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政权闽东海陆军事连环防御体系探析

2017-11-21 03:16孙绍旭
中州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烽燧卫所闽东

孙绍旭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上海 200062;宁德师范学院 区域经济研究所,福建 宁德 352100)

明初政权闽东海陆军事连环防御体系探析

孙绍旭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上海 200062;宁德师范学院 区域经济研究所,福建 宁德 352100)

地处闽浙交界的闽东,元代以来,倭寇入侵首当其冲。明初,随着全国内陆局势趋于稳定,洪武政权将注意力转向倭患严重的海防。明政府实行分区海防的积极防御策略,以沿海烽燧为中线,在近海建立卫所,环海建立水寨,组建精锐海军,形成隔离带;烽燧向内陆面建立军屯、县治、巡检、铺递组成的面、线、点互为表里、虚实结合、动静平衡的三面包围的陆上防御格局;最终形成系统、全面、高效的海陆连环防御军事大格局,到洪武后期,元末以来的倭患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归纳和对比等,列出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明政权;闽东;洪武;军事

闽东即现在的宁德地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临东海,南连福州市,西接南平地区,北邻浙江省温州市和丽水地区。最东端是福鼎县星仔列岛,最西端为古田县笔架山,最北端是寿宁山羊尖,最南端为古田县水口镇的省洋村,东西长约235公里,南北宽153公里,陆域土地总面积1337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46公里。[1]102据《八闽通志》载,明洪武至永乐时期属于其范围的有:福宁县(今霞浦、福鼎和柘荣)、宁德县(今宁德和周宁县大部)[2]596、福安县(今福安和寿宁县一部)[2]507和古田县(今古田县和屏南县),这些都属于福州管辖,[2]431还包括寿宁县的南里、北里、东里至十五都,这些当时属于建宁府的政和县。[3]31为了显示完整性,本文海防方面部分涉及连江县。

对于初建政权而言,主要是从军事上实现对一个地区的控制,明初政府也不例外。这从一个数据可以看出些许端倪,宣德元年(1426年)明会典:福建原额兵125381员名,见在38475员名。[4]449以上数据显示:以宣德元年为界,以前的驻军是以后驻军的3.23倍。那么,洪武年间,明政权在闽东的海陆军事部署如何?

一、明初政府在闽东的海防部署

(一)海防部署的背景

从元代开始,倭寇便流劫于中国沿海地区,给当地人民造成极大危害。及至明朝初年,“乘中国未定,日本率以零服寇掠沿海”[5]201。同时,张士诚、方国珍的余党流亡海外,“诸贼豪强者,悉航海纠岛倭入寇”[6]21。使得倭寇活动越发猖撅,滨海一带皆被骚扰,而闽东更是当时倭患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闽东地处闽浙交界处,“岛夷入寇,必先犯此”[7]4421。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是月,倭夷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傍海之民,遂寇福建沿海郡县。福州卫出军捕之,获楼船一十三艘,擒三百余人”[8]1056。洪武五年(1372年)六月,“倭寇福州之宁德县”[8]1059-1060。同年八月,倭寇再次进犯闽东,“倭夷寇福州之福宁县,前后杀掠居民三百五十余人,焚烧庐舍千余家,劫取官粮二百五十石”[8]1393。根据赵轶峰《重谈洪武时期的倭患》一文统计:洪武时期倭寇侵扰从辽东到广东沿海合计有45次。[9]87-88据范中义、仝晰纲统计,洪武年间倭寇对辽东侵扰1次,对山东侵扰达9次,对南直隶侵扰7次,对浙江侵扰16次,对福建侵扰4次,对广东侵扰7次。[10]18面对如此严峻形势,随着全国统一的完成,明政府开始部署海防以御倭寇。

(二)明初海防部署

明初政府在沿海构建海防区、组建精锐海军、建立沿海隔离带达成打击倭寇之目的。

建构沿海海防区。随着全国统一的完成,明朝政权也日益稳定,朱元璋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海防。在沿海地区加强海防力量,划分鸭绿江、辽东、山东、直隶(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为七个海防区。关于明初海防有学者曾作专文,学者赵红根据洪武时期在山东置水军24卫,增强海上防御力量和沿海建立11个卫所,建立海防工事等布置防御倭寇代价巨大出发,对山东倭患进行阐述。[11]458-459据邸富生统计,“洪武一朝,明政府在浙江沿海共计设卫14,千户所31;在福建沿海设卫9,千户所13;在广东沿海设卫所20多处”[12]13。陈懋恒统计:洪武年间在辽东沿海设八个卫,山东沿海设七个卫,浙江沿海设十一个卫,福建沿海设六个卫,广东沿海设九个卫,共驻军近三十万。[13]164-171通过沿海划分海防区,建立卫所,实现提高局部应变速度与整体相互呼应有机统一系统,形成有效打击倭寇的第一道防线,对捍卫大陆安危起到积极作用。

