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昆曲传承中大众传播现象分析
——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2017-11-16 00:26
戏剧之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白先勇牡丹亭昆曲

赵 洁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影视编导学院,陕西 西安 710130)

当下昆曲传承中大众传播现象分析
——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赵 洁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影视编导学院,陕西 西安 710130)

昆曲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含蕴丰富的古老戏曲,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电子信息化大浪潮中,昆曲日渐衰微。由白先勇主导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却在昆曲整体颓靡的大势中逆流而上,这版剧目的演出获得了极高的口碑及市场回馈,成为了昆曲复兴的中流砥柱。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正顺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活态性,使昆曲主动与覆盖力极广的大众媒介相结合,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实现自己的复兴。在与大众传播结合的过程中,其对观众的准确定位、创新性广告宣传及合理的传播策略都成了当代昆曲保护不可或缺的有效经验。

昆曲;大众传播;传播策略;传播效果

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显著形态,它以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作为综合表现形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伦理观与价值观,更以虚拟化、程式化的艺术旨趣体现出我民族特有的写意美学追求。昆曲艺术更是被视为“百戏之祖”,它唱腔轻悠婉转、唱词诗意优美,在历史上众多文人雅士的共同努力下,昆曲发展成为了一门高度文人化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成了“雅文化”的杰出代表。

时至清末,在历史的激荡下昆曲日渐式微。2001年,昆曲入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文化界人士不遗余力地抢救、恢复昆曲,无奈效果均不是很理想。2004年由心系昆曲的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球华人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反响,尤其是青春版《牡丹亭》成为当年的文化盛事,在两岸三地均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昆曲复兴热潮。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白先勇将古老的昆曲艺术与大众传媒做了有效整合,以变通取代僵化。在下文中我们主要就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作以分析:

一、青春版《牡丹亭》的传播媒介利用

戏曲艺术是现场的艺术,其传播方式属于群体传播,进而依托受众自身进行过滤式的人际传播,从而使更多人了解、接受戏曲艺术。人际传播固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其最大的死穴就在于传播面积较窄,传播效率低。处在信息化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采用现场人际传播及纸质文本发行的方式传播无疑是一件舍近求远的事。青春版《牡丹亭》深谙此理,有效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为其宣传造势,形成了一个面积广泛的综合传播网络,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多形式的专题推广

作为一门当代观众不甚了解的古老艺术,它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与独特的表现形式,为了使受众对其产生兴趣,并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轻松获取其所传递的信息,青春版《牡丹亭》大量采用了专题讲座的形式对文本的传播进行了宣传造势。在青春版《牡丹亭》公演之前,制作团队曾请白先勇本人或文学、戏曲界的专家学者先后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专题讲座。

除了以人际传播的方式在各大高校开设讲座外,青春版《牡丹亭》还有效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为其进行推广。两岸三地的知名报刊如《文化报》《南方周末》台湾的《联合文学》香港的《文汇报》等均大版面介绍过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过程及白先勇的昆曲推广活动。此外,青春版《牡丹亭》还曾登上中央一套播出的《首席夜话》、中央四套播出的《华人世界》等栏目,借栏目较高的收视率获取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二)吸引眼球的海报设计

海报传播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播方式,它采用视觉传播的形式,选取极具代表性的象征性符号获取直观生动的传播效果。主题讲座固然能从深层次的理性内容向受众播散,但由于其借助语言这一抽象的载体,使得传播效果不具备太强的直观性,而通过视觉化的海报设计则可以有效弥合这一缺憾。青春版《牡丹亭》的多款海报设计均以粉色为整体基调,这正是剧中梦幻、青春的情绪色彩。电脑绘出的牡丹花簇拥着年轻俊美的男女主角,极具视觉愉悦感。在海报空白处则书写《牡丹亭》剧中的经典唱词,激起受众的认同感,或书写青春版《牡丹亭》曾经的演出盛况,引起受众的好奇。

