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虚拟社区看媒介情境的重塑力

2017-11-19 00:58田天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虚拟社区

田天

摘 要:早在20世纪80年代,媒介研究者梅罗维茨在他的学术著作《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详细揭示了电子媒介对社会场景的重塑过程。当下,移动互联网的扩大化,我们更直观的看到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造成了结构性影响。选取虚拟社区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虚拟空间里,人们选择以社区的形式活动,是典型的在“旧规则”与“新媒介”之间平衡的结果。

本文采用媒介情境论的研究思路,通过界定三个影响场景的变量——社会信息的相对关联,前台/后台的界限,以及社会场景与物质地点的关联,针对两种虚拟社区的表现形式分类加以分析,探讨“我们所塑造的环境如何反过来对我们进行重塑”。

关键词:虚拟社区;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

中图分类号:TP39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254-02

一、虚拟社区

早在1993年,美国学者霍华德·莱茵戈德首次提出“虚拟社区”一词,他将虚拟社区看作是网络虚拟空间中形成的“社会性群集”,是“一种当足够多的人以足够的人类感觉去进行公众性的讨论并形成网络空间里的人际关系网络时,出现在网络上的社会聚合体。”

典型的虚拟社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人际关系网络为基础,通过线下到线上的关系转移,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传播网络;另一种是以共同趣缘为基础,在虚拟空间组合成网络集群,甚至延伸到线下生活。

不论哪一种形式的虚拟社区,实际上都是人们为了适应新媒介形式,在旧的社会活动形式上进行的创新。正因为如此,本文采用媒介情境论的研究进路,认为互联网媒介与虚拟社区行为之间存在中间变量,即梅罗维茨所说的“场景”。

二、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

梅罗维茨在对的媒介情境论的陈述中说道,“电子媒介影响社会行为的原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感官平衡,而是我们表演的社会舞台的重新组合以及所带来的我们对恰当行为认识的变化。”①

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各种不同的旧场景界限的破除,并融合为一崭新的场景,也就是新的信息系统,新的场景意义迫使人们对其作出回应,需要对以往的社会角色进行重组,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行为与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就是新媒介-新场景-新行为的研究思路。

《消失的地域》主要讨论的就是,随着电子媒介的普及,人们从旧有的近距离场景,进入到一种跨越时间空间的宽广场景,所处信息环境也随着场景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出现新的行为、新的群体、新的价值观。

而本文所讨论的媒介,按照梅罗维茨的定义:除了直接的面对面传播模式外,信息在人中间传播的所有渠道和手段。②也就是说,本文所研究的“媒介”,是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的物理载体或表现形式,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对象。在这一层意义下,我们不仅应当关注媒介的信息传播与沟通能力,还有媒介的演化过程以及它对社会的影响。

三、新媒介-新场景-新行为

梅罗维茨详细描述了电子媒介对场景的重塑过程,并揭示了这种过程如何深刻影响了社会行为。具体来说,他通过界定三个影响场景的变量——社会信息的相对关联,前台/后台的界限,以及社会场景与物质地点的关联,来显示“成为”、“转变”和“权威”这三类社会角色是如何依赖这些场景变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③这同时也奠定了由媒介、场景、社会行为组成的研究框架。社会信息的相对关联,即媒介在多大程度上将不同类型的人们分成或合并到不同或相同的信息世界中。前台/后台的界限,即媒介所能够允许的人们在非正式的、私下的“后台”的行为与他们在正式的、公开的“台上”的行为的最大差异。社会场景与物质地点的关联,即媒介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或削弱了社会场景和物质地点的传统关系。

公共场景的融合、后区的暴露与相关地点的逐步削弱带来的是社会角色的大范围变迁,社会化(成为)、群体身份(转变)和等级制度(权威)三类信息系统隔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失效,而媒介经验恰恰重新调整了人们的社会行为以及角色变化。

梅罗维茨的分析虽然更多指向电视媒介,而对于当下互联网和手机普及后所出现的種种现象,他的媒介情境理论与分析框架依然适用。新的媒介特点易于总结,新的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观察获取,连接二者的场景因素维持着某种动态的平衡。

