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蒙古文字研究与信息发布互动平台网站建设的探讨

2017-11-20 15:07蒯燕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25期
关键词:网站建设互动交流字库

蒯燕飞

摘要:蒙古文字是对蒙古族文化的高度提炼,蒙古族文化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精神财富,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研究、积极修复、继承发展、应用创新。该文阐述了蒙古文字设计的现状,并分析针对蒙古文字的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建设的社会需要和社会意义,并阐述了网站进行互动和服务的三大目的:字库、数据库、互动交流。

关键词: 蒙古文字;网站建设;字库;数据库;互动交流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5-0249-02

1 概述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的出现与发展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字不仅仅是人类交流和记录的工具,更多地体现出民族的象征性和情感性。中国的汉字历经图形到笔画发展的漫长演变,字体类型呈现出丰富多变,造型优美等特点,字体种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字体设计种类的数量较多,但从事汉字字库设计的公司和团体却比日本和西方国家少很多,汉字常用字数有6763字,数量多、字体结构复杂致使字体设计量降低,尽管如此汉字字体设计仍然在海报招贴、书籍装帧、标识设计、网页设计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活力,汉字字体设计和字库正以蓬勃的生命力逐步发展壮大。而西方字体是以26个字母为主的字体,设计方便、结构简单便于各种形式的创新设计,较之汉字早已形成产业规模,在各领域中应用也较完善,字体种类可以達到上千种。蒙古文字和英文单词相类似,是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一种拼音文字,与汉字字体和西方字体相比蒙古文字体却只有几十种,目前在我国从事蒙古文字体设计和字库建设的却屈指可数,随着建筑、招牌、书籍印刷、网络的发展对蒙古文字的需求较从前有很大的提高,随着需求量不断增加,本因随需求而发展的字体设计却发展缓慢,在对蒙古文字的使用上也是问题不断,没有形成字体设计和使用的规范。

2 蒙古文字的设计现状

1) 蒙古文字的使用者相对较少

蒙古文字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组成元素,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蒙古文的主要使用者是中国的蒙古族、蒙古国的部分蒙古人、俄罗斯的部分蒙古人。1946年蒙古国开始使用斯拉夫文字,它是由俄文字母组成的新蒙古文,书写方式为横向。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使用的是传统蒙古文又被称为回鹘式蒙古文,人民币上印制的蒙古文字就是传统蒙古文,它的拼写是以词为单位进行竖向书写,词与词之间用空格间距进行分隔,字母连接着字母,词形变化丰富。从蒙古文字的地域方面看,蒙古文字的使用范围较窄,使用者相对较少。

2) 蒙古文字设计比较困难

文字承载着民族的传承和发展,凝聚着无穷的智慧,蒙古文字的发展与蒙古族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进入现代社会后,计算机录入、印刷等的需要限制了蒙古文的使用,排版、组词上都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在书籍排版、网站设计和与别的文字混排时要想达到满意的视觉效果需要详细考究,过程比较复杂繁琐。蒙古文字有其独特的造型特征,词形的多变、竖向书写增加了蒙古文字在字体设计、应用研究方面的困难。蒙古文字设计没有形成完善的规范体系,导致现实中种种不合理应用。

3) 从事蒙古文字体设计的专业人才少

蒙古文字的使用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蒙古文字的发展,全球有1000万蒙古族,我国有606万左右的蒙古族人(据2015年人口统计),其中以内蒙古自治区分布最多,蒙古族有430.98万人[1] 。在中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也分布有蒙古族。但事实上在我国实际从事蒙古文字体设计和文字研究的相对较少,进行蒙古文字字体设计和字库开发需要对蒙古文字理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还需要了解蒙古文字的历史沿革、蒙古文字的笔画与结构、文字设计艺术等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设计字体时所用的专业设计软件的技能,这些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不能被大多数懂得蒙古文的人所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蒙古文字字体的设计和字库的建设开发。