组建海军打击倭寇。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明朝“置水军等二十四卫,每卫船五十艘,军士三百五十人缮理,遇征调则益兵操之”[8]1061。洪武五年(1372年),便“诏浙江、福建濒海九卫造海舟六百六十艘,以御倭寇”[8]1390。洪武六年(1373年)三月,明太祖诏“以广洋卫指挥使于显为总兵官,横海卫指挥使朱寿为副总兵,出海巡倭”[8]1448。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台州卫兵出海捕倭,获倭夷七十四人,船二艘,追还被掠男女四人”[8]1490。该年内,福建都司都指挥同知张赫“率舟师巡海上,遇倭寇,追及于琉球大洋中,杀戮甚众,获其弓刀以还”[8]3042。洪武十六年(1383年)八月,“赏温州、台州二卫将士擒杀倭寇有功者凡一千九百六十四人文绮、钞布、衣物有差”[8]2426。洪武十九年(1386),命信国公汤和“往浙西沿海筑城,籍兵戍守,以防倭寇”[8]2799。汤和至浙江后,筑城59座,选丁壮58750余人分守各地,并多次命令沿海卫所组织军队出海捕倭。沿海军事实力提升,使倭寇所造成的危害大幅下降。从这一时期起,倭寇在沿海的劫掠渐趋消弭,史料中也鲜有记载,但这并不意味这倭寇骚扰结束。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先在福建濒海的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四府城筑城16座,增设巡检司45个,并选丁壮15000人分隶各卫所。[8]2735在福建沿海督造了烽火门、南日、铜山、小埕等5座水寨。水寨“各为分汛地,严会哨,贼寡则各自为战,贼众则合力以攻”。仅浯屿水寨就有兵丁2898人,由一名把总统领。[14]80另外还收编了方国珍、张士诚残余兵勇。[15]842说明倭寇依旧还是沿海防御的重点,稍有疏忽他们便能重新登岸劫掠。通过沿海筑城,驻扎水军,建造战船,操练水军,主动出击,打击倭寇,取得倭寇在沿海的劫掠渐趋消弭的良好效果。

迁徙沿海居民建立隔离带。为国防需要,洪武时期曾经实施比“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更严峻的措施,对打击倭寇起到巨大作用。汤和曾经迁徙沿海居民内撤,包括“废宁波府昌国县,徙其民为宁波卫卒,以昌国濒海,民尝从倭为寇,故徙之”[8]2745。“徙福建海洋孤岛断屿之民,居沿海新城,官给田耕种,从左参议王钝请也”[8]2748“国初,定海之外,秀、岱、兰、剑、金塘五山争利,内相仇杀,外联倭夷,岁为边患。信国公经略海上,起遣其民,尽入内地,不容得业。乃清野之策也”[16]366-367。洪武十七年“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以防倭故也”[8]2460。据万历《漳州府志》载:“国初即设备倭水寨,继有防海都指挥李彝者奏言,海岛居民多货番,以故番有向导,得入吾境。乃尽迁海岛居民,处之内地。于是内有防守,外无引援,百余年无倭患矣。”[17]145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海盗张阿马引倭夷入寇,官军击斩之”[8]3134。建立沿海隔离带,坚壁清野,破除倭寇一贯实行的里应外合之策,使其粮草来源被阻断,以达到灭倭之目的。

(三)明初闽东海防烽燧部署

自洪武初命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徼备倭,卫所巡检司,筑城数十,防其内侵。又于外洋设立水寨,初惟烽火门、南日山、浯屿,后增为五寨。[14]80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先在福建濒海的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四府城筑城16座,增设巡检司45个,并选丁壮15000人分隶各卫所。[8]2735

