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班主任的“小秘籍”

2017-11-19 02:52赵晓红
教育 2017年41期
关键词:班委会开学班级

赵晓红

毕业十年后初次当班主任,和几十个孩子从陌生到熟悉,从七班到五班,共同组成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陪他们一起拼搏,一起努力,一起走过中考,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再和他们一起含泪说“再见”……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回头看看,一路走来,自己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从“新手上路”到“驾轻就熟”,走过不少弯路,吸取了很多教训,也积累了经验……

七年级——稳定班级,培养凝聚力

开学“三部曲”,深入了解学生 开学初,面对二十八个全然陌生的孩子,怎样快速了解和走近他们,是最大的问题。首先,我利用学校组织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机会,让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轮流带领大家学习《学校管理制度汇编》,从中观察他们在讲台上的形体表现和语言表达能力,使枯燥的规章制度学习变成了了解学生的第一部曲;其次,我又让孩子们每人准备一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不限形式,比一比谁能让大家尽快记住自己,增加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之后,我又让学生填写自己的“从政史”,即小学任过何种职务,以便组建临时班委会。通过这“三部曲”,班里哪些孩子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我大致已经心里有数。开学第一周,我便组建了“临时班委会”,安排相应职务,并把班委会成员和职责表、值日生安排表、科代表名单以及相关职责张贴公示,使得班级组织架构迅速稳定下来。

创设“温情”的班级氛围,打造“民主、和谐、向上”的班风 李镇西老师曾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从开学初,我就提出,班级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班集体。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开学第二周,我给孩子们写了班主任寄语,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感情和希望,还发动其他科任教师写教师寄语,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墙报上。同时,让孩子们带来个人照,并把照片按照心形张贴,图形最中间是第一次集体活动的“全家福”照片。照片区和教师寄语区通过桥梁相连,黑板报主题是“相亲相爱”。此外,为了让家长参与进来,我通过校讯通发动家长给孩子写几句心里话,我又将这些话收集在一起,标上名字统一打印出来张贴到墙报上。这样,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周围,围绕着教师和家长的殷殷期望,感觉到亲情、师生情的同时,也给了他们努力向上的动力。班会上,我常常播放《相亲相爱》《相逢是首歌》等歌曲,创设友爱的班级气氛。开学一个多月,学生对集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慢慢形成了,学生也逐渐稳定下来,良好班风学风日益形成。

制定班规班纪,细抓日常管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注重温情管理的同时,班级也必须有章可循。我参照其他班主任的班级规定,提出几个大的方面,班会课上让学生制定具体方案,讨论形成了《班级量化考核方案》草稿,制訂了明确的奖分和扣分准则,考核范围从仪容仪表、考勤、卫生、纪律(课堂和课间)、眼操课间操、作业完成、奖励等各方面进行,使得班级各项事务都有章可循。

规矩制定出来了,关键是执行。为此我专门召开班委会,每个班委进行明确分工,每人负责考核其中一项。每名学生的基础分是100分,每周进行奖分和扣分后就是个人量化考核最后的得分。每周在班会课进行总结,将考核积分排名。前八名就是每周的“班级之星”,公开表扬,并颁发一张小奖状。这样每个孩子不管成绩好坏,只要表现好,都可以成为“班级之星”,调动了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各个班委的能力也在参与管理中得到提高,班级正常运转,班级逐渐达到自治。

合理组建小组,进行比学赶超 通过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我在班级管理上实行了小组制。根据平时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合理分配了小组。每个小组六个人,由两个前十名、两个中等生、两个成绩稍微差点的孩子组成。每个组里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史社五个小组长,负责收发各科每天的作业,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同时,小组评比和个人的量化考核相结合,全组成员平均分即小组得分,并以组为单位来考评“明星小组”,每周评出两个“明星小组”,通过校讯通给优秀组员家长发表扬信。这样组员共进退,各小组都不甘落后,培养了他们小集体的责任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之前,让小组之间互相挑战,考完之后,表扬获胜小组,这样,既激发了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又培养了团结协作意识,同学们团结友爱,有很强的凝聚力,同时也在班级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气氛。

参加各种活动,培养班级凝聚力 学校组织开展了很多活动,如体育节、科技节、新年联欢会等,我让班委积极发动大家踊跃参加,并且用量化考评的奖分鼓励,强调重在参与。在为班级鼓掌呐喊的过程中,“我是七班人”这个意识已经悄悄进入每个孩子的心中。印象最深的是军训,为了争取优秀连队,每天的大强度训练,孩子们都坚持下来,为了口号响亮,有的孩子嗓子都喊哑了……军训让大家更深切感受到什么是“集体”!还有那年的班级联欢会,全部由学生们策划、主持、表演……太多太多的镜头在脑海中定格,而每一个镜头,都像沙粒一样,最后拧成了铁盘一块,这个铁盘,就叫做“班级凝聚力”。曾经有个其他班孩子对我说;“老师,你们班特别团结,感觉有种神秘的力量把你们班的人连在一起。”我笑而不语,这种神秘的力量,就是对班级的认可和热爱吧,这是三年来沉淀下来的集体荣誉感。

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个性与共性教育同步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所以不可能要求全部学生都很优秀。针对班里学生,我有计划地逐个进行个别谈话,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特别是针对两类学生:尖子生——表扬其已有成绩,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定好长远目标,并让他们在班会课与同学交流学习体会,带动全班共同进步;学困生和问题生——多与之谈话,肯定点滴进步,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尽快缩短与其他成员的差距。在七年级的班级管理中,我一直坚持“个人影响集体,集体带动个人”的原则,使每个同学认识到:班荣我荣、班耻我耻。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对班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点点滴滴的努力中,七年级的各项班级工作都算进展顺利!但由于初次当班主任,经验不足,班级还是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高;个别学生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坏习惯由来已久,纠正不是一朝一夕的,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改变不明显,有待进一步努力;班级考评方案,一周一评,经常得到荣誉的学生越来越不珍惜,得不到的学生逐渐丧失斗志等等。endprint

