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维持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护理对策

2017-11-15 20:22张燕江春霞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护理

张燕+江春霞

【摘要】目的 探讨对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后,观察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4月收治的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32例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其分组;对照组:开展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护理工作期间,应用护理模式为常规;观察组:开展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护理工作期间,应用护理模式为综合;最终对两组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以及QOL评价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 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80.30%比较,观察组患者(98.48%)获得显著性提高(P<0.05)。同对照组患者QOL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获得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 临床在开展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护理工作期间,充分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展开,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以及QOL评分的提高可以加以双重确保,从而优化维持透析合并左心衰患者的预后能力。

【关键词】维持透析;急性左心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3..02

当前临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施治期间,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方法的应用极为常见,并且应用后通常可以获得确切疗效。但是患者在施以维持透析治疗过程中,合并表现出急性左心衰的概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高。并且对于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如果未经及时施治,最终会使得患者呈现出的心肌损伤表现出不可逆的特点,进而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本次研究意在研究最佳护理模式对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作为研究目的,以此表明综合护理模式创建并应用的价值所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4月收治的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32例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其分组;对照组(66例):男29例,女37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为(60.32±2.35)岁;平均透析时间为(4.91±1.32)年;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的原因为:因为出现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贫血、血容量增高以及恶性高血压的患者分别为8例、16例、8例、20例以及14例;观察组(66例):男31例,女35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为(60.39±2.37)岁;平均透析时间为(4.95±1.37)年;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的原因为:因为出现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贫血、血容量增高以及恶性高血压的患者分别为9例、17例、9例、19例以及12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平均透析时间以及出现急性左心衰原因加以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护理工作期间,应用护理模式类型为常规;观察组:开展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护理工作期间,应用护理模式类型为综合;对照组主要就对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施以强心利尿治疗、呼吸道痉挛解除治疗、扩血管镇静治疗以及调整体位治疗几方面展开[2];观察组则分别于透析方面、心理方面、药物方面以及饮食四方面完成综合性施护,具体见讨论。

1.3 判断标准

对于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判定,主要通过QOL评分完成,最终结果同生活质量表现成正比的关系。护理满意度判定方面,由自制调查问卷完成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准备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评价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满意患者58例(87.88%),较满意患者7例(10.61%),不满意患者1例(1.52%),總满意患者65例(98.48%);对照组满意患者41例(62.12%),较满意患者12例(18.18%),不满意患者13例(19.70%),总满意患者53例(80.30%);

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80.30%比较,观察组患者98.48%获得显著性提高(P<0.05)。

2.2 QOL评分结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评分为(66.36±4.27)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6.85±4.20)分;心理功能评分为(65.81±4.39)分;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评分为(82.59±5.09)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3.45±4.35)分;心理功能评分为(82.10±5.20)分;同对照组患者QOL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获得显著性提高(P<0.05)。

3 讨 论

①于透析方面,当观察患者呈现出急性左心衰疾病后,护理人员需要立即完成透析管路连接工作以及抗凝剂连接工作,就患者当前的症状表现,针对透析液温度以及钠离子浓度加以对应性调节,并且立即对患者施以穿刺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治疗,对脱水量加以认真记录,如果在1~1.5 L范围内,则对患者于临床施以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在透析期间,需要就患者的情绪表现、咳嗽严重程度以及呼吸频率几方面加以认真观察,不论出现何种不良反应现象,均需要立即向主治医师告知,之后采用针对性方案解决[3];②于心理方面:就患者因为表现出急性左心衰疾病而导致呈现出的负面心理,需要加以针对性疏导,避免因为负面心理的影响,使得左心衰疾病情况呈现出严重的现象,避免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护理人员主要通过交流以及沟通方式解决患者的内心疑虑以及内心焦虑,并且协助患者将自身注意力加以转移,就成功完成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治疗的案例作为例子加以着重讲解,以此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4];③于药物方面,在对医嘱加以明确的条件下,合理选择药物对患者的心衰症状加以抢救,在选择药物对患者施治期间,需要对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血压水平随时了解,避免治疗期间呈现出血压过低的现象。对于并发呈现出高血压症状,就硝苯地平药物的应用加以正确指导,如果施治后不满足预期要求,需要对主治医师进行通知,方便后续处理方案的顺利实施[5]。④于饮食方面,分析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同患者自身饮食习惯表现为密切相关。例如如果患者未合理控制进水量,会使得自身心脏负荷呈现出一定程度增加,从而使得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的概率表现为一定程度增加。对此护理人员就每日的饮水量需要对患者提出相关要求;此外为了保证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得以显著提升,对于日常饮食过程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热量以及纤维素摄入加以严格控制,并且在创建针对性饮食计划过程中,需要在了解患者个人饮食习惯基础上展开,避免患者内心表现出抵触感。

综上所述,临床在开展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护理工作期间,综合护理模式的创建应用,在对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生命健康做出保证的形势下,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以及QOL评分的改善可以加以确保,从而优化维持透析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预后能力。

参考文献

[1] 闫雪梅.抢救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液透析伴急性左心衰三例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9(16):227.

[2] 马爱莉.临床快捷路径在维持血透间期急性左心衰救治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0(5):616-617.

[3] 孔令红.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954-955.

[4] 陶春梅,王 美,叶呈暖,等.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急性左心衰发作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z2):91-93.

[5] 任智慧.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疗养医学,2015,18(10):933-934.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急性左心衰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