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策略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神经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7-11-16 12:24陈晓方巧红张洪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29期
关键词:肢体功能并发症神经功能

陈晓+方巧红++张洪

[摘要] 目的 探討行为策略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神经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眉山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行为策略措施),每组各1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功能评价,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压疮、7例泌尿系感染和4例坠积性肺炎。 结论 行为策略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行为策略;脑梗死;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0(b)-0151-04

Influences of behavioral strategy on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of nerve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HEN Xiao1 FANG Qiaohong2 ZHANG Hong1

1.Department of Neurology, Mei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chuan Province, Meishan 612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Nursing, Mei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chuan Province, Meishan 6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behavioral strategy on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of nerve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Mei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havioral strategy measur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asures,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neurologic impairment, evaluation of limb fun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neurologic impair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and the scores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and the two indicators abov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hanged more remarkab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The evaluation of limb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ere no obvious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ere 5 cases of pressure sore, 7 cases of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and 4 cases of hypostatic pneumonia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nursing of behavioral strategy can improve limb function and ner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reduce complication rat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endprint

[Key words] Behavioral strategy; Cerebral infarction; Limb function; Nerve function; Complication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属于脑部病变疾病,其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等临床特点,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畅,形成腔隙性梗死、脑栓塞和脑血栓[1-4]。有资料显示[5-6],脑梗死存活者中约80%患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发生率达80%以上,约25%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双重负担。行为策略是最新引进的一种护理方式,其针对某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预防性行为护理,从而提高患者预后恢复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2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行为策略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神经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眉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38~79岁,平均(49.6±10.7)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13分,平均(9.1±2.2)分;梗死部位:额颞叶30例,颞顶叶28例,额颞顶叶32例,额颞顶枕叶10例。观察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39~78岁,平均(48.8±10.9)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12分,平均(9.4±2.1)分;梗死部位:额颞叶31例,颞顶叶29例,额颞顶叶31例,额颞顶枕叶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①建立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及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适当调整光线,保持床单干燥整洁,放置保护性床栏,避免坠床的发生,地面切勿湿滑,防止患者跌倒,保持行走通道无障碍物。②心理干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日常生活能力不能完全恢复,需要家人协助,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负担,焦虑、抑郁情绪比较常见。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主动沟通,结合患者自身性格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生活上加强询问和交谈,使患者感觉自己被关注,鼓励患者主动表达自身感受,说明自身问题,尽可能克服负性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③康复护理。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相关的康复标准,在患者生命体征进入平稳状态,神经系统不再进展的48 h以后,进入康复治疗状态,通过尽早进入康复治疗,提高预后功能康复水平。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行为策略,主要包括细化安全护理措施,进一步深化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家属的参与程度,保持康复护理措施的个性化,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行为指导。

1.2.2.1 安全护理 患者在行走过程中,督促其使用助行器或者扶手,穿防滑拖鞋,尽可能减少单独行动,专人陪护,避免意外发生。

1.2.2.2 提高心理疏导频率和质量 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提高和患者交流的频率,每天均进行心理疏导和语言交流,采用聊天的方式,耐心地向患者讲解临床治疗的基本内容,加强和患者的交谈,促使其对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特点有正确的认知,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鼓励患者和病友进行沟通,提高患者之间的交流质量,发挥示范作用,帮助患者摆脱依赖感,增强自我康复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获得家庭支持,通过家属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为患者建立起利于治疗的良好环境。

1.2.2.3 进一步细化康复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和临床特点,重新制订详细的康复护理措施,内容包括:①重视脑卒中患者患側肢体的各类刺激。由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肢体的表面感觉敏感度降低,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侧肢体对抗感觉情况,尽可能将生活必需品放在患侧肢体一侧,提高患者锻炼患侧肢体的思维和神经。患侧肢体要注意谨慎使用热水袋,避免烫伤的发生。护理操作要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不能在患侧肢体输液治疗。帮助患者利用患侧肢体进行日常生活操作,加强患侧肢体的锻炼。②保持肢体功能位。尽可能减轻患者患侧肢体水肿、痉挛,提高身体的舒适感,保持健侧卧位,尽可能减少仰卧位,患者手放在上方,保持手心处于张开状态,下肢不能放置硬物,避免压迫损伤,不同体位准备不同的软枕,进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感,避免患侧肢体的过度性压迫。③康复性训练。注意循序渐进,从被动按摩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和指导负重性运动,从单个关节、肌肉开始,逐步过渡到应用一侧肢体,保持关节肌肉的协调性,2次/d,每次15~30 min,根据患者临床耐受程度决定运动量。

1.2.2.4 行为疗法 除加强患者康复性训练的督促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其日常生活行为指导,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选择患者喜欢的视频、电影、电视剧等,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提高神经细胞传导水平,提高肢体的协调运动能力,加强语言沟通,提高语言恢复水平。

1.3 观察指标

1.3.1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患者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 d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项目,生活质量评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7]。