八年级——顺利过渡、整体提升

七年级班级稳定,为八年级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过有个小插曲:由于学校班级整合,由八个班变成六个班,班里新增加了九名新成员,需要尽快让他们融入班集体,拥有班级归属感,另外让原班孩子不产生排外情绪,重新打造一个整体。除此之外,还要保持班級各方面的井然有序和正常运转。

热情真诚的欢迎仪式 为了迎接新到班级的九个学生,我组织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先介绍了整合班级的意图,让孩子们内心了解这件事,不至于带着情绪抗拒分班,接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让全班同学热烈鼓掌,欢迎新到班的的同学。接着,让九个孩子一一走上讲台,做自我介绍,同时都会得到大家的掌声,这既是欢迎,也是对新同学的认同。这个简单的欢迎仪式,打破了原有的隔阂,让新同学克服了离开原班的失落和对新班级的抗拒,尽快融入新的集体。之后我也经常找他们谈话聊天,给予更多的关注,想办法尽量缩短他们的适应期。开学大概两周之后,新的集体已经其乐融融,完全是一家人了。

组建最得力的班委会 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和特点的情况下,八年级重新组建的班委会是我直接任命的,没有经过民主选举,但事实证明我还是把合适的人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比如,班长张欣冉,她虽从未做过班长,但性格随和,学习认真、责任心强,与同学关系融洽,成绩也在班级前列,威望很高,足以服众;学习委员郑文媛,做事细心大胆,学习刻苦努力,足以在学习方面成为大家的榜样;纪律委员张梦瑶,成绩虽不是最好,但责任心强,很有魄力,敢说敢管,且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同学们也信服于她;生活委员林雪珍,更是认真负责,集体荣誉感很强,分配劳动任务公正无私,且带头干活,从不计较,在班级威望很高……班委会组建之后,各个班委各司其职,开学几周过去了,班级井然有序,几乎周周得到学校常规评比的流动红旗。

爱的教育滋润心田 心理学上有个“八年级现象”:即八年级学生已经历一年的中学生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已经很熟悉,而且暂时没有初三中考升学的压力,年龄上也进入了青春期的顶峰,爱面子、易冲动、爱走极端等;学习方面,对课程的新鲜感消退,兴趣减少,不少人会进入“高原”期,两极分化严重……教育界普遍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八年级学生最难管理。针对这种现象,开学初我先把这个概念告诉学生,大家都感觉很新鲜,我再发问:既然有这个漩涡,如何想办法避免呢?之后,几乎每周的班会上,我都会找些励志、感恩、奋斗等主题的视频放给学生看,看完之后讨论感想。如山东台《天下父母》的大导演和老母亲等节选视频,无臂男孩刘伟用脚弹钢琴,为了梦想永不放弃、最孝顺女孩吴孟杰带着瘫痪母亲上大学,贫困兄妹数年如一日照顾“渐冻人”父亲等等,把真善美的思想通过视频传递给他们。经常有学生在看了视频后泣不成声,谈感想时话都说不出来……我把这个称之为“爱的教育”。这些教育效果不会是立竿见影的,但对孩子们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

欣赏和感谢、弘扬正气 记得一个学期末,校长设计了一张很温馨的调查问卷,让教师们在充满温情的音乐里完成,主题就是“欣赏和感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也如法炮制,设计了一个班级小问卷,内容如下:

回顾两年多的时光,我很欣赏***,因为他……我还很欣赏***,因为……

回想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我非常感谢***,因为……;我还非常感谢***,因为……。

问卷收上来后,我逐个总结、归纳,在这个过程中我每每被孩子们真诚的话语所感动,为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所打动。孩子们欣赏和感谢的,大多是班委认真负责、吃苦在前,同学刻苦努力乐于助人,老师无私付出等等,这说明孩子们的价值观完全正确,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尽管我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整理这份调查结果,但把它张贴在教室后面,看到孩子们因为自己被欣赏被感谢的喜悦和由此产生的带动力,让我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八年级的时光匆匆而过,我没有明显觉得“八年级现象”的存在,班级一直平稳过渡,在好的班风、学风带动下,班级的成绩也逐渐提高,八年级末班级各科成绩甚至都在年级前列。其实平时学习是我强调最少的,但是班级纪律好、正气足,学习成绩提高是必然的结果。

九年级的班级管理,我不再一一赘述,因为主要任务是学习、迎接中考,班级的各项制度基本是延续前两年的,没有很大改变。只是平时对孩子们的目标教育增加了,找他们谈话、了解思想动态多了一些……

中考结果揭晓,证明了班级的实力,均分、高分都在年级前列,大部分孩子考入了自己心仪的高中或技校。依依分别之际,发自内心地舍不得他们,是他们丰富了我的教师生涯,是他们陪着我一起成长,让我逐步提高,逐渐进步!当然,我的工作中还有许多缺陷,相较其他优秀的班主任,我还需要加倍努力,将自己三年来的心得体会总结,并作为自己日后努力的方向。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让自己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黄埔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委会开学班级
班级自主管理视域下轮流班委会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班级“四小怪”
开学了(2)
电子版委会表
“工匠精神”指引下的中职院校班级团支部和 班委会一体化问题及策略研究
不称心的新班级
建设优秀班级委员会,提升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