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意义

2017-11-15 12:05李春莲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压疮

李春莲

【摘要】目的 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于治疗的意义。方法 自伤口创口小组成立以来,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之后分区域进行对压疮的管理。通过对现行全院的压疮患者的发病率与往年压疮患者的发病率进行对比。结果 成立伤口创口小组以来,管理之后压疮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管理之前的發病率。管理后治疗有效率的比例明显高于管理前治疗有效率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岩床预防和治疗中成立伤口创口小组,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病率,提高压疮治愈率。

【关键词】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压疮,预防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3..02

压疮又称为褥疮[1],是由于病患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氧、缺血、营养不良,从而导致组织发生溃烂或者坏死[2]。皮肤压疮是长期瘫痪或者肢体瘫痪的病患,在康复护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发病率非常高。经调查显示,每年死于压疮综合征的约有6万人[3]。压疮的发病部位发生于肌肉较薄且脂肪组织缺少的骨隆突处[4]。我院为提高伤口造口的护理质量,于2014年1月建立伤口造口治疗小组对压疮进行干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4年1月成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经过四个月的培训之后,对院内压疮病患进行划分区域的管理。医院分别在2014年5月31日、2015年5月31日、2016年5月31日这三天,进行全院病患的压疮发病数量进行统计。各护理科室甄选护理人员作为伤口造口小组成员,外科大护士长为组长,造口治疗师为副组长进行不定期巡视和小组督导。

1.2 预防及治疗方法

1.2.1 建立伤口造口小组:伤口造口小组直接由护理部门管辖,护理部主任为组直接领导,外科大护士长为组长,造口治疗师为副组长。组员为相关科室护理人员,共计35名,共同参与伤口造口护理小组。通过对全院的压疮患者进行会诊,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对病患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病例资料收集和跟踪观察,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

1.2.2 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选取各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皮肤护理知识和操作的培训。小组以微信建群进行联络。了解各科室病患情况,并且采用先进的皮肤护理技术进行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学习。由组长和副组长制定相关的皮肤护理及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造口治疗师为伤口造口小组进行各项风险措施及应急措施的制定。如小组各成员职责、压疮上报及讨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将制定好的制度发至小组全员,并且在各科室进行学习。小组成员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应及时汇报,组长和副组长针对汇报情况,对相关操作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1.2.3 小组成员对压疮病患应有合理的监管制度:压疮小组成员对于压疮患者的病情详细掌握,对于护理过程中造成的皮肤损伤、造口并发症要及时上报。高危压疮病患的护理病情要每天上报。对于漏报、迟报、护理不当的问题,组长应进行相应的处罚,并且持续跟进病患情况。造口治疗师每周至少去各科室巡查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医院压疮病患的患病情况调查统计。并且根据病患的情况,制定或者调整下一年的治疗方案和内容。

1.2.4 考核方法:压疮管理考核实行评分制。考核分数代表着护理质量,考核侧重点主要为各小组成员皮肤护理的理论知识、操作实践、上报及护理报告等内容。考核逐项进行,分段考核。分数为三部分的总分数合计。最后根据考核分数,对小组优秀成员予以奖励。

1.3 评价指标

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前和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前的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进行对比,评价的表现为:创面完全愈合,或者创面愈合率大于3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管理前后压疮发病率比较

造口伤口管理小组管理前后进行实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由表可见,管理后的患者压疮发病率6.14%明显低于患病前发病率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压疮治疗效率的对比

统计压疮患者共计70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三组。第一组为2013年5月截止到2014年5月前,压疮小组没成立前,院外已形成压疮后进入医院救治的普通压疮患者达到150例,年龄(60±3)岁,其中高危压疮患者40例。第二组为2014年5月后至2015年5月,院外已形成压疮后进入医院救治的普通压疮患者达到200例,其中高危压疮患者50例,年龄(66±2)岁。第三组为2015年五月后到2016年5月压疮小组成立后,院外已形成压疮后进入医院救治的普通压疮患者达到300例,其中高危压疮画着90例,年龄(60±3)岁。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通过三组对比,管理前后的高位压疮患者治愈率持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病入院的治愈率持续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伤口造口小组持续的改进和治疗对压疮患者的治愈作用不断提高。

3 讨 论

临床压疮患者的护理计划和操作流程由造口治疗师[5]全权负责。伤口造口小组成员分布于各科室,造口治疗师不仅仅要对护理操作进行持续改进,还要兼顾巡查病患,工作量非常大。由此可见,我国目前造口治疗师的匮乏。本院在2014年之前没有成立伤口造口小组,压疮患者发病率较高。高危压疮患者治愈率极低。自2014年伤口造口小组成立,对于各科室伤口造口成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了压疮发生机制、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对高位压疮患者实行全面的伤口造口护理,大幅度的减少了高危患者的发病率,使病患的压疮程度明显好转。2015年根据2014年的伤口造口小组的皮肤护理方案进行持续改进,故实现高危压疮患者治愈率显著提高。使入院治疗的患者压疮治愈率接近90%。通过建立健全的考核和监督制度,规范约束各科室的皮肤护理操作流程,使病患的压疮治愈率普遍提高。加强对护理信息的管理,避免漏报、迟报的护理信息。保证对病患病情的持续实时跟踪。从而实现科学划分片区,科学管理,提高治愈率的有效途径。从而切实缓解病患的痛苦。

下一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伤口造口小组进行全员推广,由伤口造口小组成员宣传先进的皮肤护理技术。指导各科室医护人员,全面实行对压疮的监控管理,切实提高病患压疮的治愈率,实现长效的压疮预防机制。值得各科室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於军兰,吴 竺.发挥伤口造口小组作用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知水平,[J].护理研究,2014,(28):3570-3571.

[2] 徐宝兰,万淑琴,洪金花,等.专科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压疮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7):2818-2822.

[3] 杨章玲,付 沫,蒋琪霞,等.参与压疮调研的临床护士岗位综合培训方法与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7):3865-3868,3869.

[4] 王学红,吴 情,臧德华,等.绩效考核在伤口护理小组建设中的应用(摘要)[C].2013年国际护士节护理大会论文集.2013:344-345.

[5] 吴 竺,於军兰.开展多形式培训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知水平[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0):3078-3080.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难免压疮的精细化护理管理及健康宣教
运用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院内压疮的探讨
质量持续改进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论对老年压疮的治疗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