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挛缩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7-11-23 05:47刘纯玲吴镝吴杰张磊罗晴姜世敏
海南医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尿痛膀胱炎尿频

刘纯玲,吴镝,吴杰 ,张磊,罗晴,姜世敏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病科,北京 100853;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肾病科,海南 三亚 572013)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挛缩一例并文献复习

刘纯玲1,2,吴镝1,2,吴杰1,2,张磊1,2,罗晴2,姜世敏2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病科,北京 100853;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肾病科,海南 三亚 572013)

氯胺酮;膀胱挛缩;膀胱炎

氯胺酮(俗称K粉)作为一种新型毒品经常出现在娱乐场所,其危害人群主要为青少年。研究发现,吸食K粉的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尿路症状,导致膀胱炎,膀胱挛缩,称为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1]。我院曾收治1名因吸食K粉导致膀胱挛缩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24岁,主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7个月”于2013年8月12日收入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肉眼血尿,每天小便40~50次,无发热、畏寒,无腰酸、腰痛,曾反复于多家医院就诊,给予抗感染等治疗,症状略有好转(具体治疗药物不详),但每次治疗结束后2~3 d上述症状再次复发。既往体健,曾吸食氯胺酮2年,未戒断。入院检查:尿常规:pH 6.5,尿比重1.015,尿红细胞检查(镜检)满视野/HPF,尿白细胞检查(镜检)满视野/HPF,尿蛋白定性试验150 mg/dL、尿液颜色-肉眼血尿、尿液亚硝酸盐试验阴性。24 h尿蛋白定量0.41 g。尿红细胞形态为新鲜红细胞,大小均一。尿培养阴性。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3.1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1.2 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868 U/L、总蛋白74.7 g/L、白蛋白41.4 g/L、尿素氮 3.0 mmol/L、肌酐87.0 μmol/L、尿酸 399 μmol/L。泌尿系超声:双肾肿大伴积水;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膀胱镜检查:膀胱容量减少,约200 mL,膀胱右侧壁、顶壁黏膜大片苍白、僵硬,少量小梁形成(图1)。印象:膀胱挛缩(膀胱纤维化?)。膀胱活检病理:(膀胱黏膜白斑)黏膜组织慢性炎伴上皮磷化及细胞内水肿(图2)。结合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建议患者戒食氯胺酮,未予特殊药物治疗。1年后电话随访,患者尿频症状明显缓解,每天小便8~10次,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

图1 膀胱镜下表现:膀胱右侧壁、顶壁粘膜大片苍白、僵硬,少量小梁形成。

图2 膀胱活检病理(HE,×100):膀胱黏膜有较多的炎症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内水肿,部分纤维化。

2 讨论

氯胺酮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非竞争性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acid,NMDA)受体拮抗剂,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麻醉及镇静、止痛等治疗。后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型毒品出现在娱乐场所,滥用人群多为青少年群体[2]。人体吸食氯胺酮后会在体内经过肝脏代谢转变为去甲氯胺酮、脱氢去甲氯胺酮,约90%的氯胺酮通过尿液排泄[3]。

氯胺酮对泌尿系统的损伤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下尿路症状:尿频(主要症状,严重者可间隔10~20 min 1次)、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急迫性尿失禁等。从吸食氯胺酮到出现泌尿系症状的时间长短不一,或许跟氯胺酮的使用剂量及频次有关。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见血尿,少量蛋白尿,尿白细胞阴性,尿病原学检查阴性,若在此基础上并发感染,尿中可见白细胞。部分患者可伴有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药物性肝损伤)[4],若梗阻严重可伴有肾功能异常。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膀胱容量减少,膀胱挛缩。膀胱镜及病理可见膀胱黏膜的慢性炎症改变[5]。

氯胺酮导致泌尿系统损害的确切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直接毒性损伤:氯胺酮主要通过尿液排泄,而尿液中的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刺激损伤膀胱黏膜,引起膀胱炎症反应,膀胱黏膜层减少,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膀胱炎、膀胱挛缩。②免疫反应:通过对患者病理学检查发现,膀胱黏膜组织中可见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且部分患者IgE水平升高。大量证据表明,戒断氯胺酮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但当患者复吸后,症状反而会加重,与过敏性疾病类似。③微血管毒性作用: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还可损害膀胱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通透性增加。④感染因素:虽然大多数患者的尿培养阴性,但部分病例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症状能部分或暂时缓解,可能与氯胺酮造成膀胱黏膜损伤,防御屏障破坏,导致感染的发生,进一步加重病情有关。⑤炎症因素:氯胺酮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研究发现在相当一部分患者血清中,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升高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同时在氯胺酮患者的膀胱组织中还发现COX2、iNOS和eNOS的表达增加,上述因子与炎症反应有关[6]。

目前尚未总结出确切有效的治疗办法。但氯胺酮引起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与间质性膀胱炎类似,因此治疗可参照间质性膀胱炎。近年来,较多临床研究表明使用抗生素及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胆碱能受体阻滞剂等药物[7],及通过膀胱内灌注戊聚硫钠、透明质酸钠等可取得一定疗效[8]。而对于膀胱挛缩明显,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行膀胱扩大术等手术疗法[9]。但是无论如何,停止使用氯胺酮是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大量数据表明,戒断氯胺酮后,患者症状通常能得到改善[10]。

[1]陈洪波,江克华,胡晓辉,等.氯胺酮性膀胱炎并膀胱挛缩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2):4235-4236.

[2] 喻汉华,彭俊红.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MSCT表现及文献复习[J].放射学实践,2009,24(11):1237-1239.

[3]黄亮,李东杰,唐正严,等.氯胺酮(K粉)相关性膀胱炎3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9):966-970.

[4]刘凌琪,易小春,吴天鹏,等.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挛缩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3,22(4):276-278.

[5]谢俊聪,周祥福.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6,10(5):361-364.

[6]谭伟明,米华.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6,37(8):1342-1235.

[7]魏辉,黄英,张晓忠,等.碱化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31(9):621-623.

[8]苏剑锋,张浩,刘小彭,等.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3,7(4):308-310.

[9]方烈奎,张泽键,扬江根,等.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成形术治疗氯胺酮所致膀胱挛缩[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31(7):621-623.471-474.

[10]吴芄,朱秀群,姚铭广,等.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8,29(7):489-492.

R694

D

1003—6350(2017)21—359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7.21.051

吴镝。E-mail:13213875@qq.com

2017-04-10)

猜你喜欢
尿痛膀胱炎尿频
泌尿系最常见的四大症状
膀胱炎的日常保养及治疗
尿频都是前列腺炎引起的吗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膀胱的谎言——尿频、尿急、尿失禁
尿痛留神八种病
土茯苓茅根汤治下尿路感染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孕期尿频怎么破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