能设置

微信公众平台(以下简称公众号)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服务号,另一种是订阅号,二者的区分是个人只能申请订阅号,而组织(如企业、媒体、公益组织等)两者都可以申请,订阅号是免费的,而服务号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对于高校教学来说,可以以教师的名义个人申请订阅号,待这种方式的教学取得一定教学效果和认可后,再以学校的名义申请服务号。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除了传统的消息推送、自动回复和二维码订阅外,还可以简单开发出用户管理、素材管理、作业批改及成绩统计功能。最近又新增加了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大致分为用户分析、图文分析、消息分析三类,配合微信及时、强大的信息交流功能,使得微信成为了高校辅助教学的工具。

(一)信息推送功能在教学上的应用

信息推送功能是微信公众平台最基本的功能,利用信息推送功能可以为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教学素材推送。在开学初定期推送参考教材、资料,课前需要预习的知识、准备的物品等信息;随着课程的进展不定期推送信息,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需引入下一节课前需要准备的知识及需完成的作业等。

(二)自动回复功能在教学上的应用

平台中的关键词检索和自动回复功能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相同问题,如果让教师一一去进行回复,无疑会大大增加教师的负担,而且浪费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提前设置好此门课程常见问题答案,学生利用关键词搜索就可以得到答案,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效率;第二种情况是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平台上的教学资源会越来越多,如果学生想浏览从前的知识点、资料,关键词检索会起到很大帮助。

(三)二维码订阅功能在教学上的应用

二维码订阅功能比较简单,当教师申请完订阅号以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该订阅号二维码,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平台,其他想进入这个平台学习的人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订阅号。

(四)用户管理功能

用户管理功能体现在教学上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学生,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教师可在开课前,针对学生就这门课程的认识、此门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以便对学生进行分层次、个性化教学,这个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是没有的。通过调查可将班级的学生大概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扎实、学习热情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第二类是基础知识薄弱、对学习兴致不高、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第三类就是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通常来说,班级中第一、二类的学生都只占少部分,第三类学生占比最大。对这三类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不同的管理,针对分层进行个性化教学,例如对第一类学生,可以提前推送知识点和加深知识点难度及课后作业的难度;对于第二类学生,降低难度,知识点的推送要更注重图文并茂,尤其是作业推送板块,应尽量安排简单的作业,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向下一阶段努力。

(五)素材管理功能

素材管理板块主要存放教师预先制作好的微课视频、课程PPT、电子讲稿等内容。微课视频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显得尤為重要,因为微课是声音、影像、文字的结合体,所以这种直观、生动的形式更能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素材管理板块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付出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大的精力,首先要求授课教师本身要非常清楚这门课程的知识点、纲要;其次教师要将知识点进行精准分解,利用微课软件制作微课视频。由于多数教师不了解微课制作技术,因此这个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是困难且费时的。

(六)作业批改及成绩统计功能

作业批改功能中,由于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此需要批改不同层次的作业,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电子作业,尤其是对一些主观题进行电子自动批改。同时可以利用微信实时传递信息的功能进行作业提交,并且可以设置学生作业互评选项,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热情。还可利用统计功能准确分析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让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给予准确的评估,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精准的依据。endprint

三、微信公众平台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作用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课堂,可从以下三个阶段发挥平台的辅助作用。

(一)课前阶段

对于教师来说,课前阶段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微课制作、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信息推送等方面,这也是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统课堂的补充作用能否发挥最大作用的关键一步和最耗时的一步。教师事先搭建好要教授课程的微信公众平台,制作好微课资料,让学生扫描自动生成的二维码进入,熟悉平台功能,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将学生分类,做分层管理,做好不同层次学生信息的推送工作。学生通过教师事先做好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起到主动预习的目的,并且利于高层次学生先进行学习。

(二)课中阶段

现在的教学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但在课堂上加上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缓解学生课堂看手机、不学习的现象,由原来的教师不允许课堂看手机向课堂上主动让学生拿起手机参与课堂教学转变。课堂上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应用于课堂问题的提出,教师在公众平台上推送问题,学生马上利用手机回答,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统计功能,统计出学生的答案并分析成因,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方便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出及时调整。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预习,那么用于传统课堂上课的时间可以被大大缩减,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变被动式填鸭教学为主动提问式教学。

(三)课后阶段

微信公眾平台在课后阶段的应用体现在课后的分层作业和学生学习状况的统计。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统计学生的作业、出勤等情况,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原本学习状况差的学生变得积极且作业准确性逐步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将此学生调整到中等学生的学习进程中去。微信还有着信息交流灵活通畅优点,沟通可以是点对点的,方便了一些私下想跟教师多加交流的学生,鼓励了一些较为腼腆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微信公众平台的辅助作用起到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的目的。

四、小结

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会让传统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和个性化,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信公众平台由于其受众面广、易于接受、费用低廉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未来更多的信息技术将被应用在教育教学上,学生也会因此受益。

[参考文献]

[1]陈雪蓉,陶永进.微信公众平台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2]柳玉婷.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0).

[3]胡龙.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传媒文苑,2015(11).

[4]郭琳.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服务中的应用[J].职大学报,2014(6).

[5]杨柳松,刘峥鸣,刘淑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通信”课程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2017(2).

(责任编辑:张彤彤刘茜)endprint

猜你喜欢
移动终端微信公众平台民办高校
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移动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移动终端云计算应用分析
手机APP在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