明代福建海防,初时有三水寨,霞浦的烽火门即是其一(另外两个分属兴化、泉州二府),后来增设小埕(在连江)和铜山(在漳州东山),五水寨闽东北占了两个。[10]16大体说来,在福建沿海卫所防御体系中,沿海五卫,福宁卫居一;十二千户所,闽东北居二(福宁大金所,连江定海所); 四十五巡检司,闽东北居七(福宁州6,连江1),占比在15.6%—20.0%之间。[18]5可见以福宁府(州)为中心的闽东是福建备倭的战略要地之一。

此外,明政府还在福宁州沿海与陆地交接处的一都、三都、五都、七都、八都、十都、十一都、十五都、四十一都、四十二都、四十五都、五十一都、五十二都、五十三都构建37个烽燧,[2]849-909[19]887-888以实现及时传达信息的作用。

二、明初政权的闽东陆地部署

倭寇在闽东的劫掠渐趋消弭,其原因除明朝政府在闽东沿海广建卫所、水寨,加强海防建设之外,明政府在闽东的陆地建立的与海防相对应的纵深、连环、系统的军事部署起到强大后盾的作用。

明初政权对闽东主要是通过在县城建立文职公署,在各险要地域建巡检司,在各地驻军,建校场烽燧等军事设施,以及通过铺递加强联系的方式实现对接海防部署的目的。下面分别对这些设置作概要性介绍:

(一)建立文职公署

明初政权在闽东的福宁县、宁德县、福安县和古田县都设立县级行政机构,主要包括:县衙、阴阳学、医学、僧会司、道会司、际留仓、申明亭、旌善亭、县前铺、河泊所等机构,部分县还设有公馆,如古田县的黄田驿(在二都)、水口驿(在一都)、水口递运所(在一都)[2]849等。

关于这些行政机构的驻军有载如下: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福宁有弓兵600名。[1]1170

就古田县言,明初设团练兵100名,守城兵(守兵,即机兵)200名。机兵在农村“尽力农亩”“有事用以征战”,担任防守堡寨、关、隘等任务。[20]643宁德与福安没有相关记录,就以古田县为标准计之,共600名。则这四县共计守城弓兵1500人。

通过这些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的设置而形成以各个县治为中心然后向县域四周扩散的控制区域,即以县治为圆心,以周边的军事或其他文职机构间距为半径的一个个扇面。

(二)创设巡检司

明初政权在闽东各险要地域建巡检司12个,分别是:福宁县的松山巡检司、清湾巡检司、高罗巡检司、延亭巡检司、大筼筜巡检司、水澳巡检司,宁德县的麻岭巡检司,[2]907政和县的赤岩巡检司、古田县的杉洋巡检司,[2]849西溪巡检司、谷口巡检司,[2]888寿宁县的渔溪巡检司。[2]861

关于这些巡检司驻军情况,洪武三年(1370年),在渔溪洋(今于南阳乡洋边村)设立渔溪巡检司,在赤岩(今周宁县泗桥乡赤岩村)设立赤岩巡检司,分别隶属于福宁卫指挥所和建宁卫指挥所。巡检司配巡检1人、书手1人、皂隶2名、弓兵18名,为寿宁最早的军事机构。[21]588

明代设杉洋、谷口巡检司,每个巡检司设巡检1员,书手1人,统弓兵30名,全县有弓兵60名。[19]643

古田的西溪巡检司也以此为标准计之。麻岭巡检司“有塘兵十,此地距城一百八十里,与寿宁泗州桥交界”[19]33。

明时,“福宁州巡检在今县治者四:曰清湾司、曰高罗司、曰延亭司、曰柘洋司。每司弓兵百名,括民丁为之”[22]485。柘洋司为正统六年置,不在此列;松山巡检司根据此标准计之。另,据《福鼎县志》之军事编记载:大筼筜巡检司、水澳巡检司在明代有巡检1人,书手1人,弓兵60—100人不等,每司以60人为标准计之。

总之,这十二个巡检司大体兵力656人。这些设置于各地险要位置的巡检司不仅对该地区的治安起到巨大作用,杜绝隐患的发生,同时,它与县治行政机构遥相呼应,加强了对周围地区的控制。

