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动机与实习效果的关系研究

2017-11-23 07:37
山西青年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个人成长动机概率

王 露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动机与实习效果的关系研究

王 露*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本次调查试图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效果,从实习动机着手,分析实习动机是否对学生的实习效果产生显著影响,究竟哪些实习动机对效果产生影响。经过分析发现:社会工作学生的个人成长效果与回避失败动机和求知进取动机存在着线性关系。同时,本文还发现社会工作学生的求知进取的动机越强烈,他们的专业成长效果越好。

社会工作;实习动机;实习效果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工作及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也不断成长壮大,截止目前,全国已有70余所高职院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科,310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工作本科,104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每年培养输送3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社会工作主要以实务为导向,因此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实际推行中社会工作实习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当前社会工作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督导的缺乏、机构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学生和机构目标的不一致。这些问题都主要集中在实习过程中,但是对于实习准备和实习结果没有太多的研究,这些现状研究也没有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另外对于这些现状研究都主要是根据经验,缺少相应的数据支撑和实证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去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效果究竟是怎样的?是否学生的实习动机对实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假设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来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动机与实习效果的关系:物质追求动机、回避失败动机、群体取向动机、个人成就动机、求知进取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均对实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二)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问卷法为主、文献法为辅的调查方法。本次研究以南京市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资料,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都是当场完成,以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同时,查阅相关书籍、学术期刊、电子图书等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工作实习的研究和调查报告,为本次研究提供参考。

(三)资料分析方法

对收集的全部问卷,经认真检查后进行编码并输入计算机,运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和社会学统计方法进行单变量、多变量描述统计和线性回归分析。

(四)研究样本

本次调查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5份。在去掉了资料空缺或者资料不完整的问卷后,总共得到98个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1.7%,这些有效问卷构成了本次调查最后的分析样本。本次研究发现在样本的构成中性别比为:男15.3%,女84.7%。在年级问题上,本科一年级所占比例为28.6%,本科二年级所占比例为22.4%,本科三年级所占比例为16.3%,本科四年级所占比例为24.5%,研究生一年级所占比例为8.2%。

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动机与实习效果研究

(一)实习动机的研究

根据实习动机的6个指标对98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动机的总体趋势进行分析,各因素的均值和标准差列于表1。可见社会工作学生实习动机的强度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自我实现动机、求知进取动机、个人成就动机、群体取向动机、回避失败动机、物质追求动机。因此,学生的动机强度为:发展动机>交往动机>生存动机。参考黄希庭关于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将实习动机均值≥3.5定为该项实习动机较强。进一步可知,学生的群体取向动机、个人成就动机、求知进取动机、自我实现动机都明显较强,换言之,只有学生的生存动机不强烈。

表1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动机的测试结果

(二)实习效果的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列于表2,由表可知,学生的个人成长效果和专业成长效果分别为4.2225和3.6122,学生的实习效果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学生的个人成长效果均值明显高于专业成长效果。学生在专业问题上,比如如何做需求评估,这些问题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专业督导的指导。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接受应试教育,习惯于从老师那获取知识,而非自己主动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由于现在专业实习督导比较缺乏,学生的专业成长效果就没有个人成长效果好。

表2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测试结果

(三)实习动机对实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1.实习动机对学生实习行为表现的影响研究

认知学派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认知和行为是相伴而生的,认知可以改变行为,行为也可以改变认知。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个体的行动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根据认知学派的观点,本文认为社会工作学生实习期间的行为表现会受到实习动机的影响,如果学生只是为了获得学分才不得不参加专业实习,那么他们可能在实习时没有特别用心,可能只是出于完成任务的心理。同时,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作为中介变量,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越好,说明学生的实习效果好。因此,本次研究对实习动机与学生实习时的行为表现进行回归分析,来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行为表现受哪些实习动机影响。

表3 实习动机对学生实习日常行为表现影响的回归模型分析

注:()内为标准差,*P﹤0.05,**P﹤0.0l,***P﹤0.00l。

物质追求动机自变量的概率p值为0.201,群体动机的概率p值为0.993,个人成就动机的概率p值为0.549,自我实现动机的概率p值为0.818,全部都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物质追求动机、群体动机、个人成就动机、自我实现动机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行为表现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求知进取动机自变量的概率p值为0.000(P<0.05),回避失败动机自变量的概率p值为0.045(P<0.05),因此求知进取动机、回避失败动机与社会工作学生的实习行为表现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2.实习动机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个人成长效果的影响研究

对实习动机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个人成长效果进行回归模型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

群体动机自变量的概率p值为0.920,个人成就动机的概率p值为0.564,自我实现动机的概率p值为0.101,全部都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群体动机、个人成就动机、自我实现动机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个人成长效果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物质追求动机自变量的概率p值为0.013(P<0.05),因此物质追求动机与社会工作学生的个人成长效果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并且两者间是负相关关系,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物质追求的动机越强烈,他们的个人成长效果越差。

回避失败动机自变量的概率p值为0.043(P<0.05),因此回避失败动机与社会工作学生的个人成长效果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并且两者间是正相关关系,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回避失败的动机越强烈,他们的个人成长效果越好。

求知进取动机自变量的概率p值为0.000(P<0.05),因此求知进取动机与社会工作学生的个人成长效果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并且两者间是正相关关系,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求知进取的动机越强烈,他们的个人成长效果越好。

表4 实习动机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个人成长效果影响的回

注:()内为标准差,*P﹤0.05,**P﹤0.0l,***P﹤0.00l。

3.实习动机对社会工作学生专业成长效果的影响研究

表5 实习动机对专业成长效果影响的回归模型分析

注:()内为标准差,*P﹤0.05,**P﹤0.0l,***P﹤0.00l。

物质追求动机自变量的概率p值为0.862,回避失败动机的概率p值为0.229,群体动机自变量的概率p值为0.699,个人成就动机的概率p值为0.625,自我实现动机的概率p值为0.309,全部都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物质追求动机、回避失败动机、群体动机、个人成就动机、自我实现动机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成长效果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求知进取动机自变量的概率p值为0.001(P<0.05),因此求知进取动机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效果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并且两者间是正相关关系,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求知进取的动机越强烈,专业成长效果越好。

四、结论

根据本次调查发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自我实现动机最强烈,其次是求知进取动机,而物质追求动机最弱。在实习效果方面,社会工作学生的整体实习效果较好,但是个人成长效果比专业成长效果更好。调查还发现,社会工作学生实习时的行为表现和个人成长效果都与回避失败动机和求知进取动机存在着线性关系。具体来说,当学生实习时回避失败的动机越强烈(实习是出于学分的目的越强烈),他们实习的行为表现和个人成长效果越差;当学生的求知进取的动机越强烈(实习是为了获得更多知识和发展自己的目的越强烈),他们实习的行为表现和个人成长效果越好。此外,社会工作学生的求知进取的动机越强烈,他们的专业成长效果也显得越好。因此,学生要想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应该减少工具性的实习动机,增加自己求知进取和自我实现的动机。

[1]王长松,吴成忠.美国迪士尼大学生实习行为感知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14(2):105-110.

[2]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怀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2):64-70.

[3]黄希庭.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黄河.大学生实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组织社会化的视角[J].高教探索,2009(6):131-134.

[5]杨风,王霞.提升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实习效果的路径——以济南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4):64-69.

[6]谢颖.广州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满意度分析[J].社会工作,2011(02):35-37.

王露(1993-),女,汉族,江苏镇江人,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C

A

1006-0049-(2017)23-0044-02

猜你喜欢
个人成长动机概率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成长主动性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动机比能力重要
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人才密集型行业中的制度建设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