二、青春版《牡丹亭》的受传对象定位

当下昆曲存活面临的最大危机就是观众断层问题。在昆曲繁盛的年代戏曲艺术是最为普遍的大众娱乐与认知的活动,然而在今天,戏曲全然成了老年人的专享,年青一代在流行文化及快节奏生活的狂轰滥炸之下很少有人会去选择接触昆曲这样一门宁静悠长的艺术。诚如白先勇所说,“我们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最重要的宗旨之一就是要解决昆曲传承的问题,演员老化、观众老化——这就是昆曲最大的危机。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和演出,不仅希望借着这出昆曲经典的排演,训练出一批才赋形貌俱佳的青年演员接班,以免昆曲薪传断代,同样当务之急是培养青年观众,没有观众,戏演不下去”。①

那么,在青年观众的整体定位中白先勇又将目光锁定在大学生身上,也就是青年知识分子身上。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具有所有年轻人的普遍特征,他们对古老的中国戏曲接触甚少,习惯于大众传播方式,同时,他们又是一群有良好人文素养以及对新鲜事物抱有较大热情的群体。

然而如何将早已习惯了现代影像的青年学子们引入剧场,九个小时接连三天地看完这细腻缓慢的“水磨调”呢?白先勇创作团队将经典的《牡丹亭》重新赋予青春活力的秘诀就在于剧本改编及舞美设计。

从原剧本来看,《牡丹亭》主要由两条故事线索构成: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线以及南宋末年抗击金兵入侵的战争线。战争线索对于杜、柳二人的爱情固然起着乱世背景的作用,然而对于早已疏远了那段历史的现代年轻观众来说无疑太过冗长与沉闷,会降低这出戏曲对其的吸引力。而爱情则是人类任何时期都在经历并不停探索的永恒命题,尤其是奋不顾身,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争取独立人格的杜丽娘成为了召唤人类永恒命题,引起现代观众极大认同的最好代表。最终,我们可以发现在青春版《牡丹亭》中,整出故事化繁为简,以“梦中情”、“人鬼情”、“世间情”三重叙事层面,进而表现出汤显祖所力图呈现的“情真”、“情深”、“情至”的三种境界。

除了更为符合当代青年观众审美的剧本改编,白先勇团队还对《牡丹亭》的舞美设计做了大幅度的青春改造。在服装设计上,一反传统戏曲中艳丽浓烈的戏服风格,反而以清新、青春的服装造型为主。男女主人公的服装大多以素白、粉红、嫩绿、淡蓝为主,上面点缀着素雅的植物与花卉图案,这种戏服设计不仅毫不违背原作中青春洋溢的男女在压抑的社会礼制中追求个人意志的精髓,而且这种设计也与当下青年人在着装上的审美诉求相符合。在布景上,传统戏曲中一桌二椅的虚拟化呈现不容易为青年观众所理解,于是在青春版《牡丹亭》中,多处场景采用了具体、形象的舞美设计。比如在剧中最出名的“游园”一段中,制作团队将苏州园林设计与花园融合,借以舞台灯光效果,创造出了一个“万紫千红开遍”的温润、秀美的江南花园。

三、结语

在中国传统戏曲面临市场化浪潮和审美方式激变的今天,青春版《牡丹亭》的走红无疑对日渐式微的传统戏曲重回公众视野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青春版《牡丹亭》在今天以变应变,积极调整自己的传播策略,在大众传媒为整个戏曲艺术制造了重大冲击的时候,它不仅没有被击溃,反而试图通过驯服大众媒介使其成为有力工具实现自己的复兴。这些经验对戏曲如何走出当下传承困境的探索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注释:

①白先勇做客新浪,http://book.sina.com.cn/1087375177_peony/author/2004-06-18/3/77668.shtml

[1]徐从,常静之,周育德.中国戏曲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白先勇.白先勇说昆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旭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

[5]唐大林.青春版《牡丹亭》制作的来龙去脉[J].http://www.fsonline.com.cn/aaf/team/200509210019.htm

J825

A

1007-0125(2017)15-0016-02

猜你喜欢
白先勇牡丹亭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白先勇与《红楼梦》
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家国情怀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白先勇:我有一颗天真的老灵魂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白先勇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读《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