1.3.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参照中华医学会1995年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意识水平、水平凝视功能、面瘫情况、语言功能、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情况,分数0~45分,分数越高,损伤越严重[8]。endprint

1.3.3 肢体功能评价

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对护理后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价,包括上肢10大评分测定项目和下肢7大评分测定项目。其中前者包括有无反射活动、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反射亢进、腕稳定性、肘伸直、肩前屈30°时、手指、协同能力与速度。后者包括有无反射活动、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伴协同运动的活动、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反射亢进、协调能力和速度。满分100分,提示无运动功能障碍,总分越低,提示运动功能障碍越严重。根据得分高低分为4级:Ⅰ级,<50分,严重运动障碍;Ⅱ级,50~84分,明显运动障碍;Ⅲ级,85~95分,中度运动障碍;Ⅳ级,评分96分~99分,轻度运动障碍[9]。

1.3.4 并发症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压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均P < 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兩组患者肢体功能评价比较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32.38,P < 0.05)。见表2。

2.3 并发症

观察组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压疮、7例泌尿系感染和4例坠积性肺炎。

3 讨论

脑血管病属于诱发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有近一半脑血管病患者为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其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降低了患者生命质量[10-12]。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康复、神经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常规的护理措施不能满足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康复的需求,需要给予行为策略,促进患者更加了解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促进康复[13-15]。

行为策略是一种通过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发生的行为。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日常生活安全问题、不良心理情绪问题、预后功能康复问题、日常语言沟通问题、饮食问题等。行为策略可以从脑梗死患者多个方面的问题入手,如安全护理、心理干预、康复护理、行为疗法、饮食护理,进而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保护措施,降低一些风险事件的发生,如减少因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损伤、运动能力差造成的跌倒。加强心理疏导,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温柔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让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更加信任医护人员,提高战胜疾病的自信心[16-18]。加强健康知识的宣教,让患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脑梗死康复训练基本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半途而废。拟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促使患者的康复训练更加有序地进行。通过主动性、被动性的功能康复训练,提高局部肢体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肌肉舒缩功能的恢复,减少肌肉废用性萎缩的发生,改善肢体功能[19-20]。加强行为干预,提高患者听觉、视觉、触觉的感知能力,有利于神经功能锻炼,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状态,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加强饮食指导,促使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高营养、高品质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两项指标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常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康复有一定效果,但是行为策略干预效果更加显著。观察组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说明行为策略更好地调动了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患者内心情感的体验,更加信任医护治疗方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有效地促进了肢体功能的恢复。观察组脑梗死患者压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行为策略实施后更好地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了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为获得更好的预后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行为策略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能改善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尚明.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14):98-99.

[2] Wyer PC,Umscheid CA,Wright S,et al. Teaching Evidence Assimilation for Collaborative Health Care(TEACH)2009-2014:Building Evidence-Based Capacity within Health Care Provider Organizations [J]. EGEMS(Wash DC),2015,3(2):1165.

[3] 宋金玉.优质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监护中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36):117-119.endprint

[4] Davoody N,Koch S,Krakau I,et al.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points in post-discharge stroke care [J]. Int J Integr Care,2014,14(4):e032.

[5] 罗坚,梁德贞,梁琴.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125-127.

[6] 徐志钦,高平.分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梗死偏瘫病人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129-130.

[7] 李娟,王宏.SF-36量表第二版应用于重庆市区居民生命质量研究的信效度检验[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4):1342-1344.

[8]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9] 陈瑞全,吴建贤,沈显山.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4):112-113.

[10] 王晓红,曾正亮,林晓姝.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并发急性双侧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12):1512-1514.

[11] Tully PJ,Baumeister H. Collaborative car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orbid 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rotocol [J]. Syst Rev,2014,28(3):127.

[12] 刘畅,李明哲.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11):1576-1578.

[13] Forbes A,While A,Griffiths P,et al. Organizing and delivering diabetes education and self-care support:findings of scoping project [J]. J Health Serv Res Policy,2011,16(Suppl1):42-49.

[14] 熊艳,江育英,何淑琴,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6, 37(20):57-59.

[15] Pallesen LP,Ragaller M,Kepplinger J,et al. Diagnostic impact of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schemia [J]. Echocardiography,2016, 33(4):555-561.

[16] 杨雪莲.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7):788-790.

[17] Maeshima S,Okamoto S,Okazaki H,et al.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referred to a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J]. Interv Neurol,2016, 4(3/4):69-74.

[18] 吴英报,李斌.针对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效能感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 33(7):131-132.

[19] Low MS,Vilcassim S,Fedele P,et al. Anabolic androgenic steroids,an easily forgotten cause of polycythaemia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J]. Intern Med J,2016,46(4):497-499.

[20] 张桂芳.综合性护理干預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2):152-154.

(收稿日期:2017-06-07 本文编辑:张瑜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肢体功能并发症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内侧柱支撑重建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浅析早期健康教育对促进脑血栓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有效性
康复介入时间对小儿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