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湖南省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研究

2017-11-17 01:35
商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补贴农户精准

王 韧

(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湖南省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研究

王 韧

(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本文拟探讨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湖南省农户农业保险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样本选县市展开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考查农户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尤其是精准扶贫政策对其投保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及其与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结合对农户需求有较显著的影响。本文根据调查与分析的这些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农业保险;精准扶贫;需求;对策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了 “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提高扶贫开发的精细程度,进一步重视扶贫减贫质量的动态提升是时代赋予扶贫开发的新使命。作为重要的支农惠农手段,农业保险以其特有的风险阻隔和风险补偿功能,成为精准扶贫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截至2016年,湖南省已开展22个农业保险品种,由原来的部分试点发展到全面覆盖,累计1338万农户获得保险赔款83亿元的风险保障;农险保费收入增长迅速,居中部六省第1位,在稳定农民收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其服务精准扶贫战略的进程中仍存在不少政策短板及现实难题。如何创新农业保险扶贫的有效方式,扎实推进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亟待探索的问题。

农村、反贫困、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等一直是政、学、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及难点命题。对于如何将农业保险纳入精准扶贫工程,尤其是如何构建特色农险补贴体系以更好服务于精准扶贫战略,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稀少。郭颂平等(2014)从财政补贴的公平性角度出发,指出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民族地区 (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的险种结构,设计灵活的保障水平和保费补贴组合供农民自由选择,并将拨付给民族地区的部分扶贫资金转化为保费补贴的方式发放,以发挥农业保险扶贫的杠杆效应。沈辉 (2014)则指出,将发展特色农业保险纳入 “精准扶贫”战略,在一些投保率达到30%以的区域提高保费补贴率,同时对促进本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几种主导型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展保险。

在精准扶贫与特色农业保险关联研究成果方面,由于在农业保险制度相对完善的欧美发达国家并不存在明显的农村贫困问题,所以该研究主要见于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但国外并无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其成果主要在于强调农险补贴如何与其它扶贫手段配合发挥支农扶贫作用。如Paul和Krishnamurthy(1995)在对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进行分析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村反贫困的主要手段如农村信贷的作用非常有限。Joséángel Villalobos(2013)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农业保险应当与其它手段相配合,如农村信贷政策、财政支持的持续性、气象基础设施完善、数据遥感技术的应用等才能更有效发挥扶贫支农的作用。

Amir Ullah Khan(2015)认为,尽管农业保险在理论上是非常有效的稳定农户收入的手段,但在印度,由于农作物价格存在较大的价格波动性,加之农险保费过高,故投保作物或天气保险的农户人数非常少。他指出印度政府应考虑发展农产品价格波动损失基金,以对原有的农业保险计划做出必要补充。

二、湖南省农业保险服务精准扶贫的实证研究

(一)农户投保需求假设因素分析

1.年龄

农民选择参加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对风险状况及保险接受程度的影响之上。一般而言,受到保险发展过程的影响,农民年龄越大,对保险的了解及接受程度会相对较低,但是年龄越大的农民经历的风险越多,更能意识到天灾人祸的危害性,所以年龄对农民选择参加农业保险的影响比较复杂

2.收入来源及收入水平

许多农民对农业保险仍有较大兴趣,但收入水平偏低仍是制约其投保的主要因素。通常收入越高,其投保支付能力越强,投保意愿亦会增强。由于湖南属于劳务输出大省,在所调查地区,有不少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其农业收入来源大大下降,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自然也有所降低。

3.农业保险补贴制度及其满意度

据调查,农民对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并不了解,而且认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保费补贴水平、补贴品种、补贴方式等不合理,这必将影响农民是否选择参加农业保险。

4.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相结合

主要考虑该村是否属于整村推进在精准扶贫战略视角下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对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的关系的了解程度、政府对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的重视程度、有没有专人落实精准扶贫与农业补贴的政策、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的结合能否受到实惠、对目前精准扶贫与农业补贴结合政策的总体评价等等。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湖南省精准扶贫以及农业保险补贴,作者对湖南省岳阳、益阳、邵东、祁东、衡南、新田、株洲茶陵、娄底新化等地243位农户展开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被调查农户基本情况如农户年龄、性别及收入水平等;二是农户及对农业保险认知的状况,包括购买的保险,参加的农业保险品种以及听说过的农业保险政策等;三是农业保险补贴对农户投保意愿的影响状况包括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对当地精准扶贫和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相结合情况等。此次问卷共发放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0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2%。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1.农户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中共涉及农民243人,其中男性130人,女性113人,男女比例均衡有利于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图1,可见其调查的大部分都是35~55岁的人,为一家之主,更了解家庭的基本状况。

