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渊薮里的众声喧哗和欲望汹涌
——简评王方晨小说《八百米下水声大作》

2017-11-13 21:05王春林
青年文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耳朵大作苗家

⊙ 文 / 王春林

人性渊薮里的众声喧哗和欲望汹涌

——简评王方晨小说《八百米下水声大作》

⊙ 文 / 王春林

《八百米下水声大作》属于王方晨的“老实街”系列小说之一。近几年,王方晨的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投入了这个小说系列的写作。这篇小说标题的由来,与主人公小耳朵的一种特异功能有关。据小耳朵自言,他能听到地下八百米深处的声音。

小说一方面突出地强调老实街人的“老实”:“我们老实街居民向来是济南第一老实的居民,却能把老实街过成熙熙和乐的世外桃源。”但另一方面,这篇小说的核心情节,却是一桩发生在老实街拆迁前夕、多少带有一点离奇色彩的偷盗案:“……显见的坑洞是在夜里被挖的。很多人都不由得想到了小耳朵。”大家之所以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小耳朵,盖因他天赋异禀,大家期望他能够以敏锐的听觉对夜深人静时的盗挖声有所察觉。然而,尽管小耳朵拥有异禀,但他对这一次案件的发生却似乎一无所知。更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到整篇小说结束,这一次深夜发生的盗挖案究竟是何人所为,作家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叙述交代,而是含而不露地围绕这一事件不断探测着各种可能。

具体来说,小说文本中,与一直处于被遮蔽状态的盗挖案真相存在内在关联的,有这么两处。其一,是这样一段叙事话语:“我们知道,那其实是我们在暗暗盘算着老实街上的每一个人,而我们明明知道,这种盘算也毫无意义,因为即便觉察出哪个人有嫌疑,也不会说出口,最终只能在自己肚子里烂掉。我们没有什么时候比这一天更老实,老实街自古流传的老实之风已浸入我们的骨髓,化为我们的血液。”其二,则是在小说临近结尾,曾经描写小耳朵与老周这父子二人在苗家大院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老周还骂他打小听他讲老苗家南迁之前在院子里埋了带不走的财宝,就只顾自己挖出来受用。”

所以,作家一再地围而不歼,显然另有他图。把种种细节与前述的关于老实街的若干段叙事话语,以及王方晨“老实街”系列的书写主旨联系在一起,那么,这篇《八百米下水声大作》的思想指向,就似乎依然是在以一种艺术反讽的方式进行着鲁迅式的国民性批判。百年老宅的被盗实际上是作家苦心孤诣,为我们挖出的一个时代大坑,并以之赫然,测量着人性渊薮的深度,在那里众生喧哗,欲望汹涌。奇人小耳朵自戕式的行为,已无异于一种孤绝的红尘了断。借助儿子之手被剪去的耳朵,既意味着失去对“老实街”美好的道德幻想,也意味着最终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常人的生命回归。

王春林: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文学批评文章三百万字,出版有著作《新世纪长篇小说地图》等十余部。

猜你喜欢
小耳朵大作苗家
风雨大作
树叶是我小耳朵
小耳朵,真厉害
苗家歇饮
一颗柿子
超市大作战
苗家小阿妹
醉了雷山(敬酒歌)
爱护小耳朵
树叶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