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公民养成机制研究

2017-11-17 09:01王中华张学芳刘明源殷甫祥
科技视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王中华 张学芳 刘明源 殷甫祥

【摘 要】生态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履行主体责任,培育生态公民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本文分析了生态公民的养成的必要性,从完善法律法规、整合教育资源、注重生态实践、优化市场配置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生态公民养成的机制,以期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公民;养成机制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人类社会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其实质是要建立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体之间良性互动、相融共生、循环集约、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形态,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从此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将在思想观念、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迁和全方位的转型。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由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人口数量过度膨胀,加上部分公民不良的消费行为及生活方式,地球环境的承载能力已达极限,人类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和挑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投入,更加需要每个有责任心的公民的大力支持和全方位参与。培养具有强烈责任感和高度文明意识的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视野下解决生态困境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途径。

1 生态公民的内涵及其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生态公民”指能够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其核心理念与基本目标,依法享有生态环境权利和承担生态环境义务,其中也表现为具有参与生态环境管理事务并担任公职资格的人。[2]生态文明与生态公民作为人类历史和文明形态演进的必然产物,两者同为时代智慧的结晶,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一方面,没有生态公民的养成,就无法推动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变;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发展为生态公民的培育提供了基础和平台,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彼此促进。生态文明不可能自发形成,它需要具有生态文明意识且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生态公民的不断努力和自觉追求才能形成。培育生态公民的最终落脚点就是通过公民的积极参与,从点和面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实现人与自然两者的和谐。

2 生态公民养成的必要性分析

2.1 生态公民养成是确立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必然要求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全方位贯穿,必需依靠和发挥生态公民的主体作用。生态公民是推动国家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实践主体、推动经济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实践主体和推动社会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活实践主体[3],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水平如何,将最终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只有当社会公民通过法律规范、道德品格、行为模式等多方面的培育成功转变成生态公民后,才能够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主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生态公民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选择,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2.2 生态公民养成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4]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从一维的社会经济繁荣转向三维的财富、健康、文明的复合生态繁荣,研究对象从以物和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致力追求和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公民具有科学的生态理念和良好的生态素质,在日常生活注重节约资源、低碳环保,从源头削减污染,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生态公民养成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迫切任务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美丽中国承载着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建设美丽中國,必须贯彻生态文明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和居住人口快速增长,少部分公民的不良习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越来越大,污染环境、过度消费、浪费资源等破坏行为普遍存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并不平坦,根本原因是由于国人的生态文明意识还不高。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具有科学生态文明理念,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的生态公民的大力支持,只有“人人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我们的家园,山清水秀、壮美秀丽的美丽中国梦才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3 生态公民养成的实施路径

影响生态公民养成的因素是多样的,如何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公众参与等多种手段,健全利于生态公民养成的动力机制,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生态良性发展的必然路径。生态公民养成不是自发的过程,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建立“法制保障、社会教育、公众参与、市场配置”的模式,构建有利于生态公民培育的中国特色路径。

3.1 完善法律法规,突出权利和义务,为生态公民养成创造法制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政府主动转变职能,建立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明确公民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合理界定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相关的利益群体的关系,从而为公民的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为生态公民培育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

我国环境法制建设起步较晚,现有环境保护法律10件、资源保护法律20件、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环保规章数百件、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保法规和规章700余件,已经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法律框架,环境保护主要领域基本有法可依。但是,我国在生态立法和执法中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立法内容有欠缺,某些领域还存在空白;现有的法律与实际不符,修订时间滞后;着重保护,强调公民的环境义务,忽略公民应该享有的环境权利。生态型政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加快生态文明的实现进程。endprint

3.2 整合教育资源,提高生态意识,为生态公民养成打好文化基础

生态公民的养成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生态教育,掌握必需的知识,提高生态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践行生态化生活方式,自觉做生态文明的示范者、生态理念的传播者、生态美德的倡导者、生态文化的弘扬者、生态形象的塑造者。[5]教育能够为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公众只有接受教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才能够将生态意识转化到日常行为中。借鉴公民教育系统设计,生态公民教育可以利用学校、非政府组织、大众传媒等多种渠道构建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是培养生态公民很重要的途径,将生态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生态保护课程,普及生态知识,培育青少年生态道德,促进受教育对象从小就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非政府环保组织开展宣传教育、环保公益、环保维权、国际交流等活动,提高公民的环境和生态素养,为培养生态公民起到了促进作用。大众传媒在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中也应发挥其重要作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微博等手段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增强人们对建设绿色家园的责任感,让公民感受到生态生活离他们很近,让生态生活成为公众的日常生活方式。

3.3 注重生态实践,拓宽参与渠道,为生态公民养成提供实践平台

生态实践检验生态公民养成效果的重要环节,是人类解决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时的一种“自我救赎”。一个合格的生态公民除了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外,还应积极参与生态实践,在参与过程中获得对自身角色的深层认知与体验,不断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能力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具有非政府强制、非市场推动和自我促进等优势,能够起到集中民智、调动积极性、化解矛盾、监督政府、转变市场等多种作用,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公民生态实践的活动不仅包括公民个体的生态环境行为、与生态保护相关的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活动,还包括参与政府环境决策、监督政府环境管理的生态政治行为。政府一方面要完善公众参与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扩大公众参与的覆盖面,让公众有更多的机会介入到政府、企业的环境决策、管理和监督中;另一方面,要打造更多的参与平台,进一步降低公民参与生态实践的成本,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3.4 优化市场配置,计算环境成本,为生态公民养成增加经济手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自然资源的价格不仅由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税收与利润等部分组成,还应包含环境成本,现有的资源定价机制未充分考虑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外部环境污染成本,资源定价机制还不尽合理,价格整体偏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需关系、资源稀缺和不可再生性、环境污染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资源总价,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污收费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公众转变生活模式上的导向作用,避免資源使用者和产污者将治理成本转嫁给社会,使公民能够主动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为生态公民的培育增加经济调节手段。

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致力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遵守自然规律,不能以超越环境承载力、破坏环境质量为代价。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人,解决也必须依靠每个成员的力量,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决定了生态公民养成的必要性。生态公民成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主体既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全面的配套和保障措施促进生态公民的养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黄爱宝.生态型政府构建与生态公民养成的互动方式[J]. 南京社会科学,2007(5):79-85.

[3]徐梓淇.论生态公民及其培育[D].上海:复旦大学,2013,82-83.

[4]陈家刚.生态文明与协商民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2):82-86.

[5]王中华.生态公民的内涵解析及价值追寻[J].轻工科技,2017(3):142-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