由图2可知,约70%的家庭人均年收入都在1万元以下,由此可知农户的收入还很低,农村还相对较贫穷。

图1 受访农户的年龄

图2 受访农户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占比

从样本的性别、年龄、学历和收入的分布情况来看,此次总体样本在所有农村农户人口中,具有相当稳定的代表性,能真实反映我省农村的情况。

2.农户风险态度

由图3可知,虽然很多农民外出打工,但农业收入仍占主要部分。因此,其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图3 来源于农业的收入

但问及 “当发生天灾时,您主要从哪里获取帮助”时,只有17.6%的农民向保险公司获取赔款,49.0%的人仍然采取风险自留的态度,14.1%的人等待政府救助,19.3%的人依靠亲朋好友获取援助。农户对风险抱着侥幸心理,所以广大农民对于其他直接补贴农业种植、生产的方法比农业保险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接受程度更高。

3.农户对农业保险的参保情况

即使是在仅有的17.7%农民中,其需求度最高的仍是关乎民生的生活保障类险种,如有51.5%的农民购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农合,22.8%的人买了养老保险,而购买了交通工具保险的仅为8.6%,购买农业保险的为17.2%。由此可见,农民对生、老、病、死等不可避免的人身风险认识度和接受度较高,反之,对于天灾人祸等不确定的事件,对风险认识程度较为粗浅,以至于其对这类保险的购买度较低。而农户投保的农业保险品种集中于需求度较高的水稻保险及猪的保险,具体见图4。

图4 投保的农业保险品种占比

4.农户对农业保险及其补贴的认识状况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对农业保险只有2.058%的非常满意,34.16%的农户表示满意,55.14%觉得一般不太满意的有8.23%,而非常不满意的也有0.412%。调查数据显示,243位农户听说过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粮食直补有77户、良种补贴89户、减免农业税180户、农业保险费补贴54户、农业保护价69户。而农户了解农业保险补贴制度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农户对农业保险补贴不太了解,而且其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在问到农户认为农业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制度是否合理时,72.84%的人认为合理,27.16%的人认为不合理。而在这27.16%认为不合理的农户当中,认为保费补贴水平不合理的有6.996%,补贴品种不合理的有6.996%,补贴方式不合理的有13.17%,其绝大多数认为补贴方式不合理,这主要与农户不能真是得享受到这种补贴优惠有关。

5.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相结合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如下图,农户对大部分精准扶贫政策尚不太了解,而农户对于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的关系非常了解的只占0.823%,了解的占11.52%,有77.78%的不太了解,甚至有9.877%的完全不了解。

图5 农户了解的精准扶贫工程

数据显示,93.4%的农民说该村没有属于整村推进在精准扶贫战略视角下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20.16%的人说该村有落实专人抓定点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相结合的工作,17.7%的人说有。还有62.14%的人不清楚;绝大部分农户认为当前政府对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结合的重视程度、对目前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结合政策的实施效果总体评价、觉得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结合政策给农村困难群体带来的帮助等这三方面都一般,当然也有44.44%的农民觉得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结合政策给农村困难群体带来的帮助大;30.86%的农民认为现行的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结合的政策使他们享受到了实惠,26.34%的农民认为没有享受到优惠,有42.8%的人不清楚;而当问到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制度应该怎样结合时,大部分农民认为应该完善农业保险的制度和内容,做好理赔和加大农业保险赔款金额,减少农民受灾害损失。

(三)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我们将农户是否选择参加农业保险结果分为选择1,和不选择0的二分变量,所以我们以因变量为yi,自变量为xi,来使用binary logistic模型:

将农户选择的条件概率标注为

P(yi=1/xi) =Pi,我们就得到以下 logistic回归模型:

定义农户不选择的条件概率为:

那么,农民选择和不选择的概率比为:

这个比在logistic模型中被称为事件发生比(the odds of experiencing an event)即 odds。对其取自然对数,可得到最终的回归线性模型:

