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波神仙道 放歌九曲溪
——序李彦良诗集《山溪淙淙》

2017-11-14 03:13杜肇昆
娘子关 2017年6期
关键词:武夷神仙诗集

●杜肇昆

李彦良女士的诗集《山溪淙淙》就要出版了,她希望我为其写篇序言。这是其继诗歌散文《三音集》、自传体散文集《瓦妮说童年》和散文集《点击金秋》后出版的又一部文学作品。可以说《山溪淙淙》同《瓦妮说童年》是一对姊妹篇。一部是用散文形式述说自己的童年往事,一部是用诗歌形式述说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诗集中的亲情师道、故土情怀、子女殷嘱等大都是围绕着她中老年后的思绪展开,同《瓦妮说童年》一脉相承地勾勒出了作者大半生的成长经历和思想历程。从这两部著述中,我们可以读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的生活背景、生存环境和成长路径。有乡愁记忆,有曲折道路,有清贫中的喜悦,有奋斗后的成功。这两部著述不仅记录了李彦良女士的见闻感悟,而且记录了那个时代那个地域的民情风俗和百姓现状,显然具有研究当地人文的史料价值。

《山溪淙淙》共分九辑:第一辑“唱给华夏”,抒爱国情怀。第二辑“边走边歌”,写旅游见闻。第三辑“故土情深”,忆家乡往事。第四辑“清明雨意”,祭亲朋师友。第五辑“师道拾零”,写为师感悟。第六辑“奥运礼赞”,赞运动健儿。第七辑“梦中心语”,聊思绪梦想。第八辑“酬唱平仄”,汇诗文酬答。第九辑“老妪情怀”,唱华发心歌。诗集中有古体诗、新诗,有楹联和长短句。或激宕高歌浅酌低唱,或青丝烛泪笑语飞扬,或明月垂柳松涛回荡,或江河流水细雨芬芳。抑扬顿挫,信手成章。意境不同但诗句顺畅。这一切都与李彦良女士的生活经历与文学素养大有关系。

李彦良女士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出生在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村,这个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背靠怪石崚峋的卧龙山,面对四季长流的松溪河,山环水绕。村中那青石砌就的十字街,街道两旁的住户、商铺和店面,村子中央的赶集场和村子四围沟沟洼洼的黄土地,丰富了她童年的记忆。山村的田园养育了李彦良女士的生命,家乡的青山秀水也培育了她的书心和诗情。走出大山读书求学,平定师范毕业后,教小学、初中、高中、成人中专和大专,当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年级组负责人、教导主任,任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校长,直至阳泉教育学院副院长的经历丰厚了她的阅历。两届平定县政协副主席和多届平定县、阳泉市、山西省人大代表的工作开阔了她的视野。从山村到城市,一路的从教兼政,一路的不倦学习,一路的笔耕不辍,帮助了她一本本文学作品的问世。

李彦良女士在第二辑的“边走边歌”栏目的《赏景武夷八首》中,有一首《筏上武夷》:筏上游武夷,穿梭云雾里。/踏波神仙道,放歌九曲溪。/思绪任漂流,如临神仙地。/身在画廊中,山水皆是诗。这首古体诗,记录了作者游武夷山时的情景,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踏波神仙道,放歌九曲溪”两句,除描写旅游情景外,我觉得很可以概括作者大半生的人生来路和文学创作经历,故借用来作了序言的标题。李彦良女士从上岗就业到退休,始终没有离开教育第一线,但又承担了二十多年的社会兼职工作,其人生之路,如是“踏波”前行,风雨无阻,笔耕不怠,其情致恰似在山水间“放歌”。

如今李彦良女士虽已年近古稀,却仍然在写作,朝花夕拾说童年,忆往歌今成诗集。愿李彦良女士的诗意人生夕晖灿烂,霞光满天,继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聊且为序

猜你喜欢
武夷神仙诗集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诗集精选
自主
行者的歌——读田斌诗集《潜行低吟》所想
美丽的小武夷
截句选
神仙鱼
君儿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