3 进行蒙古文字研究与信息发布互动平台建设的需要

1) 蒙古文字文化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6月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至2015年评估报告》报告中指出:“开展现代蒙古语常用词词表……等研制工作。建设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数据库……出版民族文字图书。”[2]早在2011年公布的评估报告中就指出扶持发展少数民族出版事业以及扶持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期刊,国家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视充分说明了文字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蒙古文字作为蒙古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在其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蒙古族的经济、文化、民族的发展,蒙古文字不仅是蒙古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是蒙古民族文化的凝聚体,流传于世界的蒙古文字的古籍史料中我们可以观摩到蒙古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蒙古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对蒙古文字的创新和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现意义层面上仅有小范围受众,目前国内没有针对蒙古文字设计的相关网站,鉴于蒙古文字在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急需扩大蒙古文字研究成果、蒙古文字创新发展的空间延展性,建立蒙古文字研究与信息发布互动平台非常必要。

2) 蒙古文字应用的需要

蒙古族在我国内蒙古的分布最多,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公文和会议文件的用字做了规定:使用胡都木蒙古文和汉文,对社会中使用的文字也做了规定:公共场所的标语、界牌……进行蒙汉双文标识。[3]

政府的规定以及随着数字印刷、广告、网络、电视等行业的发展,对于蒙古文字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蒙古文字不如汉字和英文那样方便可以直接输入并进行应用,同时蒙古文字的竖向书写也带来很多技术性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对蒙文文字编码、字形、键盘输入建立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开发了一些应用软件。但是满足不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蒙古文字需求的增加。数字化时代的网络、电脑、手机的使用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视野,面对琳琅满目、丰富多变的汉字和英文字体,蒙古文字字体设计发展却十分缓慢,仅有的蒙古文字字体满足不了数字印刷、广告新媒体等的需求,建立蒙古文字研究与信息发布互动平台对蒙古文字的应用有促进作用。endprint

3) 蒙古文字字体设计的需要

蒙古文字是对蒙古族文化的高度提炼,蒙古族文化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精神财富,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研究、积极修复、继承发展、应用创新。随着电脑、网络、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在使用手机传送文字消息时往往会选择应用自己所喜欢的字体,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让人们的视野更加宽阔,新媒体的发展中广告、印刷、包装等行业的大量需求派生出许多从事字体设计的公司和团队,在西方和日本字体设计早已形成产业化发展,文字产业为文化、经济、政治开来无可估量的社会效益,中国在文字设计方面起步晚,形成规模的公司和团体甚少,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需求让汉字设计快速地发展起来,蒙古文字也在此感召下,在包装、网页、海报等应用中积极创新蒙古文字体,但由于专业从事蒙古文字体设计的人数较少,社会需求方找不到可以为其服务的蒙古字体设计人员,导致蒙古文字的应用不规范、乱用等现象滋生。

4) 蒙古文字的审美需要

蒙古文字是世界13种主要文字之一,是唯一一种竖向书写的文字,其中蕴含着蒙古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审美形式。蒙古文字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展现着蒙古族的审美趣味。蒙古文字在结构上有5个元音和24个辅音,并以字母的上下拼接而成的,笔画的名称有字头、字牙、字角、字腰、字尾等三十多种,形成了蒙古文字独特的结构美;蒙古文字的竖向书写的形体产生一种独特的形体美;蒙古文字赋有韵律的起伏、曲直、长短的变化抒发出一种韵律感,时而紧凑,时而舒缓,产生一种独特的韵律美,此外蒙古文书法中也体现出独特的神韵美。随着印刷、广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蒙古文字字体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大众对常见的蒙古文字体早已形成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蒙古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给蒙古文字设计给予了丰富的养料,挖掘这些宝贵的财富赋予蒙古文字设计以新的内涵和审美是给蒙古文字设计提出的挑战。

5) 蒙古文字资源整合、共享的需要

蒙古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出本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和智慧,我们从文献资料、现存古籍、石窟中能够发现并了解的蒙古文字相当数量的、可以借鉴的文字造型、文字资料。由于蒙古族分布范围广,对现存的古籍资料的重视度不够以及对石窟保护抢救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给蒙古文字的资源搜集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对蒙古文字资料的搜集和采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跨省、跨国的采集使得资源搜集缓慢而分散。建立针对蒙古文字的互联网平台对于资源的广泛搜集和资源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资源的搜集和整合又会产生集群效应,使得蒙古文字的资源更丰富为蒙古文字的设计及开发建立了基础。同时,蒙古文字的资源的汇集增加了资源的共享的可能性,能够更好的方便蒙古文字的设计和应用,增加了创新发展的可能性,为蒙古文字在各领域的应用带来广泛的机遇。