本文研究主要考察农户是否选择参加农业保险,代表农户选择参加或不选择参加。因此,我们采取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将其变量的取值限制在 [0,1]范围内。

根据上文对农户农业保险参加意愿影响因素分析,选择以下变量建立模型。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因变量与自变量的描述统计

SPSS运行结果:

表2 案例处理摘要

参与分析的个案为243个,具有足够的样本容量,满足模型的要求。

表3 原始模型预测效果

当初始模型中只有常数项而没有自变量时,正确的预测率可达71.2%

表4 单变量分析结果

利用所有变量构建初始模型,即将每个变量都放入模型。表4检验每个自变量是否都对因变量有影响。结果显示:在0.05的检验水平下,X2、X3、X8、X9、X10与因变量的联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应的P值为0.000,说明模型整体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为并不是所有变量对模型的构造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选用向前步进法,筛选进入方程的变量。

表5 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

经过3步迭代后,得到最终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检验P值均小于0.05,表明筛选后的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6 模型汇总

经过3步迭代后,最终模型的Nagelkerke决定系数较接近0.5,可以认为模型拟合优度较好。

表7 =Hosmer和Lemeshow检验 =

Hosmer和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的检验P值为0.472,大于0.05,因此不拒绝 “由预测概率获得的期望值频数与观察频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的原假设,可以认为模型拟合较好。

表8 分类表a

表8的数据表明,最终模型的正确预测百分率可达到80.2%,比模型中只含有常数项时提高了9%。最终模型的系数见表9。

表9 方程中的变量

根据表中显著性可以检查每个变量对回归方程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所有的变量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Exp(B)为每个自变量对应的优势比OR值。如变量X9,数据表示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的结合受到实惠增加1个单位,选择参加农业保险的概率是不选择参加概率的0.641倍。

通过对实际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了影响湖南省农户是否选择参加农业保险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人均年收入、来源于农业的收入占比、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结合能否受到实惠等。而农户在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结合能否受到实惠归根结底是由精准扶贫的落实、农业保险补贴制度合理性以及精准扶贫与农业保险补贴有效结合来决定的。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业,实现自主造血

大力发展生产,提高更多就业创业机会。这是最根本、最有效、最稳定的脱贫办法。农村要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传统手工业,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实现就地脱贫。充分发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民营企业等经营主体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实现自主造血的脱贫目标,在农业保险方面需要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到农村,到贫困地区开展农险业务,使其共同承担扶贫重任。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保险推广中的政策导向作用,继续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针对本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选择相应的险种进行单独补贴,合理分配和科学使用补贴资金,尤其应加大政府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保费补贴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农户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全而提升农业保险的覆盖率。让农业保险真正成为精准扶贫的得力助手。

(二)宣传普及农业保险政策,增强农户保险意识

农户的保险意识直接影响其对农业保险的投保需求,因此保险公司和政府部门可通过不同途径尽量普及农业保险政策,如对承保品种、投保方式、理赔程序、保费补贴等政策具体内容的宣传,增加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户了解农业保险,在广大农村形成农业保险好的良好氛围,实现农户的自觉自愿参保,形成全民参与的良性循环。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开展信息传播工作,提高效率。可以对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进行农业保险教育,他们文化素质高,接受新事物快,他们回到农村后,必将成为推动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采用图片、宣传册、电台、电视等媒介,向农户介绍农业保险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结合农村实际和特色,深入乡村,充分发挥村镇干部、企业负责人、各类合作组织、种植和养殖大户的带头示范作用,先对他们进行专题保险知识培训,普及保险政策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点带而,提升广大农户的保险意识,逐渐扩大保险覆盖面。

(三)定向支持农业保险,提高精准扶贫效率

虽然积极参保能实现扶贫的精准化,但作为保险业更应当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开拓创新,这种开拓创新应当建立区域化的业务开展,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险种的业务,进行优化管理,逐步建设一套具有参保人身份认证、赔案理算、客户服务、定点医院管理等多种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得参保人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赔偿,最大限度地弥补参保人的损失。针对不同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业特色以及农产品产出状况,提供不同水平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尤其大力支持农业产出比较发达地区,这样可以增加农业优质地区的劳务输入,而针对农产不太容易获得丰收的地区做较少的农业保险补贴投入,可以节约很多资金成本,提高扶贫效率,改革资金管理使用方式,真正做到钱跟项目走、项目资金到村到户、直接用于扶贫对象。改进资金分配办法,重点解决 “撒胡椒面”问题,积极探索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配办法。针对农业产出量大的农户实行农业保险补贴奖励,达到真正的精准扶贫。