(三)驻军

为有效控制闽东各地,明初政权在各地各县驻扎了庞大的军队。据《明史》卷九十:“革诸将袭元旧制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官号,而核其所部兵五千人为指挥,千人为千户,百人为百户,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23]2193卫所是明初确定下来的军队编制。该编制10人为1小旗,5小旗为1总旗,2总旗为1百户所,10百户所为1千户所,5千户所为1卫。一般1卫为5600余人,陆军、水军、骑兵编制统一,概莫能外。[24]

明初部队有卫兵、弓兵、机兵及戍闽之客兵。[25]485据《福宁府志》记载:前明卫所,官军舍馀,粮米则支于广宁仓,银则支于州帑。定海俱支连江县。大金银支州帑,米则支大金仓。拔按:明初本卫旗军5600余名,以操海、屯总计之也。[26]156据《霞浦县志》按:旧志,洪武二十一年,置福宁卫指挥使司,其属有指挥同知、有镇抚、有经历知事,为千户所者七:中、左、右、前、后及大金、定海,各统以镇抚百户。原额官兵五千员名,唯定海所属连江,余皆屯州治,守城戍寨,按季践更。[27]421这是福宁卫的旗兵数量。此外,还有福州右卫指挥使司和建宁左卫指挥使司旗兵。据《八闽通志》载:福州右卫指挥使司屯田新旧共39所,旗兵1926人。其中中所屯五所:怀安县一所在三都上洋;古田县四所,俱在五都破察乾起至十都前山止。前所屯五所。俱在古田县十二都起至四十四都赤粧止。后所屯五所:古田县一所。[2]861

旗兵总数1926人,按39所平均,每所49人,古田县有屯军10所,人数490人。建宁左卫指挥使司:屯田21所。共田地460顷73亩4分8厘,计旗军1355名。福州府古田县18所,在一等都宝石等处。福宁州宁德县2所:一所在县南二都飞鸾渡,一所在县西一都白鹤岭。[2]862旗兵总数1355人,按21所平均,每所64人,古田县有屯军18所,宁德县2所,共20所,合计1280人。

根据以上数据的统计,明初驻扎于宁德地区的旗兵人数7370人。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止倭寇骚扰,朝廷派江夏侯周德兴来闽设卫筑寨,次年,在沿海增设卫所寨堡[1]1177。这个水寨没有确切的兵数记载,而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烽火岛建烽火门水寨,为闽海5水寨之一,隶属福建都司。[1]1166烽火门水寨(每岁分福州左、中、福宁卫更番以备倭寇):福宁卫官员11员,旗军990名;大金千户所官四员,旗军300名。[2]909再加上小埕澳水寨,福宁卫镇海千户所,官四员旗兵400名。[2]852两处合计水军1690人。

就以上数字言,明初政府在闽东就有旗兵7370人。水寨卫兵1690人,合计9060人。

(四)建设军事训练基地

明初政权在闽东建校场烽燧等军事设施。明初政府在军事驻扎区建立校场,主要有福宁(州)校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福宁卫时,在西门外钓桥西(今霞浦城关西关)设西校场,长百余米。古田县校场,明代建,在城东北溪山亭侧。宁德县演武厅,在南门,明代建,面积909平方米。[1]1164供部队训练以提升战斗力之用。

为保证海防安全,明政府在闽东沿海建立38个烽燧,主要有沙松、台澳、赖离、后琦、大青画、小青画、东壁、离智、烽火、梅花、三山、大峰、南金、金家、南岭、白露、水澳、黄琦、白岩、沙埕、右昙、长门、积石、闾峡、南山、罗浮、赤崎、小南、塔尾、下许、青山、界石、刘金、下篳、车安、石湖、关崎。[2]909关于校场与烽燧驻军列入旗兵范围之内,不另作计算。

(五)添加信息传递机构

明初政权在闽东各地有铺递59个。古田县有总铺、曹阳铺、茶亭铺、崎岭铺、汤寿铺、常赖铺、朱坑铺、秀岭铺、预洋铺、谷口铺、竹园铺、云顶铺,[2]849寿宁县有县前铺、叶洋铺、芹溪铺、尤溪铺、平溪铺、南溪铺,[2]861福宁县有州前铺、金台铺、流溪铺、官田铺、湖平铺、官洋铺、钱大王铺、龙亭铺、杜家店铺、杨家山铺、五蒲铺、白琳铺、顾洋铺、岩前铺、北水铺、牛岭铺、分水岭铺、石津铺、尤家店铺、盐田铺、黄沙铺、渔洋铺、高罗铺、大金铺,[2]907宁德县有县前铺、山洋铺、飞鸾铺、白鹤铺、界首铺,[2]909福安县有县前铺、柳斜铺、任家铺、化蛟铺、大梅铺、松萝铺、界首铺、廉村铺、大留铺、曾坂铺、龟灵铺。[2]908

