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来个“网络安息日”

2017-11-14 10:21
东方剑 2017年1期
关键词:窘境多长时间梭罗

◆ 沈 栖

不妨来个“网络安息日”

◆ 沈 栖

我们已进入了网络时代,生活内容颇为丰富,普遍显得十分忙碌,“清闲”两字渐行渐远,几乎被淡化忘却。电邮、MSN、QQ、微博、微信、视频、搜索等等挤占了人们大部分时间。身处由电脑、手机、iPad等构成的“屏幕世界”越久,人们似乎越顺从、越安于思维在虚拟社区里安营扎寨了。

网络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精彩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依赖这些科技新产品,陶醉于这种现代新生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已堂而皇之地侵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将许多人套牢。不是吗?不知多长时间没光顾书店了,那是因为网上淘书更方便,鼠标一点击,快递送上门;不知多长时间没陪家人一起去影剧院看电影了,那是因为网上第一时间都有更新;不知多长时间没郊游观光了,那是因为迷恋于日新月异的电脑游戏,根本无暇去外面转悠;不知多长时间没翻阅书刊了,那是因为电子版本海量去了。人们不知不觉地臣服于“屏幕世界”,日积月累,背负了过多的信息,快节奏的生活逐步导致了人们的浅思维、淡情感、少关系,无意间陷入了“数字极端主义”的窘境。

面对这一窘境,美国一个名叫“信息过载研究小组”的机构宣称:其工作宗旨就是要帮助人们限制上网时间,解决人们网络联系过度的社会问题。谷歌董事会主席兼公司总裁埃里克·施密特也直截了当地规劝人们:“只有关了手机,关了电脑,你才能欣赏周围的每个人。”就连以传播新科技为己任的《连线》杂志也曾作了专题报告,标题赫然醒目:“信息过载,小心大脑受煎熬!”

我常思念一个问题:我们能否从繁忙的网络生活中抽身而出,过上属于自己的自由日子?记得19世纪中叶,随着蒸汽机的发明,铁路的出现使得世人交往日趋频繁,之后又发明了电报,世人交流日渐便捷。此时的梭罗为了挣脱群体的桎梏,在离人群不远的瓦尔登湖畔,搭起了一座小木屋,创造了一片自我天地,尽享平和而丰实、简单而自由的生活。美国学者威廉·鲍尔斯受梭罗生活方式的启迪,提出:“保持内心的沉静,抵制外界的侵扰,来享受幸福的温度。”他要求自己在每周五关掉路由器,周末断网两天,尽情与家人沟通和交流。他还将这称为“网络安息日”。

整天痴迷网络,为狭隘生活方式所裹挟的网友呵,不妨也来个“网络安息日”,换一种活法试试?其实,假设一个人没有富足的精神生活,没有充分的自由生活,无论物质如何丰裕,都将是非常可悲的。畅销书《少做一点不会死》的作者李奥巴伯塔说过这么一句精辟的话,移赠网友们:“对多数人而言,扣除花在睡眠、准备餐点与进食、交通、工作以及处理杂务上的时间,每天其实就有那么几个小时的自由时间。请多加保护自己的时间,这是你最珍贵的资产,请务必以生命捍卫它。”

发稿编辑/张 蓉

猜你喜欢
窘境多长时间梭罗
需要花多长时间
人产生的垃圾分解需要多长时间
每天运动多长时间可抵消久坐带来的危害?
Carry-on Bags
卷土重来
中老年农民工 如何摆脱数字鸿沟窘境?
轻轻配送如何走出当前窘境?
200
窘境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