(四)强化监管,做到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农业保险经营中有大量的财政补贴,对保险公司真正做到依法合规经营应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虚假投保、虚假理赔等方式套取财政资金,使得中央的惠农政策难以落到实处的现象,保监会应当完善相关监管规定,以合规性为重点组织对农业保险的专项检查,加大对农业保险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坚决将这种苗头打压下去,务必使中央惠农政策不在中间环节被截留。保险机构以及各级政府也要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杜绝腐败分子的存在。实施阳光操作,将保险政策、参保情况、理赔结果公示、服务标准公开,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做到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同时纪委、财政、审计局、保险等部门组成政策性农业保险联合督查组,对保险公司、乡镇、村组进行督查,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做到保费补贴资金的全程监督,建立长效机制,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保费补贴资金真正惠农。对骗取财政资金补贴行为从严查处,绝不手软。

[1]黄延信,李伟毅.加快制度创新,推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 [J].农业经济问题,2013(2):4-9.

[2]李明贤,周蓉.异质性社员参与农村资金互助业务的博弈分析 [J].农业经济问题,2016(02):77-82.

[3]刘素春,智迪迪.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J].保险研究,2016(02):29-39.

[4]罗万纯.中国农村生活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农户视角 [J].中国农村经济,2014(11):65-72.

[5]庹国柱.论农业保险市场的有限竞争 [J].保险研究,2017(2):11-16.

[6]王韧,邹西西,刘司晗.基于AHP方法的湖南省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扶贫效率评价研究 [J].湖南商学院,2016(2):123-128.

[7]魏华林,吴韧强.天气指数保险与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 [J].财贸经济,2010(3):5-12.

[8]曾福生,李星星.扶持政策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基于SEM的实证研究 [J].农业经济问题,2016(12):15-22.

[9]张伟,罗向明,郭颂平.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评价与补贴模式优化——基于反贫困视角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8):31-38.

[10]赵书新,王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农业保险补贴的效率与策略分析 [J].保险研究,2012(6):58-63.

[11]周双,刘鹏.我国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创新研究[J].上海金融,2017(1):17-22.

[12]周县华,廖朴,王娅婷.自主投保还是强制投保?——农业保险的投保形式及最优保费补贴比例研究 [J].保险研究,2017(2):17-22.

[13] Barnett,B.,K.H.Coble.Understand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Farm Policy Preference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2,94(2):528—534.

[14]Barry K.Goodwin,Vicent H.Smith.What harm is done by subsidizing crop insurance?[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3,95(2):489-497.

[15]FG Santeramo,BK Goodwin,F Adinolfi.Farmer Participation,Entry and Exit Decisions in the Italian Crop Insurance Programme[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6,67(3):1-29

[16]Glauber,J.W.The Growth of the Federal Crop Insurance Program [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3,95(2):482-488.

[17]Gardner,R.,C.Waller.A formal analysis of incentives,In The samaritan’s dilemm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 aid[M].New York:Oxford Univ Press:87-111.

[18]吴双.论精准扶贫模式的内涵与机制 [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4).

[19]李麦产.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镇功能转换 [J].湖湘论坛,2017(01).

[20]邓嘉詠,伍劲松.农村土地征收中的行政裁量及其控制,2017(02).

Research on Farmers’Demand for Agricultural Insurance under Perspective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WANG Ren
(School of Finance,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Changsha,Hunan 410205)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rmers’demand for agricultural insuranc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Through the sample questionnaire,we use the logistic model to examine the age,income,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farmers,esp.the influence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on the demand of the farmers for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se 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gricultural insurance;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demand;countermeasures

F842.764

A

2096-4315(2017)02-0116-07

2017-09-01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 “基于反贫困视角下湖南省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YBA239),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湖南省农业保险补贴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A105),湖南省社科评审成果课题。

王韧 (1978—),女,湖南平江人,博士,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湖南商学院保险系主任,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

(责任编辑:杨粤芳)

猜你喜欢
补贴农户精准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精准的打铁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