铺递驻扎有铺兵,负责官府传送军事情报及迎送官员之役,募自民间。明洪武三年(1370年)福宁设总铺,洪武二十年(1387年)增设金台等28铺,有马夫、抗夫(均属铺兵)151人。[1]1170以此为标准计算,每铺5人,则总计295人。一般铺递到县衙或巡检司、驻军机构等步行2天内均可到达,通过这些铺递向各地传递信息和了解掌握各地信息,以实现最好的控制。

综上所述,明初政府在闽东这一区域驻扎有四县共计守城弓兵1500人,十二个巡检司大体兵力656人,旗兵7370人,水寨卫兵1690人,铺兵295人,合计11216人。

三、明初闽东海陆军事布控格局详情

(一)明初闽东海防布控格局详情

1.外海建立水军

明政府在福建外洋设立水寨,初惟烽火门、南日山、浯屿,其中烽火门在福宁州,南日山属兴化、浯屿属泉州,后又增二寨,其中小埕在连江。如此增设,沿海水寨布置更为严密的同时加强了闽东的水军实力。

2.近海筑城建立卫所

明政府在福建沿海卫所防御体系的沿海五卫中,闽东有福宁卫,占20%;十二千户所,闽东有福宁大金所,连江定海所二所,占16.7%;四十五巡检司,闽东福宁州有6个巡检司,连江有1个巡检司,占比在15.6%。

3.沿海构建烽燧

明政府在福宁州沿海与陆地交接处构建用于传递信息,沟通海陆的众多烽燧,具体见表1。

根据表1所列,明初政府在福宁县的一都、三都、五都、七都、八都、十都、十一都、十五都、四十一都、四十二都、四十五都、五十一都、五十二都、五十三都等十四都设置烽燧38处,驻兵守卫,传达警报,强化海陆交接地带信息传递的作用。

表1 明洪武二十八年福宁州烽燧部署情况

(二)明初闽东陆地军事布控格局详情

为了更直观地对明初闽东的文、武署的部署情况做全面了解,现对闽东各县行政机构、军屯、铺递、巡检、烽燧等的具体情况分县别进行阐述:

1.古田县的军屯、铺递、巡检分布

古田县的屯田军有28所,分布于五都至十都,十二都至四十四都间;巡检司分布于一都、西溪和三十六都,铺递在县治、一都、二都、七都等地,再加上县治的行政机构和水口关(在古田县南一都)。可以说,古田几乎是在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下。

2.福宁县的军屯、铺递、巡检、烽燧等分布情况

福宁县有屯田军10所,从一都到六都,二十都至二十六都,四十四都至四十六都;巡检司分布于一都、五都、十一都、十二都、四十三都、五十都,铺递在县治、二都、四都、六都、九都、十八都、十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三十五都、三十六都、三十八都、四十二都、四十三都、五十二都等;烽燧处于一都、三都、五都、七都、八都、十都、十一都、十五都、四十一都、四十二都、四十五都、五十一都、五十二都、五十三都,再加上县治行政机构和沿海水军驻扎, 可以说,福宁县几乎是在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下。

3.宁德县的寺庙、军屯、铺递、巡检分布情况

宁德县有屯田军有2所,一所在县南二都飞鸾渡,一所在县西一都白鹤岭。巡检司分布于十五都和赤岩;铺递在县治、二都、十九都等地,再加上县治的行政机构,宁德县部分在直接监控之下。

4.福安县的寺庙、军屯、铺递、巡检分布情况

福安县有渔溪巡检司,铺递在县治、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五都、二十六都、二十七都、二十八都等地,再加上县治的行政机构,福安县直接监控之下,其他部分也因为临近地区的文武署机构而属于有效监督之内。

就内陆总体控制而言,在闽东四个县的173个都中,有驻军、军屯、铺递、巡检中兼具其一以上者102个,占57.7%;兼具其二者22个,占12.6%;兼具其三者2个占1.14%。