所以,接下来讨论的重点在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终端的普及的情况下,“虚拟社区”这种新的媒介情境中出现了哪些社会行为的变化以及造成这些变化的场景因素。

四、虚拟社区的场景分析

虚拟社区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小世界网络”。在研究虚拟社区构筑的信息场景时,我们可以分别从两个维度出发进行考察:以话题为核心的虚拟社区和以人为核心的虚拟社区。

(一)以话题为核心的虚拟社区:想象的共同体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想象的共同体”,他认为,即使在最小的国度,其成员永远也不可能认识甚至听说过其他绝大多数成员,但是每个成员的内心都有着关于他们所处共同体的图景。④

自Web2.0始,信息以极快的流速跨区域传播,传者权利更是归于公众,以此为基础,互联网上搭建了众多“意义”上的信息场景。

其中最典型的,是“贴吧”式的扁平结构:以话题、核心词语为单元组建出虚拟社区,各个社区既离散又重叠。百度贴吧号称“全球最大中文社区”,在许许多多的话题社区中,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进入、围观或者参与讨论、征集讯息。豆瓣小组、知乎话题、微博关键词等等类似形式随后相继出现,在这些以话题为单元的虚拟社区里,“想象的共同体”中的成员有机会超越时空实现对话,他们在虚拟的空间上结成了文化意义上的集汇。

随着使用者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跨越地理上的鸿沟,因共同的兴趣、情感而结成新群体,陌生人之间也因此而产生新的纽带关系,他们随机聚合却紧密相连,主动强化群体身份、结成亲密共同体,甚至将虚拟世界的“有缘人”代入现实场景。endprint

不仅如此,各个虚拟场景之间并非平行,个体还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独立的话题单元之中。如果说以往的社会群体是基于“共享但特殊”的信息系统,那么虚拟社区蕴含的“共享”意义,是淡化了地缘、血缘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因素之后,由用户主动创建的个性化信息系统。以话题为核心的虚拟社区不仅在形式上脱离了与物质地点的关联,还通过网络ID或者昵称的形式有效保护了用户的后台区域。使用这种虚拟身份,传受双方因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差异对社会交往产生的影响大大降低,同时,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伦理道德规范在网络中的约束力量也大为减轻。匿名性一方面保护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促使人们更多的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中去,另一方面人们不必为自己在虚拟空间的行为承担责任,从而表现出行为的“深后区”偏向⑤。

(二)以人为核心的虚拟社区:媒介化社会

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媒介在现实世界之外塑造出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得对世界的认知,也依据从媒介获取的信息来指导现实生活,其影响力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但从本质上来说,媒介化社会使个人成为媒介影响下的“媒介人”,媒介不仅构建了他们对于世界的想象,还更深刻的影响了他们的个体意识和思维方式⑥。

第一类以人为核心的虚拟社区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这些平台的呈现单位是用户各自的“主页”,人们在虚拟空间里的信息传播行为都会体现在各自的“主页”上,在多点对多点的网状传播结构中,每个主页都是其中一个“节点”。“每一个节点同时扮演着信息的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双重角色,节点的社会关系成为了信息流动的渠道”⑦。

除此之外,平台还提供“关注”功能,人们用“关注”行为来抓取现实社会中的关系人,信息只需要在节点与节点之间流通,这种去层级化的连接形式,既能稳固原有的“强关系”,又拓展了“弱关系”。人际传播也被纳入虚拟社区中,信息的扩散因此更加容易,虚拟社区的成员间联系更频繁。

电视媒介所带来的“客厅压力”出现了松动,这种压力来源于电视“点对多”的“广”播模式,信息的传播往往朝向某个地理位置上的场域。比如家中的“客廳”,家庭成员在客厅场景中获取信息,互相之间对信息的筛选过滤就会有隐形的制约,从信息的解码来说,同一场景中获取信息的个体也更容易通过交流达成共识。

当下,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条件的加入,终端私人化得以实现,这就相当程度地弱化了“客厅压力”,配合平台账号的私人化,促成了开放的虚拟社区中相对闭合的个人信息场景。

