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疗效观察

2017-11-23 05:47祝健婵熊小琴黄翠焕莫丽娟
海南医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治疗仪盆底肌力

祝健婵,熊小琴,黄翠焕,莫丽娟

(江门市人民医院妇科,广东 江门 529000)

盆底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疗效观察

祝健婵,熊小琴,黄翠焕,莫丽娟

(江门市人民医院妇科,广东 江门 529000)

目的 观察盆底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江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盆腔治疗仪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NRS)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盆底肌力指标包括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和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及血清IL-6水平分别为(2.3±1.2)分、(16.9±4.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1.5)分、(22.6±5.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RP、VSP及收缩持续时间分别为(3.3±0.6)kPa、(3.4±0.7)kPa、(16.9±4.5)s,均高于对照组的(2.6±0.5)kPa、(2.1±0.4)kPa、(22.6±5.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6.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疼痛可以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改善盆底肌力,更加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降低复发率。

慢性盆腔疼痛;盆底治疗仪;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效

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组以骨盆及其周围组织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或者综合征,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1]。本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复杂,与多种功能或器质性原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疼痛主要表现为腹痛(持续或间断)、排便及排尿痛、性交痛,部分患者可出现不孕、异位妊娠等表现,加之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2]。近年来,我们采用盆底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疼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且有妊娠史,年龄22~53岁;病程0.5~3.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制定的慢性盆腔疼痛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盆腔炎、阴道炎、阴道出血及尿路感染者;②合并严重的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恶性肿瘤的患者;③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④不能坚持随访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1 41年龄(岁)36.8±12.7 35.4±11.8 0.287>0.05病程(年)1.3±0.6 1.5±0.5 0.341>0.05 NRS评分(分)6.3±2.4 7.1±2.9 0.684>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康缘药业,规格0.31 g/粒)治疗,用法:3粒/次,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予盆腔治疗仪电刺激治疗,方法:盆腔治疗仪型号为法国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PHENIX USB8,患者仰卧位,将阴道探头均匀涂抹导电膏后放置于阴道内,在脐周及后背贴上电极片,嘱患者保持身体放松。首选进行镇痛-传统的经皮电刺激,频率:80~120 Hz、脉宽:80~120 us,电流约为感觉阈值的3倍;15 min后进行内啡肽TENS联合疗法,频率:1~4 Hz,脉宽:230~270 us,治疗15 min。每周治疗2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程度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治疗前后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方法:让患者用0~10这10个数字表示自己的疼痛程度,其中0指为无痛,10指为难以忍受的剧痛;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静置30 min后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并将其置于-20℃条件下待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IL-6水平。

1.3.2 盆底肌力 治疗前后采用PHENIX压力探头对盆底肌力进行测定,主要测定以下三个指标: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

1.3.3 复发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及血清IL-6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RS评分及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及血清IL-6水平比较(x-±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指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VRP、VSP及收缩持续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RP、VSP及收缩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指标比较(x-±s)

2.3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 随访1年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11例,复发率为26.83%,对照组复发20例,复发率为48.78%,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1,P<0.05)。

3 讨 论

慢性盆腔疼痛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在各个年龄发病,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4]。慢性盆腔疼痛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部、盆腔、腰骶部及臀部的无规律性疼痛,病程常在半年以上。本病的疼痛程度与病变程度常无明显相关性,并且可以引起患者内分泌功能失调,因而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并且病因繁多,目前研究认为主要病因包括盆腔炎症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松弛、盆腔静脉淤血、盆腔脏器术后及节育术后引起的疼痛、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等[5]。其中最常见的为盆腔炎性疾病,约占55.56%。盆腔炎性疾病病原体主要包括淋病和沙眼衣原体等混合感染,常常迁延不愈而引起盆腔结缔组织增生、粘连,造成神经压迫和血液循环不畅而产生慢性疼痛症状。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法疗法包括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物理治疗等。药物如抗生素难以渗入到粘连的组织局部起效,手术治疗虽然可以将病灶切除,但是实际上病灶定位困难且患者接受度不高。因此,慢性盆腔疼痛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6-7]。

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盆腔疼痛可能与脊髓背角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有关,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可以从神经调节方面起到缓解盆底肌肉张力和痉挛的目的,进而达到解除疼痛的效果[8]。盆腔治疗仪可通过电刺激兴奋粗纤维,关闭疼痛传入闸门而缓解疼痛症状;其次,电刺激可激活脑内的内源性吗啡多肽能神经元,促使吗啡样多肽的释放而缓解疼痛;第三,电刺激有促进盆底肌肉收缩的作用,并且可以改善神经传导及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卵巢内分泌功能和局部炎症反应[9-10]。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性疾病患者血清IL-6浓度明显升高[11]。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盆腔治疗仪治疗,并与采用中成药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及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疼痛不仅可以更加有效的缓解疼痛症状,并且可以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另一方面,治疗后观察组VRP、VSP及收缩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盆腔治疗仪可以有效改善盆底肌力,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疼痛可以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改善盆底肌力,从而更加有效的缓解疼痛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吴玉莲,迟杰骏,迪丽白尔,等.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1):655-656.

[2]谢乍晴,陈章清.慢性盆腔疼痛280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5):55-56,58.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66-1475.

[4]尹保娜,李淑兴.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治及评估[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4):12,14.

[5]崔尚云.慢性盆腔疼痛病因及发病率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4):463-464.

[6]朱兰,娄文佳.慢性盆腔疼痛临床处理对策[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4(1):64-67.

[7]代翠婷.500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2):2185-2186.

[8]田聚群.性行为、盆底肌肉与慢性盆腔疼痛[J].中国性科学,2013,22(1):18-25,28.

[9]张永存.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56-1857.

[10]丁锦丽,杨朝纲.盆底康复疗法在慢性盆腔疼痛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4,20(10):1815-1817.

[11]安芳,张帅.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RP、IL-2及TNF-α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6,7:819-820,823.

R711.73

B

1003—6350(2017)21—3566—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7.21.041

广东省江门市医疗卫生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601002000212)

祝健婵。E-mail:zjchahn@163.com

2017-03-28)

猜你喜欢
治疗仪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