3 进行蒙古文字研究与信息发布互动平台建设的目的

1) 字库

文字作为传承文明的載体,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字库的开发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借助技术手段而实现的。如今英文字库凭借形成早、成熟完善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汉字字库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国内涌现出众多字库开发公司,如:方正、汉仪、长城、文鼎、华康等,字体风格丰富多变、形体优美、类型众多等特点;蒙古文字字库却仅有寥寥几种。我们所看到的优秀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的字体,都是设计开发者融合文化和科技的结晶,从汉字字体设计字库中我们可以清楚明确地看到字体与文化的关联性,文化为字体的设计注入了蓬勃的生机,是设计者艺术灵感的重要来源[4]。蒙古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样需要去挖掘和研究,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字体字库,蒙古文字字库的设计开发更应该积极创新,结合蒙古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创造出更多的符合本民族审美和功能需求的字库,建立针对蒙古文字的网站对于发布字库成果,实现资源共享起到互动、交流的重要作用。

2) 数据库

蒙古文字作为蒙古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记录者,书写记录内容涉及文化、历史、经济、军事、医药、天文、宗教、教育等诸多领域,这些古籍和石窟中的蒙古文字记录传达了蒙古族的历史发展变迁、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状态。由于蒙古族让这些珍贵的古籍和石窟部分流失和破坏,所以为了抢救和修复残存的古籍、石窟一些蒙古文字的学者、专家进行了艰苦卓游牧迁徙的历史生活方式、部族分布的范围广以及战争的破坏绝的搜集和整理,比较突出的是由毕力格巴图教授带队的蒙古文字造型研究团队对搜集的古籍资料的蒙古文字造型元数据进行系统编号和信息技术处理组建了蒙古文字字体数据库,数据库的实现对世界上研究分析蒙古文字字体的特征和流变学等提供参考资料;为蒙古文字的相关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专业权威的资料,实现检索等多项功能的服务。”[5] 数据库的建立并不是一站式的,它仅仅是蒙古文字浩瀚海洋中的一部分,对数据库的继续填充和发展是今后留给我们的重要课题责任,建立针对蒙古文字的网站有利于数据库的扩充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为古籍的信息化处理提供依据。

3) 互动交流

蒙古文字作为蒙古族沟通、交流、传达的重要载体,在蒙古族文化的发展中起到推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间的交流实现了跨省、跨国、跨民族、跨语言等的全方位交流,而国内没有针对蒙古文字研究的网站,事实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蒙古文字的研究成果落英缤纷,许多蒙古文字的设计师设计出优秀的蒙古文字字体,许多蒙古文书法家书写出独特的神韵美。因此,建立发布蒙古文字设计作品、发布蒙古文书法作品,发布蒙古文字研究成果、促进蒙古文字研究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的互动网络平台十分必要。网络的超时空性,不仅能让蒙古文被广泛认识,更让蒙古族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网站的建立不仅仅是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展示蒙古文字的宣传平台,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促进相互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4 结论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网站已经成为展示自己风采和发布信息的主要方式,但内蒙古目前为止没有专业性的针对蒙古文字研究与信息发布的网站,人们想要获取蒙文信息的途径是比较少的,建立针对蒙古文字设计研究与信息发布互动平台十分必要,网站的超时空性,不仅能让蒙古文被广泛认识,更让蒙古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网站的建立不仅仅是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展示蒙古族文化的宣传平台,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促进相互学习,实现资料共享。网站提供的信息和互动平台可以形成资源库,聚集资源和信息,方便更多的人获取资源。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http://www.nmgtj.gov.cn/nmgttj/tjgb/qtgb/webinfo/2016/09/1473935239016492.htm,2016年9月28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至2015年评估报告>.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www.scio.gov.cn/zxbd/nd/35678/Document/1535758/1535758_3.htm,2016年6月14日

[3]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民族语文政策法规汇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16.

[4] 李翔.中文字库不应被忽视的中国创造[J].印刷技术,2010.

[5] 宋莉.蒙古文字造型元数据的分类编号探讨—以武英殿版为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站建设互动交流字库
No.2 喜茶联合汉仪字库推出微型书和书签
某型号产品的字库迁移优化设计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互联网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与思考
让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好语文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相同字库条件下激光打印文件特征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再议字库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