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经典融入语文教学

2017-11-15 00:21马丽芳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国学内容同学

马丽芳

国学经典往往会被认为太过深奥而不适合于进入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中。然而正相反,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认识文化、接受文化的阶段,因此,在国学经典教学时先打造一个适合学生融入的国学氛围,然后通过耳濡目染,就能够使学生接受良好的国学启蒙教育。

一、重视课前活动,让学生亲近国学经典

教师可以抓住课前演讲的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讲一讲关于国学经典的一些故事,让学生能够进一步陶冶在国学氛围中,并被国学内容中的精神所打动,从而有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师:大家每天早上都是由谁送来学校的呢?

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师:看来绝大多数都是由父母送来的,同学们听说过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故事吗?

生:没有。

师:故事中讲的是孟母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在孟母知道自己的孩子并没有认真踏实学习后,便把手里已经织好的布全给撕烂了,以此来告诫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就如那块织好的布一样。

师:同学们从这些故事中可以学到什么?

生: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用心良苦。

师:是的,正像你们每天清晨由爸妈送来上课一样,父母上班本来就很辛苦,所以你们不能讓自己的父母更加操心,要好好学习,不负希望。

二、注重引经据典,让学生爱上国学经典

由于国学经典本身就多一些研究价值较高,内容比较枯燥的文学文本,对小学生而言有一定难以理解,但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爱上国学。比如教《江畔独步寻花》一课时。

师:(出示春季美景图)同学们,看到了这些图片我们可以想到了哪些诗句呢?

生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生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师:通过这些诗句,我们有没有对春的特点有更近一步的理解?

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滋润万物的季节。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江畔独步寻花》又能带给我们关于春天何种不一样的特点。感受一下文中“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怡人春色。

通过这种课堂激趣的方式,让学生对国学内容中对春天的描写理解得更深入,同时也更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联系国学经典和课程教材,也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学生知晓更多教材文本以外的文学知识。

三、利用专题活动,让学生迷上国学经典

为了强化学生对国学经典理解的深度,在课堂上,教师还可组织安排专题活动,通过以专题表现的形式让学生能够集中学习和讨论,由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学生在国学专题认识中,也可拥有更多不一样的感受。

例如利用课堂时间组织“经典故事”活动板块,以国学内容为主题,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认为最难忘或是最有趣的经典故事内容,又或是对故事中的某一经典人物进行探讨。学生之间还可以小组的形式对内容进行演绎。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活动主题是“经典故事”,大家有没有什么知道的经典情节来给我们一起分享呀?

生:传统经典《三顾茅庐》。

师:很好,那我们就以该篇国学内容作为本次活动展开的主题。下面每六个人为一小组开始共同收集资料,并对人物形象进行研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师:(演出顺利结束)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仿佛把我们带回了三国时代,重温了一遍历史。在表演中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态刻画的十分细致。希望你们能够通过此次表演对国学内容以及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有更新的认识。

经典是超越时代的。尤其是在国学经典中,一些思想精髓都不会因时代而落伍。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进国学经典指导,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升来说也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广东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麻二金紫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学内容同学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垂”改成“掉”,好不好?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主要内容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