总之,明政府在沿海建构海防区、组建海军打击倭寇、迁徙沿海居民形成隔离带,形成以海陆交接处为枢纽的四条防线。海陆交接处建造烽燧,沟通海陆信息;烽燧之外,沿海筑城,驻扎着卫所、巡检司;卫所、巡检司之外则为外海水寨,驻扎水军,配备战船,操练水军,主动出击,打击倭寇。为配合海防力量,明政府在闽东的福宁县驻扎屯田军对接沿海烽燧,密切与近海卫所和水寨水军的关系,在古田县西部驻扎屯田军,在南部即宁德一、二都和古田南部驻扎屯田军队,从而形成了一个东西南三面包围的陆地军事大格局。在这一格局的内部通过建立福宁县、古田县、宁德县、福安县等县级行政机构,在要害之处建立巡检司、关隘,并在闽东大地上建立了行走于古官道之上传递信息的铺递,从而形成一个有点、有线、有面,且点中有重点,线有主线,面有实面的东、西、南厚实,县治行政中心坚实,险要地带特置巡检的巨大网络。在这一军事力量控制如此严密的区域,即使有一两处受到侵扰,信息能够即刻被传递至县治所在地,县治所在地会作出反应,或调集周边队伍,或通过福州府协调调集部队对之进行处理,可以在1—3天内得到有效解决,这成为海防的有力支撑。海陆联防的战略布局形成了对倭寇强大的打击力度,洪武后期,元末以来的倭患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由此,可以引发我们更进一步思考,明政权之所以在该地设置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除闽东作为防备倭寇北上、南下的枢纽作用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目的?福建其他地方如闽南、闽中等地海陆布控情况与闽东有何异同之处?中国沿海的其他海防区的海陆布控情况如何等等问题,都有待更进一步的挖掘和探讨。

[1]宁德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宁德地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2]〔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3]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寿宁县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2.

[4]吴廷燮.都抚年表[M].魏连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2.

[5]金安清.东楼考[M].上海:上海书店,1982.

[6]郑晓.吾学编,四夷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7]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明太祖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

[9]赵轶峰.重谈洪武时期的倭患[J].古代文明,2013(7).

[10]范中义,仝晰纲.明代倭寇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1]赵红.论明初洪武时期的山东海防[J].烟台大学学报,2005(4).

[12]邸富生.试论明朝初年的海防[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1).

[13]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14]福州府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880.

[15]〔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6]〔明〕郑若曾.筹海图编[M].上海:中华书局,2007.

[17]罗青霄.漳州府志[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

[18]林校生.闽东北“畲”“倭”关系初识[J].福州大学学报,2012(3).

[19]〔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20]古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古田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1]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寿宁县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2.

[22]柘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柘荣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3]〔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4]〔明〕王圻.续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25]卢建其.宁德县志[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3.

[26]李拔.福宁府志[Z].宁德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1.

[27]徐友梧.霞浦县志[Z].霞浦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6.

(责任编辑许峻)

OnSea-landMilitaryDefenseSysteminMindong
UndertheEarlyMingRegime

SUN Shao-xu

(Department of Histor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China; Institute of Regional Economics,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Fujian 352100,China)

Mindong,located in Fujian and Zhejiang border, has been attacked violently by pirates since Yuan Dynasty. Hongwu’s administratio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coastal defense with the stabilization of inland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Many effective measures are taken to construct partition defense, with the beacon tower to the mid-line, guarding post offshore, water stockade villages surrounded by sea, and an excellent team of navy, which led to the defeat of pirates in the late Yuan Dynasty. The inland beacon tower has formed army tuen,county government,inspection that shaped the defense pattern.The event eventually leads to a systematic,comprehensive and efficient naval defense chain.After Hongwu period,the Japanese yen problem has basically solved.The essay tries to illustrate the filed documents for further study.

Ming regime;Mindong;Hongwu;military

2017-09-15

孙绍旭(1970—),男,福建周宁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宁德师范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史。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7.05.017

K248

A

1008-3715(2017)05-0079-06

猜你喜欢
烽燧卫所闽东
额济纳旗汉代烽燧的修建、排列布局及功能
新疆昌吉州境内烽燧遗址病害特征及成因
古人如何戍边
考古发现还原唐朝士兵戍边生活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清代卫所裁并概述
清代东南四省卫所裁撤研究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台湾“闽东新娘”:最想念妈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