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研究

2017-11-15 20:23李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氯吡格雷效果

李俊

【摘要】目的 对氯吡格雷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124例2014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为参照组(61例)和实验组(63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就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参照组,[(1.38±1.03)次/d vs(3.03±1.48)次/d]/[(2.38±1.22)min/次 vs (4.06±1.88)min/次];就治療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93.65% vs 75.41%],因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3..02

不稳定型心绞痛这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综合征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这种心脏病类型主要是由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引起心肌的血流灌注异常而导致的,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措施,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医院将于2014年1月~2017年2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男69例,女55例;年龄49~77岁,中位年龄(64.25±7.66)岁;发病类型: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静息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人数分别为34例、30例、23例、22例及15例。(61例)和实验组(63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63例)。上述基准数据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比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的患者包括:给予剂量为4100 IU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于皮下注射,2次/d;给予剂量为

100 mg/次的阿司匹林口服,1次/d;给予剂量为1片/d的安慰剂(淀粉片),1次/d口服。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给予剂量为75 mg/次的硫酸氯吡格雷片,1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结合病情实际情况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调脂药、降压药等进行对症治疗[2]。

1.3 疗效标准

如果治疗后相关症状全部或基本消失,在同等劳动强度下硝酸甘油用量减少程度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均≥80%,则判定为显效;如果治疗后相关症状改善显著,在同等劳动强度下硝酸甘油用量减少程度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在50%~80%之间,则为有效;如果治疗后不符合上述指标,判断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相关指标对比

就心绞痛发作频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1.38±1.03)次/d vs(3.03±1.48)次/d];就持续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2.38±1.22)min/次 vs (4.06±1.88)min/次];t=16.35,15.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疗效对比

参照组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6例(42.62%)、20例(32.79%)及15例(24.59%),则治疗总有效率为75.41%;实验组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1例(65.08%)、18例(28.57%)及4例(6.35%),则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因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这种临床常见综合征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低活动量甚至休息时均可发病,由于该病具有病情变化快、性质不稳定、病情严重等诸多特点,因此选取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至关重要。综上所述,氯吡格雷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十分理想,在快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等具有极大的优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史瑞娜,杨富强,李 镝,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00例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4(04):

700-701.

[2] 孔繁达,苏润泽.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25(01):52-53.

[3] 侯明英.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31(04):486-487.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不稳定型心绞痛氯吡格雷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