在虚拟的空间里,用户可以脱离现实场景,按照意愿设计社会角色,甚至相互之间结为社群,完全地模拟现实社会的圈子与层级。虚拟场景不仅可以用来重构群体身份,完成社会化以及形成新的等级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它提供人们随时推倒一切重来的机会。媒介甚至成为个人精神生存空间的延伸,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织在一起。

以人为核心的虚拟社区里,搭建信息场景靠的是“展示”的能力,人们乐于在虚拟空间里展示自己或展示他人。由此很容易产生两个极端的“前前区”偏向,一方面鼓励人们平等的交流,展示自己以获得“定义场景的权利”,创造虚拟空间里的游戏人生;另一方面,受众主体地位的确立,展示他人的行为促成一些传统权威的“去魅”,如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中所说:“当人们被观察的时间越长越仔细时,他们的行为就会越多的被剥去其社会的标志和姿态的外衣”。它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个人、组织和社会的深层次互动,影响现实世界的经济运作、政治民主、社会运行等话题,虚拟社区向线下社会全方位渗透。

五、总结:“有序,不是混乱”

以媒介情境论为研究框架,通过分析以上两种不同的构成模式中的三个场景变量,我们可以总结出虚拟社区的属性与特征。如果仅按照理论预想,互联网带来的新场景应该是信息系统的融合、社会行为的后台偏向与更加脱离物质地点的虚拟空间,直接导致的行为结果会是不同社会群体界限消失、公众对信息控制力增强、社会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错序。然而,同样的分析框架与场景变量,我们的社会现实却与预期的结果有所出入。

在信息无限扩大的网络时代,即时互动的信息传递方式打通了虚拟社区的脉络,但其信息开放分享的形式和赋予人们的自主选择权又将人类推向了信息系统离散的境地。网络帮助现代用户脱离物质地点所限制的场景系统,场景也并非一味的融合,而是在更广大的范围上给了他们自行找寻甚至组建舞台的权利,于是人们虽然处于“地球村”时代,浮现出的却是个人化与分众化的新情景,这其实人们为了适应新场景所作出的探索。

后台的暴露可以消解权威的力量,而一旦外部文化权力植入,新的权威还是会出现。信息的过载反而让我们更加依赖“专家”,人们渴望平等的对话,又渴望平民英雄的出现。于是在社会资本的参与下,虚拟空间里的“去魅”与“造神”并行不悖。

“新的环境与旧的环境相比既不是天生就好或天生就坏,同样它也不是天生就更真实或更虚假。”⑧童年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逝,娱乐却不一定致死,因为更多的人投身于公共事务讨论,促使整个社会的社会化进程加快。梅罗维茨解释说:“有序,不是混乱。”因为新的社会秩序实际上是一种新的规则,并不是旧的社会机制随机的或者无序的变化。⑨虚拟空间里,人们选择以社区的形式活动,根本来说,就是试图在旧规则与新媒介之间平衡的结果。

在研究媒介带来的影响时,我们还应当把社会资本的实际占有、外部文化权利的植入以及人的能动性等等因素考虑进去。实际上,梅罗维茨也并不是批评家口中的技术决定论者,《消失的地域》不是试图说明媒介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的著作,媒介情境论的理论价值在于它提供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即讨论“我们所塑造的环境如何反过来对我们进行重塑”。

注释:

①②⑧⑨约书亚·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③陈辛灵.网络媒介对“新世代”社会角色的影响[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

④蔡骐.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09):11.

⑤⑥陈辛灵.网络媒介对“新世代”社会角色的影响[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

⑦彭兰. 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传播模式的关键变革[J].国际新闻界,2012(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虚拟社区
浅析关于虚拟社区信息共享研究现状
浅析关于虚拟社区信息共享研究现状
议程设置在虚拟社区品牌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关键词分析的国外LIS领域信任研究进展
虚拟社区用户电子商务交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ISM和AH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影响虚拟社区成功的相关因素研究
浅谈涉入理论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