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平台,提升数学学习力

2017-11-13 08:29冯喆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匹配学习力

冯喆

【摘 要】微平台是指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以微信为传送信息进行交流的渠道,借由微课、公众平台等方式搭建而成的学习交流平台。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六方面进行微平台与学习力的有效匹配,形成微平台学习与小学数学学习力相匹配的学习新流程和新模式。这六个方面包括:前置性“微平台学习”——提升自主力;延展性“微平台学习”——提升阅读力,访谈性“微平台学习”——提升统筹力;展示性“微平台学习”——提升探究力;讲解性“微平台学习”——提升运用力;范例性“微平台学习”——提升自控力。由此,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空。

【关键词】微平台 学习力 匹配

微平台是指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以微信为传送信息进行交流的渠道,借由微课、公众平台等方式搭建而成的学习交流平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力主要包括:独立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等。借由微平台教师课内外都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传授数学知识,再利用微信发送给学生,学生观看后可以在微信中提出问题,教师提供及时解答。微平台的时效性长,让学生在课外也可以通过微课随时随地进行预习、复习等,实现自主学习。一个微课5~10分钟的时间,使学生在排队、等吃饭之类的零散时间里都能见缝插针地进行学习,家长、教师都可以通过微信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此“微平台”学习是一种极好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把微平台学习带进课堂,给学生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充分地合作交流,学会学习,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微平台走进小学生数学学习领域,突破了时间、内容、学习模式、主题四个维度(如图)。

微平台学习的针对性强,是针对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微课的时间长度都是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学习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掌握情况重复回放。微平台的出现打破了学习的时效性和地域性,微平台的内容可以永久保存,反复学习,原本在课堂上不能掌握的知识可以一遍一遍重放,直至掌握为止。通过微课,我们不仅可以跟着学校的老师学习,还能聆听很多名师的讲授,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所无法媲美的。

如果让学生被动学习,那数学对于学生而言是“冷漠如冰”的,微平台的多样呈现则可以让“冰冷的知识”融化成“36.5摄氏度的暖流”,数学知识就能像涓涓细流缓缓流入学生的内心。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来谈微平台与学习力的有效匹配。

一、让微平台成为独立学习的“触发器”

独立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知识,独立思考的一个过程。独立学习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现在积极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以往的独立学习是学生自己阅读书本,根据书本的图片文字进行自主思考,这样的独立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被动和枯燥,借助微平台则可以使学生的独立学习更有吸引力、更高效。

(一)前置性“微平台学习”给知识一点发酵的时间

前置性学习,是立足于预习又高于预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只有掌握好前置性学习内容,才能促使课堂更加高效。为此,教师可以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计划开发前置性学习“微课”,并通过微信群上传。学生再通过媒介终端自主点播、自主学习。通过前置性微课,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能有一个发酵的时间,感悟的空间。

教科书中的情景由于篇幅的限制往往比较简短,因此很多生活化的实例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素材更丰富,了解更全面。对于概念性的知识,可以在课前通过微信群把微课发给学生,让学生观看微课,结合微课的内容对于新授的知识有一个了解。对学生来讲不仅能看到图片,还能听到声音,相信这样的学习效果应该比学生自己看书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浓厚得多。

[主题 学习目标 学习步骤 三角形的内角和 1.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内角

2.通过量角、折角、撕角等活动,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1.通过微课演示,初步认识三角形内角的概念

2.尝试说一说、指一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3.思考如何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 ]

(二)延展性“微平台学习”给知识一点伸展的空间

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识的掌握,还要走出教材,走得更远。只“喂教材”很多学生吃不饱,教师要把更多拓展的知识放到学生面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拓展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拓展性学习“微课”就是对教材内容适时、适当、适量地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延伸的知识学习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成长的空间,做到因材施教。微平台学习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借助“微平台”拓展学生的数学阅读,开设微信公众平台,引领学生的数学后续学习。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通过“微阅读”的方式,拓展数学知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二、让微平台成为合作学习的“助推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然而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合作学习在课堂实践中困难重重:组内分工不明确、合作方式单一、合作效率不高等。借助微平台,可以拓宽合作的视角,开放合作的时间,提高合作的效率。

(一)访谈性“微平台学习”给合作学習一个交流的场所

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起步很难,难点之一就是合作的方法不清楚,很多时候我们布置小组合作学习时都是几个优秀学生在思考,其余学生无从下手。在合作方法的指导上我们觉得可以借助微课来呈现。采访几个小组,谈谈组内如何分工,谁负责记录、谁负责组织、谁负责回答,并谈谈这样分工的理由和目的。用微课以访谈节目的形式引导学生要结合自己组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统筹,有效分工,让每个学生都尽情参与到合作学习中。endprint

(二)展示性“微平台学习”给合作学习一个绽放的舞台

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比结论更重要,而一般我们在课堂上都是呈现合作的成果,很难还原合作的过程。借助微课,我们可以把学生合作学习完整的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哪个环节还可以更深入地进行探究。一些大型的实践活动我们设想还可以放在课外,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微课的制作中来,并同步发送给学生。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把微课和合作学习有效整合起来,希望使小学生的合作更实效、探究更深入。本课中一组学生就运用铅笔的转动探究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在微信中发送给全班共享,学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三、让微平台成为知识运用的“加速器”

到了小學四年级,书面作业会比小学低年级的作业多,新课程改革后很多家长都感叹小学的作业很难,在家不会辅导。就这样许多学生就被送到家教中心进行作业辅导,而很多家教的教法和学校的教法不同,又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教师利用微课或许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讲解性“微平台学习”把教师带回家

把当天作业中的易错题、难题通过微课、微视频的形式发给每个家长,请家长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观看,对于高年级自制力强的学生也可以发给学生自行观看。对于部分学生观看一遍不能理解的,可以多次观看,选择题目观看,直至掌握为止。相信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巩固当天的知识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因为微资源的永久性,学生可以随时复习,巩固知识点。如下两题易错题的讲解运用微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范例性“微平台学习”把榜样带回家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薄弱,作业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借助微平台,教师可以把坐姿、作业的书写格式讲解给学生听,还能配上正确的作业图片实例给学生看。如果有了这些微资源,学生在家可以多看几次,相信效果比教师三番五次地强调一定更好。还可以让作业习惯好的学生把自己的作业过程拍成微课,争当榜样,从正面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作业习惯。

从课前到课内再拓展到课外,由教师发起到学生学习再由家长督促,形成了完善的微平台学习体系。微平台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了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成长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浙江台州仙居实验小学 317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匹配学习力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习力的论证研究
某车型正面碰撞驾驶员侧约束系统匹配研究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中职学生职业性向测评维度与就业岗位匹配研究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基于新型双频匹配电路的双频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工程车辆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功率匹配及优化分析
气质类型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