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和混账爹妈

2017-11-13 18:15王一方
特别文摘 2017年14期
关键词:商海爹妈多动症

王一方

无论你在商场上多么叱咤风云,孩子教养这件事常常让人郁闷。更有一些熊孩子让人不安,或在外面闯祸,家长糟透心;或学业不长进,家长不省心;或在家里也指挥不动,家长操碎心。如今的孩子怎么这么“熊”?

管教的章法很多,虎爸虎妈奉行严苛管制,棍棒加胡萝卜;柔情父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外加巧克力激励;读过几篇老庄之道的父母选择无为而治,爱咋地咋地,听之任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还见过欣赏孩子“熊劲”的爹地,算是最开明的绅士派。话说他家熊孩子在楼下踢足球,一脚便将邻居的厨房玻璃给“开膛”了。接到投诉后,爹地一个劲地赔不是,承诺亲自上门修复,发誓严惩不贷,甚至不惜打断孩子的腿。谁知回到家里,嘴脸全变,跟儿子一团和气,外带骄傲的口吻,“儿子,你的破门功夫真厉害,那么小的窗户玻璃都给你踢中了,好好练,说不定将来能踢进国家队!”

最不近人情的家长是把熊孩子往医院里送,先是看心理门诊,继而是精神医学门诊,不整出个多动症、抑郁症、躁郁症、强迫症来决不罢休。号称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服药、电疗),美其名曰“相信科学”。

把童年淘气归于疾病,有几大现实好处。一是掩盖各位傲首于商海的成功人士们教子无方的无力(奈)感。商海沉浮,什么激流险滩没有经历过,却在养育孩子时掉了链子,如何说得过去?一定是疾病在捣鬼。二是逃避亲情管教的责任,在许多管理达人的爹妈心里,管教就是投入产出,效益评估,进最好的学校,选最好的家教,全都假手于人,忘记了亲情的陪伴、亲子游戏。一旦养育出现“亏损”,就把手电筒照向孩子的身体。殊不知,绵绵的情感抚慰,灵犀一点的呵护,都是精神发育的先导,父母与孩子的共情永远是教育的金手指、哲人石。三是满足自己爱科学的虚荣心。经济达人大多也是医学科普著作的粉丝,知晓不少前沿医学名词,甚至还了解大脑的生化代谢与工作原理。有了这些似是而非的科学知识,便很自然地一股脑将孩子的淘气行为归咎于心理、生理疾病,或者归咎于医疗差错,譬如分娩时第二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的轻微损伤。殊不知给孩子扣上疾病的帽子,将其推入一个十分难堪的境地,疾病的罪感将伴随他的童年时代,甚至青春期。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两位美国医学家就曾大声疾呼,別把心理行为的短期不适贴上疾病的标签。他们认为,发生在熊孩子身上的不良事件“只是糟糕,不是疾病!”很可惜,30多年过去,这种倾向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报道,多动症(ADHD)是一种高患病率的异质性疾病,美国8岁到15岁儿童中,患病率为8.7%;世界范围内患病率为8%~12%,约60%的症状及其影响会持续至成年;并宣称科学家们十分勤勉,在ADHD的分子遗传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化学、神经心理学等方面找到了很多有关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证据,研发出多种价格不菲的新药来防治,云云。

这些信息对于热衷于科学的白领家长们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赶紧照着治疗,就能一劳永逸改造自家的熊孩子——仔细想想,世界上只有糊涂的混账爹妈,哪有这样讨巧的简单逻辑?(摘自《财新周刊》)

猜你喜欢
商海爹妈多动症
带上爹妈来北京
商海玉道浮沉人生 努力付出总有回报
多动症不一定是坏事
房子犯了多动症
A Philosophy of Teaching for Junior Schools in Rural Area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