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移位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2017-11-13 09:46关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0期
关键词:牙周炎疗效

关敏

【摘要】 目的 探讨牙周炎致前牙移位采取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42例牙周炎致前牙移位患者, 均給予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观察比较患者不同时刻的牙槽骨高度、前牙覆颌、探诊后出血(BOP)、前牙覆盖、牙周袋探诊深度(PD)水平的变化。结果 患者基线时的牙槽骨高度为(5.25±0.42)mm、前牙覆颌为(4.61±0.42)mm、BOP为(98.4±3.2)%、前牙覆盖为(6.21±0.43)mm、PD为(5.25±0.63)mm, 正畸治疗结束即刻的牙槽骨高度为(5.31±0.52)mm、前牙覆颌为(2.21±0.35)mm、BOP为(26.5±4.5)%、前牙覆盖为(2.51±0.43)mm、PD为(3.12±0.58)mm, 1年后复查时的牙槽骨高度为(5.35±

0.47)mm、前牙覆颌为(2.23±0.45)mm、BOP为(25.3±3.7)%、前牙覆盖为(2.55±0.38)mm、PD为(3.18±

0.63)mm;正畸治疗结束即刻及1年后复查时患者的前牙覆盖、前牙覆颌、BOP、PD均较基线时明显减小(P<0.05);而1年后复查时各指标较正畸治疗结束即刻有所减少,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基线时、正畸治疗结束即刻及1年后复查时的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炎致前牙移位采取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效果显著, 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前牙移位;牙周炎;牙周正畸;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0.045

牙周炎导致前牙移位、唇向散开等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可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 并且也对患者的美观和发音产生一定影响, 患者要求矫正错位牙齿的需求迫切, 因此探索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口腔科医师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中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 探讨牙周炎致前牙移位采取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疗效, 现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42例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接收的牙周炎致前牙移位患者, 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无精神类疾病,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42例患者年龄22~70岁, 平均年龄(35.9±11.4)岁, 其中女20例, 男22例。

1. 2 方法 治疗前, 对患者进行全面口腔检查, 将不良修复体去除, 有龋坏者进行常规治疗, 对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者行根管治疗术。牙周基础治疗:常规行龈上洁治术及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及牙周袋冲洗等牙周综合性治疗。同时配合牙周袋内置盐酸米诺四环素。定期开展口腔健康知识普及, 嘱咐患者注意口腔卫生维护。正畸治疗:在牙周炎症得到较好控制后, 行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托槽粘结稍靠近龈方, 磨牙粘颊面管, 使用0.012 mm的镍钛丝排齐上下牙列, 前牙用0.014 mm的不锈钢圆丝压低, 采取“随形弓”稳定不需要移动的牙, 以保持后牙咬合关系的稳定, 采用0.098~0.147 N力来压低、重排牙列并将牙间隙关闭。正畸治疗时间共11~20个月, 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维护。矫正后用舌侧固定保持器予以保持。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基线时、正畸治疗结束即刻、1年后复查时的PD、前牙覆盖、BOP、前牙覆颌及牙槽骨高度的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正畸治疗结束即刻及1年后复查时患者的前牙覆盖、前牙覆颌、BOP、PD均较基线时明显减小(P<0.05);而1年后复查时各指标较正畸治疗结束即刻有所减少,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基线时、正畸治疗结束即刻及1年后复查时的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随着病情进展, 可发生牙齿松动、伸长、倾斜及移位等现象, 甚至可引起前牙移位等畸形, 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炎症造成牙槽骨吸收, 牙周组织破坏, 前牙支持力下降, 难以承受唇向咬合力, 使牙齿向受力方向散开。而前牙移位使咬合创伤进一步加重, 创伤又会使炎症期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加剧, 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使暂时控制住牙周炎症, 但创伤和畸形仍可造成疾病牙周炎复发[1, 2]。因此, 通过正畸的方式使错位牙复位, 解除咬合创伤, 并长期固定保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研究表明[3], 在未控制炎症的情况下进行正畸治疗, 能加速牙周组织的破坏, 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 治疗前应全面检查患者口内情况, 制定系统的治疗方案。在正畸治疗前, 完善牙周基础治疗, 当牙周病处于稳定期或静止期时, 才能开展正畸治疗。正畸治疗期间, 要积极控制牙菌斑, 否则正畸操作可能会使牙周组织破坏加重。由于牙槽骨存在一定程度吸收, 牙周炎患者患牙对矫治力的耐受性较小, 因此正畸施力应遵循细丝、轻力的原则, 本研究中采取间断加力的方法, 这样能在受力间歇期使牙周组织得到恢复, 以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另外, 矫治过程中对咬合进行及时调整尤为重要, 对于可能出现的咬合干扰, 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戴平面导板、调颌、戴咬合垫等方法, 将咬合干扰及时消除, 以免出现新的牙周创伤, 并有利于牙齿的移动[4-9]。矫治结束时, 需要使用舌侧固定保持器, 并定期检查, 若有松动及时予以固定, 以防止被内收的前牙复发。本研究结果显示, 正畸治疗结束即刻及1年后复查时患者的前牙覆盖、前牙覆颌、BOP、PD均较基线时明显减小(P<0.05);而1年后复查时各指标较正畸治疗结束即刻有所减少,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基线时、正畸治疗结束即刻及1年后复查时的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能使错位的前牙得到矫治, 改善牙齿咬合功能及牙周组织健康, 远期治疗效果稳定。

综上所述, 牙周炎致前牙移位采取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效果显著, 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兰, 邓礼辉, 唐国华, 等. 牙周炎致前牙移位通过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4, 23(12):1003-1005.

[2] 唐莉红, 袁爽, 彭晶.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的效果. 广东医学, 2016, 37(z1):151-153.

[3] 惠宏斌, 丁钰, 朱虹.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分析. 西部医学, 2016, 28(10):1439-1442.

[4] 朱北兰, 郭月红, 周华安, 等.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疗效观察. 上海口腔医学, 2005, 14(4):431-433.

[5] 林晖.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移位的疗效及预后.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14):1807-1808.

[6] 李蕙君.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效果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28):122-125.

[7] 李瑞兰, 李继红.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联合正畸治疗的疗效分析. 医药论坛杂志, 2017(5):88-89.

[8] 张文玲, 黄永丽, 李新青.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分析. 中外医疗, 2014, 33(3):61.

[9] 孟晓晖.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4):111-112.

[收稿日期:2017-06-09]endprint

猜你喜欢
牙周炎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口腔护理干预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牙周联合牙髓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研究
关于牙周炎知识,你需要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